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战争是残酷的,如何应对战争对赢得战争至关重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39年6月18日,戴高乐将军发表著名的《告法国人民书》,内称:许多年来指挥法国武装力量的领袖们,已经成立了政府。这一政府断定我国军队失败,已经开始和敌人进行交涉,以便停止敌对行动。
              但这是最终的结局吗?我们是否必须放弃一切希望呢?我们的失败是否已成定数而无法挽救了呢?我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不!我是根据对于事实的充分了解在说话,我说法国的事业没有失败,我请求你们相信我。
              使我们失败的那些因素,终有一天会使我们转败为胜。
              因为,        
              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法国抵抗的火焰都不能熄灭,也绝不会熄灭。明天我将再次从伦敦广播。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戴高乐的这个讲话是在什么背景下发出的。
              (2)材料中“因为,        。”处省略了戴高乐将军对“我们会转败为胜”原因的论述。请结合当时的背景至少写出两点理由。
            • 2. 材料一  美国总统罗斯福在1940年底说,“德日”把不帮助轴心国的一切民族和国家都当作全体轴心国的共同敌人,这就是它简单明确的总战略。所以,只有类似的战略可以杭衡它。我们现在竭尽全力支援保卫自己、反对轴心国进攻的国家……我们必须成为民主国家的伟大兵工厂。
              材料二  1941年12月8日罗斯福发表演说:“不论要用多长的时间才能战胜这次预谋的入侵,美国人民以自己的正义力量一定要赢得绝对的胜利。信赖我们的武装部队-依靠我国人民的坚定决心-我们将取得必然的胜利!”
              -《罗斯福选集》
              (1)材料一中的“民主国家”指的是哪些国家?罗斯福采取了什么“类似的战略”?
              (2)美国在二战中的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举出在1941年12月之前美国支持、援助反法西斯国家的相关史实两例。分析这一态度的变化对战争进程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
            • 3. 材料一   1941 年6 月,丘吉尔就德国侵略苏联发表声明:“过去25 年里没有人比我更加始终如一的反对共产主义。凡是我谈过的关于共产主义的话,我绝不收回。后来丘吉尔又说了一句名言“我希望德国躺在坟墓里,苏联躺在手术台上。” 英国1945 年大选,工党在下院得到393 席,而丘吉尔的保守党及其追随者一共才得到213 席。面对结果,丘吉尔说了一句:“英国人民成熟了。他们学会了选择,他们不需要一个英雄领导他们重建家园”。随后,有记者采访丘吉尔:“你在二战中战功卓著,却失去了首相宝座,这是否意味着英国人的忘恩负义?”丘吉尔肯定地点了点头,说:“是的。”但他接着说了一句名言,“但是,Ungrateful characteristics is a great nation(忘恩负义是伟大民族的特点)”。 
              ——凤凰网

