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革命后的法国急需稳定的社会秩序,波拿巴上台后,执行了以实现稳定为首要目标的政策,顺应了克服混乱,巩固大革命成果的客观历史潮流。这使他获得了广泛的支持……颁布《民法典》后,拿破仑称帝的步伐加快了。他周围的人也不断制造舆论,宣传应该由他称帝以“完成不朽大业”。随后,保民院提出了由波拿巴称帝的主张,元老院对波拿巴正式劝进:“元老院认为,把共和国托付给世袭皇帝拿破仑•波拿巴是法国人民的最大利益。”5月18日以元老院法令形式修改共和十年宪法,宣布法国改制为帝国,第一执政为皇帝,号拿破仑一世。元老院还设立世袭的“法兰西人的皇帝”一事进行公民投票,结果为350万票拥护,反对只有2000多票。12月2日,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举行了加冕礼。
              --摘自吴于厪、齐世荣《世界史•近代篇上》
              材料二  民初复辟帝制运动是在目睹了民初政治动乱而国体难定、民不聊生状况后产生的。有人认为这是中国缺乏一种永久性政治权威的结果,袁世凯当选正式大总统后,拥袁登基的活动就肆无忌惮的展开了。筹安会成立后,各省代表齐聚北京共商国体,表决结果居然是“一致同意君宪”。许多北洋军阀首领也纷纷表示忠心。在复辟势力的策动下,全国各地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请愿团体“劝进”。1915年底,袁世凯故作谦让后接受参政院“再劝进”,并于1916年元旦复辟帝制。随后,护国运动爆发,云南蔡锷宣布成立护国军首举义旗,孙中山在上海策动起义。全国各地的革命党人都发起反袁活动。在全国各地一片讨袁之声,袁世凯只得于“取消帝制”,不久病逝于北京。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拿破仑称帝和与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历史背景有何相似之处。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袁世凯复辟帝制闹剧失败的原因。
            • 2. 有学者形容拿破仑是“旧世界的女婿”。以下拿破仑的活动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A.编纂《民法典》
              B.建立法兰西银行
              C.建立法兰西帝国
              D.实行征兵制
            • 3. 拿破仑一生戎马倥偬,与军事密切相连。他的对外战争(  )
              ①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②始终是正义的自卫反击战争
              ③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④受到欧洲各国人民的支持。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 4. 拿破仑被誉为“西方的战争之神”,他亲自指挥过的战役有六十余次,其中将他的军事才能发挥到极致的战役是(  )
              A.远征俄国
              B.土伦战役
              C.奥斯特里茨战役
              D.滑铁卢战役
            • 5. 关于如图连环画封面反映的战役,说法错误的是(  )
              A.这一战役发生于法兰西帝国成立后
              B.这一战役彻底摧垮第三次反法同盟
              C.拿破仑将他的军事才能发挥到极致
              D.拿破仑凭借此役成为欧洲大陆霸主
            • 6.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有无数杰出人物,以其思想和行动影响着历史发展的进。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条风开献节,灰律动初阳。百蛮奉遐赆(远方的礼物),万国朝未央。虽无舜禹迹,幸欣天地康……晨宵怀至理,终愧抚遐荒(遥远的地方)……
              --李世民诗
                  材料二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日:“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
                  材料三  就国内政策而论,拿破仑可比得上开明的专制君主……虽然他对国家实行独裁统治,但有效地统治了国家。他把法律编集成典,使行政机关置于中央集权制下,组织国民教育体系,建立法兰西银行,并就法国的教会和国家间的关系与教皇达成协议。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任何有一丁点洞察力的人都能看到,它(指“坚持真理”)已经让亿万印度民众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它赋予他们个性、力量和自信--没有这些,任何政治的或社会的变革都无法得以展开……我很确信,就这一点而言,非暴力的方法具有无与伦比的价值。……它加快了唤醒民众的步伐,为革命性的变革提供了条件。
              --《尼赫鲁自传》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唐政府采取了怎样的外政策?此政策对国内有什么影响?
              (2)材料中孔子所说的“仁”的主要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孔子强调“仁”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拿破仑“把法律编集成典”的措施具体指什么?此措施的意义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四的观点。
            • 7. 人的出身•人的财产权•人的幸福
              材料一  梭伦的改革具有两种意义:第一,堵死了一条阶级发展的道路--禁止把雅典人变为奴隶;第二,严重地打击了氏族贵族--以财产多寡划分人的等级,人们地位的高低不再由出身贵贱来决定。
              --《世界通史讲义》
              (1)依据材料一,概括梭伦改革的措施。结合所学,简述其对雅典民主政治的作用。
              材料二《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对于《拿破仑法典》一词的解释摘编如下:

              (2)阅读材料二,依据相关历史信息,将合理推论填写完整。
              历史信息合理推论
              示范:信息④⑤推论:《法典》构建了三编制的体例,起到了立法规范的作用。
              信息①推论1:法国大革命前法律的特点是    
              信息②③推论2:    
              信息⑥⑦推论3:    
              材料三  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
              --马克思
              (3)举一例说明马克思争取“同时代人的完美……幸福”的理论成果。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