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选修4: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过去两年的经验已经无可怀疑地证明,任何国家都不能够姑息纳粹。任何人都不能靠抚摸来把老虎驯服成小猫……我们自己未来的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场战争的结局……我们必须成为民主国家的伟大兵工厂。对我们来讲,这是同战争本身一样严重的紧急状况。我们必须以同样的决心、同样的紧迫感、同样的爱国主义和牺牲精神来致力于我们的任务,就好像我们处在战争中会表现的那样。我们已经向英国人民提供了巨大的物质支援,将来还将提供更多的物质支援。

              ——摘自罗斯福《关于国家安全的“炉边谈话”》(1940年12月29日)

              (1)根据材料并结合1939~1940年的史实,概括罗斯福提出“我们必须成为民主国家的伟大兵工厂”的主要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美国成为“民主国家的伟大兵工厂”所带来的影响。

            • 2.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以后,希特勒认为他的东侧受到了保护,在1939年8月25日,他命令军队于第二天早晨五点四十五分开始入侵波兰。这时,希特勒认为,失去苏联支持的西欧列强不会设法援助波兰。但是正相反,就在希特勒发布命令的同一天,英国政府的代表与波兰正式签订了联盟条约。与此同时,希特勒听说墨索里尼已决定不参战,至少暂时不参战。这两个挫折使希特勒确信,暂时的退却是必须的,8月25日晚,他取消了入侵命令。

              这位纳粹领袖这时满怀希望地等待着外交上的另一个慕尼黑。在以后几天中,欧洲各国外交部纷纷提出了各种和解、调停和公民投票的建议,而紧急关头的这些努力没有一个产生实际的效果。其时,德国将军们正提醒希特勒,只要再过一个月,便是使我们无法在波兰平原上调动坦克的秋雨季节。因此,8月31日,“元首”发布了向波兰进军的最后命令。

              ——《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希特勒入侵波兰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希特勒入侵波兰造成的影响。

            • 3.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希特勒在发动战役前说:“现有部队肯定能突破的地方(指阿登地区)……防线单薄,他们也不会料到我们会发起突袭。因此,充分利用敌人毫无防备的因素,在敌机不能起飞的气候下发起突然袭击,我们就能指望取得迅速突破。”丘吉尔则指出:“德军第6党卫装甲军是一支大家公认的劲旅……1944年12月初,那条战线的战斗沉寂下去时,他暂时逃脱了我方情报部门的监视。”

              ——摘编自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材料二

                 一名德国奥宁堡部队的士兵后来回忆说:“我们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的景致。”他们以为能够重现4年前席卷英法军队的情景,然而最终结果,却是西线盟军踏上了直捣柏林之路。

              ——摘编自《阿登战役》

              (1)根据材料一,概括德军发动阿登战役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登战役的影响。

            • 4.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日本根本上是一个海洋帝国,战争能力依赖于大量海外物资的输入包括石油、钢铁、焦炭和橡胶等,此外,为了粮食供应,日本也必须输入其食糖和黄豆的大部分,以及20%的小麦和17%的大米。但当日本投入战争时,其商船总吨数却只有600万吨,比英国在1939年开战时的数量1/3都不到。而且日本尽管已有两年的欧战教训和其本身的扩张计划,但对于航运保护组织却几乎是一点都没有。仅当其船舶已经受到重大损失之后才开始认真努力以求弥补,却已经太迟。战争初期,日本的潜艇集中于攻击军舰,美国的潜艇却以攻击商船为主,且以日本油轮为主要目标,其结果是日本的主力舰队为了接近石油产地而被迫留驻新加坡,至于在国内,由于燃料的缺乏,无法获得适当的训练飞行,遂使飞行驾驶员的训练大受影响。对于日本的最后崩溃,这些是重要的因素。

              ——摘编自李德·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第二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认为日本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

            • 5.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日本根本上是一个海洋帝国,战争能力依赖于大量海外物资的输入包括石油、钢铁、焦炭和橡胶等,此外,为了粮食供应,日本也必须输入其食糖和黄豆的大部分,以及20%的小麦和17%的大米。但当日本投入战争时,其商船总吨数却只有600万吨,比英国在1939年开战时的数量1/3都不到。而且日本尽管已有两年的欧战教训和其本身的扩张计划,但对于航运保护组织却几乎是一点都没有,仅当其船舶已经受到重大损失之后才开始认真努力以求弥补,却已经太迟。战争初期,日本的潜艇集中于攻击军舰,美国的潜艇却以攻击商船为主,且以日本油轮为主要目标,其结果是日本的主力舰队为了接近石油产地而被迫留驻新加坡,至于在国内,由于燃料的缺乏,无法获得适当的训练飞行,遂使飞行驾驶员的训练大受影响。对于日本的最后崩溃,这些是重要的因素。

              ——摘编自李德·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第二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认为日本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

