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胸怀智勇者,无所畏恐,轻捷地步向通往王座之路,明知险阻重重偏向上攀登;皇冠千斤重,他不予惦量,坚定又镇静,兴冲冲向头部压去,怡然自得,视之如桂冠……

                                                     ——歌德《论拿破仑》

                  材料二 欧洲则普遍认为,由人民自己治理国家,最终只会导致无政府主义和天下大乱。但不管怎样,华盛顿并没有顺应当时的潮流,为世上多添一顶王冠。然而世界却将因多了一位总统,而使王冠从此暗淡无光甚至难以戴稳。

                                              ——陈森《华盛顿—美国的开国元勋》

              请回答:

              (1)你认为拿破仑称帝就意味着法国恢复了大革命前的封建专制了吗?为什么?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世界将因多了一位总统,而使王完从此暗淡无光甚至难以戴称”?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特定历史时期影响政治体制选择的因素。

            • 2.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世谓华盛顿创西国民主之局,非也。……纵观西国英雄,如法之拿破仑,英之格朗艺(即克伦威尔),其初皆起于民主党,及功成名立,仍谋世袭,独华盛顿坚拒诸将奉为皇帝世袭之请,异矣。

              ——宋恕《六字课斋津谈》(1895年)

              材料二 若华盛顿,若拿破仑,此地球人种所推尊为大豪杰者也,然一华盛顿、一拿破仑倡之,而无百千万亿兆华盛顿、拿破仑和之,一华盛顿何如?一拿破仑何如?

              ——邹容《革命军》(1903年)

              ⑴你认为材料一中的“世谓华盛顿创西国民主之局,非也”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根据材料一概括华盛顿杰出之处。

              ⑵宋恕、邹容论述华盛顿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 3. 华盛顿、拿破仑和孙中山在中外历史上产生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盛顿血战七年,赢得美国独立,被美国民众尊为国父。孙中山与华盛顿同为革命领袖,华盛顿为独立而争,先生为三民主义而斗,四十年如一日,几死者十余次,其精神、毅力、功绩,较之华盛顿有过之而无不及,理所当然应尊为国父。

                                                                      ——卢绍稷《东西两国父》

               材料二  1782年5月,刘易斯·尼古拉上校致信华盛顿:“那种把我们从难以想象的困难中引向胜利的才能,那些得到军队普遍尊重和崇敬的品格,定能引导和指导我们在和平的道路上前进。有的人把专制与君主政体混为一谈,觉得很难把它们分开。因此,我所建议的政体的首脑有一个显然较为温和的称号,但是一旦其他问题都得到解决,我认为很有理由采纳国王的称号。”华盛顿回复:“我非常吃惊地阅读了你要我深思的意见,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战争中发生的任何变故都没有像你说的军队中存在的那种想法使我更痛苦。我不得不怀着憎恶的心情看待这种想法,并给予严厉的斥责。

                                                                                       ——摘自乔治·华盛顿著《华盛顿选集》

              材料三   长时期以来,军队和绝大部分公民把意大利战争和埃及战争的英雄人物第一执政当作偶像来崇拜,都齐声祝愿他能有一个同他的名望和同法国的伟大相符的称号。……大家也知道是他决定着一切国家大事,他的同僚们实际上不过是他的下级。因此,大家感到他有一个国家最高元首的称号是顺理成章的,因为他实际上已扮演了这样的角色。……要说是皇帝篡夺了金銮宝座,那么我们可以说,他身边的同谋比善于导演喜悲剧的所有暴君都多,因为四分之三的法国人都参与了他的阴谋。

                                                                                           ——[法]康斯坦《回忆拿破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华盛顿并称“东西两国父”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2)华盛顿和拿破仑都具备了称王或称帝的条件,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相同条件。二人作出不同选择,对两国的政体分别产生怎样的影响?

              (3)孙中山、华盛顿和拿破仑对个人独裁表现出的不同态度,谈谈你的认识。

            • 4. 在历史学习和研究中,我们要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特定历史环境下,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华盛顿的事迹在历史上被广泛传播,其形象也被人们多维解读;拿破仑是一个具有两重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华盛顿逝世后,美国国会更是对他作了高度评价,称颂他是“战争时期的第一人,和平时期的第一人,他的同胞心坎中的第一人”。被誉为“美国文学之父”的欧文说“华盛顿在历史人物中独树一帜。

                                                                                                                                        ——彭献成《论华盛顿在美国历史上的革新开创之功》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推动“美国国家和民主建设”的视角,简要概括华盛顿贡献。 

              材料二   独立战争结束后,……华盛顿的积极贡献不是使美国国家制度更加民主化,相反却是使美国从革命时期向后倒退了。在华盛顿的号召下,一七八七年五月在费城召开了制宪会议,并选举华盛顿为会议主席。与会者中没有工人、农民的代表,黑人和印第安人就更不必说了,参加会议的只有十五个种植园奴隶主、二十四个高利贷者和银行家、十四个地主和土地投机者、十二个工商业家和船主,就是这些人在制宪会议里决定着美国人民的命运。

                                                                                                                                       ——严钟奎  杨增书《论苏联史学界对华盛顿的评价》

              (2)根据材料二,指出华盛顿的不足之处, 并且分析其原因? 