              材料二  战争结束后的1946年9月19日,丘吉尔在瑞士苏黎世大学发表《欧洲的悲剧》的演讲中, 广泛阐述了欧洲联合的主题。他认为必须建立一个欧洲合众国。他充满激情地说: 摧毁了纳粹政权的时候, 我曾自问, 对这个生灵涂炭民穷财尽的欧洲大陆的兄弟公民们, 我能向他们提出什么最好的建议呢? 我的建议可概括成一句话: 联合起来!
              ——《丘吉尔与戴高乐的“欧洲观”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二,简要评价丘吉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丘吉尔提倡欧洲联合的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不论我们如何同情一个强邻压境下的小国,我们决不能使整个大英帝国仅仅为了它而陷入一场大战。……我们的外交政策是绥靖政策,我们必须以同独裁国家建立关系为目标,这将导致欧洲的和解,并造成稳定感。------美国首相张伯伦材料二   因此,俄国的危难就是我们的危险,也是美国的危险……(英国)将要对俄国和俄国人民进行我们能够给予的一切援助……(我们要)齐心协力打击敌人……毁灭纳粹制度的一切痕迹。
              ------丘吉尔广播演说材料三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进行核军备大赛)
              1980年,美国30多个全国性和数百个地区性和平、宗教组织发起成立“冻结核武器运动”……1986年,世界和平运动第三次高潮达到顶峰。这一年,被联合国定为“国际和平年”,全球100多个国家、250个非政府组织和13个联合国专门机构举行了各种争取和平的活动。
              ------尤宁戈《非政府组织对军控与裁军的影响》请回答:
              (l)为了“导致欧洲的和解,并造成稳定感”,张伯伦采取了什么具体行动?他为什么要这样做?结果如何?
              (2)丘吉尔说的“俄国的危难”指的是什么?“齐心协力”思想在“二战”中最重要的体现是什么?
              (3)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总结维护世界和平的经验教训。
            • 5.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在此以前,根据现行法令准许武器、弹药或战争工具输出西班牙的执照,在今后的一切输出中,事实上将认为已被撤销。凡违犯本次决议的任何规定,将武器、弹药或战争工具直接或间接输出或使其得以输出者,将处以一万元以内的罚金或处以五年以下监禁或二者并处。如总统认为本决议所述情况业已终结时,总统将停止此项事实予以公告,本决议的规定即将因之停止实行。
              --引自《美国外交实录,美国对外关系史文集》
              (1)材料一出自何时通过的什么文件?材料一的真实含义是什么?
              材料二
              美国总统罗斯福在1940年底说,我们现在竭尽全力支援保卫自己、反对轴心国进攻的国家……我们必须成为民主国家的伟大兵工厂。
              (2)材料二中的“民主国家”指的是哪些国家?罗斯福的这个口号表明什么立场?对比材料一、二,美国外交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实质反映了什么矛盾斗争?
              材料三
              1945年2月10日,莫洛托夫向哈里曼递交一份“斯大林元帅关于苏联参加对日作战政治条件草案”,经罗斯福和斯大林修改后,即成为11日邀请丘吉尔共同签字的协定文本。其条件为:对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库页岛南部及邻近的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大连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也须予恢复。
              --摘自《国际条约集》(1945-1947)
              (3)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材料三中苏联参加同盟国方面对日作战提出的条件说明了什么?
            • 6. 有学者指出:富兰克林•罗斯福“创立了总统个人外交的模式,一而再再而三地远涉重洋,与盟国首脑进行会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英两国首脑第一次会晤的重大成果是(  )
              A.发表《大西洋宪章》
              B.美国对德、意法西斯宣战
              C.发表《开罗宣言》
              D.决定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
            • 7.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圣皮埃尔一密克隆岛事件是自由法国与美国在对待西半球法国殖民地中立问题上的政策分歧所引发的必然冲突……他(戴高乐)绝不接受美国将法兰西帝国某些部分中立化的政策……自由法国以武力占领它却给美国造成了很大麻烦,并可能严重损害美国与贝当政府的关系……赫尔(美国国务卿)要求自由法国人撤离圣皮埃尔和密克隆岛,并表示,如果得不到总统的支持,他就将辞职……美国政府也面对国内的激烈批评……
              1942年元旦,26个盟国代表在白宫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时,自由法国被拒之门外……到了1942年11月8日,当盟军在法属北非登陆时,戴高乐和自由法国被排斥在外……1944年6月6日,当盟军踏上诺曼底开始了解放法国的伟大战役时,一直为之苦苦奋斗的戴高乐和自由法国再一次被排斥在外……由于美国政府在此后的战争中一直对戴高乐将军采取敌对态度,以致于使双方关系演变为一种“敌对的盟友”关系。
              -------摘编自宋永成《圣皮埃尔一密克隆岛事件及其对美国与自由法国关系的影响》
              材料二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2011年1月1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与来访的珐国总统萨科齐会晤。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美国没有比萨科齐和法国人民更重要的朋友和盟友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美国对自由法国采取敌对态度的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盟友”的理解。
            • 8. 下图是1942年7月7日美国邮政总署发行的一枚邮票。对这枚邮票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

              A.邮票上人物SunYat-Sen和Lincoln分别是中、美两国“国父”
              B.邮票将“民族、民权、民生”与“ofthepeople,bythepeople,forthepeople”并列,表明三民主义诞生在美国
              C.邮票中心突出“抗战建国”的目的是为了美、中两国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
              D.邮票设计者将台湾列入中国版图是因为台湾已经回归中国
            • 9. 材料一 丘吉尔一方面安抚波兰人:“很遗憾,德国人的消息将能得到证实”,另一方面也说,“不可能有另外一种政策。因为,我们的责任是挽救我们定下的主要目标并积极地为此而努力。”“有些事情,尽管充分可信,但并不适宜公开谈论它们。破坏这个原则就意味着允许极大的错误。”在美国国内,有关卡廷事件的活动受到限制。一位在德国被俘、被送到卡廷的美国上校就被禁止与别人交流他的印象和发表不利于苏联的结论;一位波兰军官传播卡廷惨案的消息,根据罗斯福总统的直接指示,他的材料被禁止发表。
              ——吴伟《卡廷惨案:真相已经大白》《东方早报》2010年5月9日

              材料二 1951年,美国国会成立了卡廷问题专门委员会。1952年2月委员会主席麦登向苏联驻美国大使递交信件和委员会的决议,正式邀请苏联政府参加卡廷罪行的调查并提交所有涉及此问题的文件。波兰政府发表声明,坚决谴责麦登委员会的反苏图谋。但美国国会仍然举行了听证会。专门委员会的结论是:卡廷惨案的真正导演者是苏联,苏联内务部对波兰军官和警察实施了集体屠杀。
              ——孙骁骥《卡延惨案:真相永远不会太迟》《周末画报》2010年第592期

              比较材料一与二,美国对卡廷事件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下图是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的剧照。剧中有这样一个场景:为鼓舞溃兵伤兵的士气,军方播报了关于不久前一个战役的一段报道:“……倭军之三十三师团使用迂回穿插之战术,以两个联队兵力攻占拼墙河(河流名)南北,而我远征之军以寡击众,披肝沥胆,做浴血之战,解救同盟之英吉利军七千余众,夺回中外记者教士五百余众……”上述材料说明了

              [     ]

              A、中国远征军解放了缅甸
              B、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互相支援和配合
              C、日军在缅甸遭到毁灭性打击
              D、英军在缅甸都依靠中国远征军的救助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