            • 6. 31、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14万中国劳工远渡重洋去往欧洲前线,承担了最艰苦、最繁重的战勤任务,1917年中国政府宣布参战后,华工又被直接派往前线。有人这样评价这些华工“中国的地位不是外交家在辞令中争来的,而是被外国人践踏的华工用血肉之躯争来的。”

              材料二: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即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                                                 

              (1)  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华工参加一战的原因,并分析“华工兵团”的作用。(8分)

              (2)  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参加一战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3)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的原因是什么?两次世界大战中中国远征军参战的影响有什么异同?(8分)

            • 7.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下列材料摘编自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一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丘吉尔在本卷中探求了二战的起源,他为本卷定下的主题是:“英语民族如何由于他们的不明智,麻痹大意和好心肠而听任恶人重新武装。”

              材料二   西班牙内战期间,丘吉尔说:“即使德国继续支持叛军一方,苏联以金钱供给政府一方,我们仍然要采取中立态度。”“我确信,严格遵守中立……是目前唯一正确和安全的办法”。

              (1)材料中的“中立”是不是英国的一种“好心肠”?它对英国来说是不是“安全”办法?分别说明理由。(11分)

              (2)丘吉尔的回忆录是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史料,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4分)

            • 8.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864年,林肯说:“我们(指内战双方)都宣称为自由而战,但在使用同一词时。我们所指的却不是同一件事。”对于北部来说。自由是“每个人”能够享有“他的劳动成果”;对于南部白人来说。自由意味着做主人的权威和地位——即拥有“任意处置他人及其劳动成果”的权力。

                                    ——埃里克·方纳的《美国自由的故事》

              (1)美国内战期间,交战双方对“自由”的理解各是什么?双方分歧反映的焦点问题是什么?

                  材料二  罗斯福在1941年1月国会的年度咨文中,要求国会根据《租借法案》。结束中立主义和不干涉主义。把必要的武器装备提供给那些总统认为其防御对于美国利益至关重要的国家。为在道义上挫败法西斯,他宣布了四项人类的基本自由,即言论和表达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1941年8月,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四大自由”的基础上,阐释了《大西洋宪章》的基本原则。在次年元旦“四大自由”被由26国联合发表的《联合国家共同宣言》正式采纳。

                                                 ——摘编自《罗斯福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罗斯福提出“四项人类的基本自由”的时代背景及目的。

            • 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1年,罗斯福和丘吉尔会晤,发表《大西洋宪章》,其主要条款有八条:……第三,两国尊重各国人民选择他们在其管辖下生活的政府形式的权利;两国主张凡是被强制剥夺主权和自治权的民族恢复这些权利;……第五,两国愿意在经济领域内促成一切国家之间的最充分的合作,目的在于使所有国家改善劳动标准,发展经济,享有社会安全;第六,在最终摧毁纳粹暴政以后,两国希望见到建立这样一种和平,以使一切民族得以在自己的疆界内安居乐业,保证一切地方的所有居民都可以过无所恐惧、不虞匮乏的生活;……第八,两国相信,世界上一切国家,基于实际的和精神上的原因,必须放弃使用武力。

              ——朱大伟《<大西洋宪章>构建和平思想的价值探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大西洋宪章》所体现的和平建设思想。

              材料二  1943年,中、美、英,苏四国代表签署《四国宣言》,提出:  “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在重建法律与秩序和创立普遍安全制度以前,它们将彼此协商,必要时并将与联合国家

              的其他成员国进行协商,以便代表一个国际共同体采取共同行动。”

              ——朱贵生《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2)根据材料二分析《四国宣言》签署的主要目的。

              材料三  经过8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付出了伤亡3500万人的沉重代价,用生命和鲜血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伟大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新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习近平在2014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

              (3)请结合史实从几个角度证明“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两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4)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处理当今国际社会所面临重大问题的认识。

            • 10.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38年,从纳粹德国传来一条惊人的消息:核裂变会产生巨大能量,足以毁灭一座城市。为逃避德国法西斯迫害而移居美国的一些科学家,推举爱因斯坦上书罗斯福,建议制造原子弹。罗斯福采纳了建议。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发生后,美国加速了研制原子弹的进程。1942年开始实施以“曼哈顿工程”命名的庞大计划。 1945年 7月 16日凌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摘编自何青青《美国原子弹研制内幕》

              材料二    罗斯福时期的远东战略最突出的表现在雅尔塔协定上,由于太平洋战场日益增长的美军伤亡人数,苏联出兵远东便能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美国的利益……7月17日波茨坦会议上,杜鲁门明确表示:“因为现在已发现了一种力量与性质都是全新的武器,以致我们不需要俄国人了,也不需要其他任何国家”。他还在18日的日记中写道:“我相信在俄国人参战前日本人就将彻底失败;我相信当曼哈顿(原子弹)出现在它们本土上时肯定会如此。”

              ——戴超武《美国结束太平洋战争的战略与原子弹的使用》

              (1)依据材料一,概括美国进行原子弹研制的背景。(6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原子弹研制成功对美国远东战略的影响。(9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