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你们问: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也要争取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艰难,也要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无法生存。”对这段丘吉尔首相著名演讲的评价,不符合史实的是(  )
              A.宣告了英法长期推行绥靖政策的破产
              B.表明了领导英国对抗德国的坚定信念
              C.成为挫败德军侵略计划精神武器
              D.体现了对希特勒劝降诱饵的严词拒绝
            • 2. 20世纪50-60年代,周恩来总理为某次会议的召开发了一封电文以示祝贺:“值此……会议召开之际,我谨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会议表示。并愿会议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干涉、反对新老殖民主义、保卫世界和平的事业做出贡献。”这次会议应为(  )
              A.万隆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 3.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法西斯阵营的部分大国领导人在一些地点举行了四次重要会议(如图),其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④②①③
              D.②①④③
            • 4.

              有学者在研究20世纪30年代某历史事件时说:“这是大国侵略性和防御性两种民族主义妥协的顶峰,它们的共同本质是民族利己主义。”该历史事件应该是

              A.九一八事变
              B.“慕尼黑阴谋”
              C.德国武装入侵波兰
              D.《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署
            • 5. 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洋务运动的相似点有
              ①都是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实施的改革             ②目的是富国强兵
              ③都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以及文化④都使本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转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 6. 经过明治维新,日本发展成为亚洲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同时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大肆侵略扩张。这是因为
              A.国家倡导并优先发展军事工业
              B.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
              C.建立了带有强烈封建性和军事性的政治体制
              D.政府把大量国营企业优惠或无偿转让给享有特权的资本家
            • 7. 1934-1937年美国连续出台过三个中立法案。而1939年11月,美国国会又通过了新的《中立法》.这一《中立法》之“新”的含义是(  )
              A.确立了“现款自运”原则
              B.美国经济纳入战时轨道
              C.实施了“先欧后亚”战略
              D.废除了武器禁运条款
            • 8. 在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期间,丘吉尔曾这样描绘:“我的一边坐着把二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他还直截了当地告诉美国总统特使说:“我是总统的忠实副手。”这表明(  )
              A.丘吉尔反对美苏两大国主宰世界
              B.丘吉尔承认美国是西方盟主
              C.美英两国准备结盟共同对抗苏联
              D.美英之间的矛盾已经解决
            • 9.

              1961年,东德政府修建柏林墙,阻隔东、西柏林之间的往来。东德政府将柏林墙的定名为“反法西斯防卫墙”,其含义是  

              A.抵制西方势力的渗透
              B.阻止欧洲一体化进程
              C.防止法西斯残余势力进攻
              D.反对美苏冷战对峙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