              材料三   这些人已成为民族主义者,而且他们的民族主义已发展为反抗拿破仑统治的运动。……而且也解释了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发自内心的话;他在 1814年写道: “ 我这样说是痛苦的,因为没有人比我更意识到我们应向拿破仑表示感激,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但足,我必须说这样一句真实的话: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 ”

                                                                                                                                      ——《全球通史》

              (3)材料三中“法国人鲜血的价值”在意大利何以体现? 那么为什么又感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 结合以上三个材料,指出我们评价历史人物应坚持的评价原则。 

            • 5. 华盛顿、拿破仑和孙中山在中外历史上产生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华盛顿血战七年,赢得美国独立,被美国民众尊为国父。孙中山与华盛顿同为革命领袖,华盛顿为独立而争,先生为三民主义而斗,四十年如一日,几死者十余次,其精神、毅力、功绩,较之华盛顿有过之而无不及,理所当然应尊为国父。

              ——卢绍稷《东西两国父》

              材料二  列宁说:“无可争辩的历史经验证明,在革命运动史上,个人独裁成为革命阶级专政的表现者、代表者和执行者,是屡见不鲜的事。个人独裁与资产阶级民主制,毫无疑义是彼此相容的。”                              ——《列宁选集》1972版第三卷

              材料三  1783年12月,华盛顿向大陆会议辞去了他所有的公职,回家务农……1786年,华盛顿响应国家号召再度出山,主持了1787年的制宪会议……

              1912年4月,孙中山向参议院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务……1913年7月.孙中山再次举起斗争大旗,组织发动讨袁的“二次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华盛顿并称“东西两国父”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2)拿破仑是材料二中列宁所说的典型代表。作为法国革命阶级专政的表现者、代表者和执行者,他是怎样建立个人独裁的?请举例说明为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华盛顿和拿破仑有什么共同举措? 

              (3)孙中山和华盛顿先放弃手中权力,后来又都选择了复出,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人各自复出的原因。

              (4)以上三位历史人物在各国斗争中表现各有不同,但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作出的贡献有其相似之处。这种相似主要体现在哪里?

            • 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英国尊贵的先生们不剥夺美洲的自由就不满足的时候,看来有必要采取某种措施,避开这一打击,并维持我们祖先给我们的自由……我认为,我们每个人都应毫不犹豫地拿起武器;但是拿起武器应该是最后迫不得已的手段。          

                                                                                           ——华盛顿

              材料二     甘地的非暴力学说正是以印度教神学和伦理观为基础又结合现实需要的一种民族主义斗争学说;它的浓重的宗教色彩和“坚持真理”的斗争方法,对广大的印度民众有极强的号召力和吸引力,因此对发动民众投身民族斗争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另外,再加上甘地本人高尚的人格、苦行僧式的生活方式、处处深入群众、身先士卒的模范行为,就更使广大下层群众对他的学说和信仰深信不疑。……甘地把他的非暴力原则看作是神圣不可动摇的,因此他宁愿停止不合作运动,也不允许群众破坏他的“非暴力”原则。

                                                       ——朱明忠《甘地的非暴力主义及其影响》

              材料三  印度的背景传统以及当时的条件,非暴力是唯一可行和有效的方法。印度人民被解除了武装,不知道如何使用武器,既缺乏从事有组织的暴力的物力,也缺乏训练,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暴力方法反抗英国是愚蠢的,会遭到英印当局轻而易举的镇压,而恐怖主义的暴力行为则是政治不成熟和破产者绝望情绪的表现,不可能动摇强大的有组织的政府。

                                             ——尚劝余《尼赫鲁与甘地在印度民族民主运动方法问题上的分岐》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华盛顿对英王的态度,并概括北美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方式 。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印度人民争取独立的方式,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采用这种方式的原因。这种方式在发动民众的斗争中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从阶级属性和斗争对象方面指出华盛顿和甘地领导的斗争的共同之处。

            • 7. 25、【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在美国人心中,华盛顿是一个神话,以至连这个名字都带有了神圣的意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请阁下相信,如果我被委任而又无法推辞,可以肯定,接受此项任命比我平生接受的任何任命都更为令人惶恐和不安。然而,我将下定决心,别无他顾,竭尽全力为民效力,以期能在适当时机尽早解除这一职务,使我能再一次隐退,以便在惊涛骇浪之后,度过平静的晚年,一享天伦之乐。               ——致亚历山大·汉密尔顿(1788年10月)

