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柏拉图在《理想国》写到:“正义,在普遍以上而言,意味着一个事物的所有的部分都实现了他们各自特殊的功能。对于人而言,正义的人是其灵魂的每一部分都做好自己的工作。进而, 一个域邦的正义在于每一部分都做且只做自己的工作。”根据材料,柏拉图可能反对(  )
              A.统治者应该为被统治者的利益而统治
              B.正义的域邦应当由哲学家统治
              C.统治者的合法性最终还是要追溯到对于知识的把握
              D.轮番而治使公民都能获得政治权力
            • 2.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在(古希腊)民主制中……领袖人物取决于人民的喜好,因此,他们的行动在于维护他们自己的名誉和地位。默许人民的要求,以及把政治策略建立在可“销售”的东西之上,这就使政治领导能力受到了削弱。对于种种慎重的判断、艰难的决定、令人不悦的选择、以及使人难堪的事实,人民一定会尽力回避。民主使智慧边际化。
                  材料二……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王,或者那些我们现在称之为国王和统治者的人能够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去研究哲学,使政治权力与哲学理智结合起来,而把那些现在只搞政治而不研究哲学或者只研究哲学而不搞政治的碌碌无为之辈排斥出去,否则……我们的国家就永远不会得到安宁,全人类也不能免于灾难。
              --以上均引自《柏拉图全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柏拉图对古希腊民主制的看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柏拉图设计了一个怎样的理想国,并对这一理想国进行评价。
            • 3. 柏拉图曾警告说:“极端的自由导致极端的奴役”,此语体现了柏拉图的政治观点是(  )
              A.民主城邦里应一切自由
              B.人人享有直接参政权利
              C.直接民主存在体制危机
              D.专制是束缚自由的镣铐
            • 4. 柏拉图在其晚期著作《法律篇》中指出:“人性是贪婪与自私的,绝对的权力导致腐败和毁灭,一个国家的法律如果在官吏之上,而这些官吏服从法律,这个国家就会获得诸神的保佑和赐福。”下列主张与其最接近的是(  )
              A.“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B.“用法之相忍,而弃仁人之相怜也”
              C.“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D.“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为学”
            • 5.

              17、柏拉图给民主政体定义为:“一种使人乐意的,无政府状态的,花哨的管理形式,在这种制度下,不加区别地把一切平等给予一切人,不管他们是不是平等者。”由此可见柏拉图

              A.极力推崇雅典的民主政体
              B.允许无知的群众来决定公共政策
              C.主张法律的权力高于统治者的权力
              D.认为“对不平等的公平对待必定导致不平等”
            • 6.

              孟子曾对齐宣王说:至于治国家,你却这样说:把你所学的东西暂时放下来,先按我说的去办吧。那和你要玉匠按你的想法去雕琢玉石又有什么不同呢?下列与孟子观点最相近的思想家是(  )

              A.普罗泰戈拉
              B.柏拉图
              C.孟德斯鸠
              D.卢梭
            • 7.

              这一位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生活在雅典民主制失利、僭主执政的时期。他与他的老师、他的学生并称为希腊三贤。在哲学领域,他认为宇宙间第一性的、永恒普遍的是(    )

              A.自我
              B.物质
              C.逻辑
              D.理念
            • 8.

              古希腊有位学者曾说:“奴隶决不会成为主人的朋友,小人也不会成为君子的朋友,即使他们攫有了平等的地位也不会如此;因为如果对不平等的东西给以平等,其结果正是不平等”。下列观点符合其想法的(   )

              A.支持民主政治
              B.反对奴隶制
              C.强调社会差别
              D.鼓吹人人平等
            • 9. 民主与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大趋势。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以中书、门下较汉代之宰相,以尚书六部较汉代之九卿,在政制上,不可谓非一种绝大之进步。……尚书置左、右仆射,分判六部,各治三官,可免上述之弊。而尚书惟在政务之推行,至于出命覆夺,尚有中书、门下。故曰三省之于宰相,六部之于九卿,不得不说是政制上之一进步。”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 “伯里克利在悼念公元前431年因与斯巴达人作战而倒下的雅典英雄的葬礼演说中,完全有理由自豪地宣称:我们的政体并不与其他人的制度相敌对。我们不模仿我们的邻人,但我们是他们的榜样。我们的政体确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行政权不是掌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握在多数人手中。当法律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解人们的私人争端时,民主政体的优越性也就得到确认。”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随着1871年1月18日在凡尔赛宫的历史性宣告,一个新的统一民族国家在欧洲出现了。这个由不断改革跨入资本主义时代,又依靠武力实现了统一的德意志国家,由于扫除了历史积留下来的障碍,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民族的活力、解放了的生产力的迅猛跳跃、国威的张扬,都表现出实现统一给德意志国家带来的历史创造力量。统一是德意志历史上的划时代转折点,有重大的进步意义。统一后德意志的经济发展是神速的,而在政治上则难以摆脱专制主义的色彩。”

                                               ——刘宗绪等著《世界近代史》

              请回答:

              (1)有学者认为“三省六部制具有民主色彩”,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理解。

              (2)据材料二,归纳雅典民主政治的优越性。柏拉图认为“极端的自由结果只能变为极端的奴役”,他对雅典民主制的批判着眼于什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统一的方式,并谈谈你对统一后德国政治体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趋势的认识。

            • 10. 柏拉图说:“闲暇乃是智慧产生的主要条件,……而绝对的平等会使智慧边缘化,从而无法实现普遍正义”。下列对柏拉图言论的解读准确的是(  )
              A.闲暇是智慧之源
              B.对民主政治存在偏见
              C.民主理想与现实是矛盾的
              D.雅典民主政治是虚伪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