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修已以安人”,“修已以安百姓”。下列表述中符合孔子所倡导的理想化人格的是
              A.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B.“克己复礼以为仁”
              C.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D.儒家干预政治,设法“正君心”
            • 2. 春秋时期,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孔丘为重建社会秩序,提出“克己复礼”的主张,希望重建“礼乐文明”的社会。这表明孔丘在当时(  )
              A.希望恢复西周社会政治秩序
              B.损益西周制度适应现实需要
              C.推翻现有秩序重建礼乐文明
              D.不满社会现状回到远古社会
            • 3.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表格是江苏第一师范学校在1913年和1919年分别对三百名中学生所做的题为“现在你最崇拜的人物是谁?”的问卷调查结果。

              1913年调查结果

              1919年调查结果

              序号

              被崇拜者

              人数

              序号

              被崇拜者

              人数

              1

              孔子

              157人

              1

              孙中山

              87人

              2

              孟子

              61人

              2

              梁启超

              51人

              3

              孙中山

              17人

              3

              孔子、孟子

              各20人

              4

              颜渊(孔子弟子)

              11人

              4

              苏格拉底、华盛顿

              各18人

              5

              诸葛亮、范仲淹

              各8人

              5

              培根、牛顿、卢梭

              各12人

              6

              岳飞

              7人

              6

              王守仁(王阳明)

              10人

              7

              王守仁(王阳明)

              6人

              7

              蔡元培

              8人

              8

              大禹、朱熹、华盛顿等

              各4人

              8

              袁世凯

              7人

              9

              程德全(时任江苏都督)

              3人

              9

              李大钊

              3人

              10

              秦始皇、司马迁、韩愈、二程、梁启超、苏格拉底、牛顿、培根、卢梭等

              各1人

              10

              马克思、列宁

              各2人

              11

              无崇拜者

              23人

              11

              无崇拜者

              17人

              阅读上面表格,从中提取变化的两项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徐读孔氏
              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
                 材料二1921年,胡适在《<吴虞文录>序》中提出了“打倒孔家店”这个口号……在其去世前两年所作的《中国传统与将来》指出:“他看中人的尊严,看重人的价值的观念,他的爱知识,看重人的诚实的教训,他的‘有教无类’的教育哲学……每逢中国陷入非理性、迷信、出世思想……总是靠孔子的人本主义……努力把这个民族从昏睡里救醒。”他在回顾早年经历时说:“人家说我打倒孔家店,是的,打倒孔家店并不是打倒孔子。”
              一蔡尚思主编《十家论孔》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成为“至圣”的理由。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孔子受崇敬的社会原因。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理解胡适“打倒孔家店并不是打倒孔子”。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