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法国败降后,依照希特勒的意图,下一个征服目标应是苏联了。但他在回头向东进攻之前,必须保持西线的平静。当时英伦三岛在其首相丘吉尔的顽强领导下,并没有放弃抵抗的念头。而希特勒在1939年秋决定向西欧发动攻势时,却并未想到入侵英国的问题,他天真地相信法国一旦被击败后,英国就会接受和谈。于是他从1940年6月中旬到7月中旬频频向英国人摇晃橄榄枝,还通过瑞典和梵蒂冈教廷向伦敦做出和平试探。但他听到的回答始终是一个坚决的“不”字。于是,对英作战计划开始形成,这个计划被定名为“海狮作战”计划。1940年7月,战争开始时,希特勒希望实施“海狮”登陆作战计划,然时机不够成熟,在实战不利后,德军又实施“鹰日”计划,对英伦三岛实施全面轰炸,但始终没有令不列颠屈服。
              --《二战经典战役全记录:鹰击不列颠》
              (1)根据材料,归纳德军实施“鹰日”计划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军实施“鹰日”计划的结局和影响。
            • 2. 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国家肆意侵略扩张.最先遭受侵略并开始进行反法西斯斗争的国家是(  )
              A.西班牙
              B.中国
              C.埃塞俄比亚
              D.波兰
            • 3.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甲国修改法律为乙国购买军火打开方便之门;乙国同意丙国要求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丙国应甲国要求,对日本宣战.甲、乙、丙三国分别是(  )
              A.美国、英国、中国
              B.中国、美国、英国
              C.英国、美国、苏联
              D.美国、英国、苏联
            • 4. 下列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役,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阿拉曼战役  ②中途岛战役  ③不列颠之战  ④诺曼底登陆战.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②①④
              D.④③②①
            •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正如战后丘吉尔所云,当其(日本)船只的9/10都已沉没或不能行动,其空中和海上的兵力都已被摧毁,其工业已经被破坏,其人民粮食补给已经日益缺乏--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日本的崩溃实在是早已成为定局。美国的战略轰炸调查报告书也同样地强调这一点,不过却又补充说:“假使日本的政治结构能够对于国家政策作比较迅速有效的决定,那么在军事已经无能为力与政治承认无可避免的现实之间的时差也许即可以缩短。”
              (1)概括材料一中关于导致“日本的崩溃”的因素。(要求:逐条列出,不得摘抄原文)
              材料二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华民族在上个世纪那场伟大的反法西斯战争中承受过巨大牺牲,并为最终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抗战不仅是一场中华民族自身谋求独立和解放的战争,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2)请结合史实从几个角度证明“中国的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 6. 【历史一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双方根据自己在世界上的相关角色参战,这些角色又是根据其疆域边界、殖民地拥有量、陆军和海军力量的变化而定。虽然奥匈帝国预先就想吞并塞尔维亚,德国很快也认为比利时不再是独立国家,但除了这两个小国(它们本就是在19世纪才从较大的政治结构中脱胎出来)如人所料地消失以外,其他国家,特别是主要的大国,即便被胜利者击败,也都幸存了下来。在此意义上,无论这场战争的手段是多么昂贵,多么具有破坏性,目的仍然是相当传统的。
                  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有这一切都非常不同。从一开始,战争的意图就不一样。世界秩序的重新安排在这场战争的一开始就是岌岌可危的。对此,双方的领导人都承认。……事实上,这场战争不仅关系到对领土和资源的控制问题,也关系到谁能生存、谁能控制全球资源、哪些民族将完全消失(因为它们会被胜利者认为是劣等的、不受欢迎的群体)等问题。
              一一[美]格哈特•温伯格《全副武装的世界》
              (1)据材料,两次世界大战的目的有何明显的不同?这对两场战争的性质有何影响?
              (2)以德国为例,说明“世界秩序的重新安排在这场战争的一开始就是岌岌可危的”。
            • 7.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中国为酷爱和平之民族,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实际之惩创后,终能反省。在此时期,各友邦亦极端忍耐,冀其悔祸,俾全太平洋之和平,得以维持。不料强暴成性之日本,执迷不悟,且更悍然向我英、美诸友邦开衅,扩大其战争侵略行动,甘为破坏全人类和平与正义之戎首,逞其侵略无厌之野心。举凡尊重信义之国家,咸属忍无可忍。兹特正式对日宣战,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间之关系者,一律废止,特此布告。
              --《中华民国政府对日宣战布告》(中华民国三十年十二月九日)
                  材料二  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从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我三大盟国稔知朝鲜人民所受之奴隶待遇,决定在相当时期,使朝鲜自由与独立。
              --《开罗宣言》(1943年12月1日)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民国政府对日宣战布告》发布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开罗宣言》发表的实质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
            • 8.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87年,恩格斯在分析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时就说:“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其争霸世界的斗争中,必然会导致空前规模和空前激烈的世界战争。”20世纪上半期,在不到50年的时间里就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
                  材料二  在两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人类都进行了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反思,并做了许多努力。这些反思和努力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弥足珍贵。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不同点。
              (2)分别列举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社会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的努力。
            • 9. 【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人类发展史上的第一场战争难以界定,但古往今来的世界性战争还是可以进行明确的:
              第一次世界性战争是从15世纪出现的殖民战争开始的。这种以控制土地和资源、进行掠夺、奴役和剥削为目的殖民战争至今还没有从根本上结束。
              第二次和第三次世界性战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两场大战把全球绝大部分地区都变成了战场。
              发生于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冷战,是一种世界性的军事对峙,可谓第四次世界性战争第五次是2 001年美国以“反恐”为由发动阿富汗战争。至今,全球性的“反恐”战争仍然看不到结束的尽头。
              随着美国在2011年发布的军事战略报告中提出要提高其“全球军事领导力”,这标志着美国正开启一场新的世界性的软实力博弈战--信息战。这场新战争可以认为是第六次世界性的战争。
              --据2011年10月10日新华网专家访谈:美开启“第六次世界战争”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六次世界性战争的各自特点。
              (2)朝鲜战争持续四年(1950--1953)有近20个国家参与,但材料没有把它视为“世界性战争”。这样做是否合适?为什么?
            • 10. 阅读材料。
                  材料一:1943年11月,同盟国(中美英)召开三国首脑会议,讨论中国和亚洲有关重大军事、政治等问题,包括联合对日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
              --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
                  材料二:

                  材料三:对于中国,我们有两个目标:第一,有效地共同对日作战;第二,在战时和战后,为了筹建国际组织和在东方实现稳定和繁荣,承认和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与俄、英、美三个强大的西方盟国具有同等地位的大国。
              --美国前国务卿赫尔
                  材料四:中国代表团在《关于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的建议案》的基础上又提出了7点补充建议,其中有3点被美、英、苏3方所接受,对联合国具有重要意义,后被作为4国一致同意的建议案的补充条文一同提交到旧金山会议审议,并被采纳列入联合国宪章中。
              --百度百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期间中国直接参与的国际政治会议的名称;与二战前相比,此时中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有何变化,除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外,有何其他具体表现?
              (2)依据材料二、三、四,概括二战期间促使中国的地位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的因素。
              (3)结合二战后初期的史实分析美国“承认和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与俄、英、美三个强大的西方盟国具有同等地位的大国”的真实目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