              材料二  他的成绩是无以伦比的,他领导军队成功地赢得了一次艰难的战争,取得了独立。他领导的议事机构建立了全新的政府——无论是形式还是原则,直到这个政府稳定下来。在他整个的文人和军人生涯中,他严格按照各项法则,这些法则在世界历史上都是史无前例的。

              ——《杰斐逊自传》

              材料三  当选择和审慎促使我离开政治舞台时,对国家的热爱将让我继续关注国家的政治事务。……愿上天继续把它的仁慈赐给你们,愿你们的联邦和兄弟情谊万古长存,愿你们亲手制定的自由宪法将神圣地保持下去,愿每个部门的工作将显示出智慧和道德。

              ——华盛顿告别辞( 1796 年 9 月 17 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面对祖国的“委任”,华盛顿表现出怎样的心情?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华盛顿接受“委任”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华盛顿的历史贡献。

              (3)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可以感受到华盛顿哪些价值追求? 

            • 8. 华盛顿为自己的母邦开创了诸多伟大先例和精神路标,被美国人民尊称为“国父”。拿破仑十九年征战沙场,从土伦到滑铁卢,孤身一人扛起法兰西的大旗,为法兰西树立了“我们曾君临世界”的民族自尊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82年5月,刘易斯·尼古拉上校致信华盛顿:“那种把我们从难以想象的困难中引向胜利的才能,那些得到军队普遍尊重和崇敬的品格,定能引导和指导我们在和平的道路上前进。有的人把专制与君主政体混为一谈,觉得很难把它们分开。因此,我所建议的政体的首脑有一个显然较为温和的称号,但是一旦其他问题都得到解决,我认为很有理由采纳国王的称号。”华盛顿回复:“我非常吃惊地阅读了你要我深思的意见,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战争中发生的任何变故都没有像你说的军队中存在的那种想法使我更痛苦。我不得不怀着憎恶的心情看待这种想法,并给予严厉的斥责。

                                                     ——摘自乔治·华盛顿著《华盛顿选集》

              材料二   长时期以来,军队和绝大部分公民把意大利战争和埃及战争的英雄人物第一执政当作偶像来崇拜,都齐声祝愿他能有一个同他的名望和同法国的伟大相符的称号。……大家也知道是他决定着一切国家大事,他的同僚们实际上不过是他的下级。因此,大家感到他有一个国家最高元首的称号是顺理成章的,因为他实际上已扮演了这样的角色。……要说是皇帝篡夺了金銮宝座,那么我们可以说,他身边的同谋比善于导演喜悲剧的所有暴君都多,因为四分之三的法国人都参与了他的阴谋。

                                                             ——[法]康斯坦《回忆拿破仑》
              (1)华盛顿和拿破仑都具备了称王或称帝的条件,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相同条件。二人作出不同选择,对两国的政体分别产生怎样的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从拿破仑称帝结果及影响的角度论证作者的观点。

            • 9.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华盛顿严厉拒绝了部下推举他做国王的请求。他说:“我认为这个请求孕育着可能使我国遭受最大灾难的阴谋。假如我没有利夸智昏、自欺欺人的话,你就不可能找到一个比我更不同意你的阴谋的人了。”1796年,64岁的华盛顿在第二届总统任期结束时急流勇退,辞官回家,不当终身总统。

                  材料二

               

                           图1                  图2  

              请回答:

              (1)华盛顿和拿破仑对于当“国王”或“皇帝”采取了怎样的作法?

              (2)美国独立后,华盛顿为美国民主建设作出了哪些重要贡献?

              (3)材料二中图2表达的主题是什么?概述“法典”的历史地位。

              (4)综上所述,华盛顿与拿破仑对本国历史发展所起的共同的作用是什么?

            • 10. (12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在美国人心中,华盛顿这个名字带有神圣的意义。他被视为“战争中的第一人,和平中的第一人,同胞心中的第一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现在,我已经完成了赋予我的使命,我将退出这个伟大的舞台。……在它(大陆会议)的命令之下,我奋战已久。我谨在此交出委任并辞去我的公职。

              ——1783年12月华盛顿辞职讲话

              材料二 我们对待外国应遵循的最高行动准则是在扩大我们的贸易关系时,应尽可能避免政治上的联系。……欧洲有一套基本利益,我们则没有,或关系甚疏远。因此欧洲必定经常忙于争执,其起因实际上与我们的利害无关。因此,在我们这方面通过人为的纽带把自己卷入欧洲政治的诡谲风雨,与欧洲进行友谊的结合或敌对的冲突,都是不明智的。

              ——摘自人教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三 我们位于隔离和遥远的位置,这要求我们并使我们追寻另一条不同的道路。……当交战各国无望获得我们的支持,也不敢轻率地向我们挑衅时,我们就可以根据我们的正义所指引的我国的利益来选择和平或战争。……我们真正的政策是避开与外界任何部分的永久联盟。

              ——摘自人教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四 我秉持正直的热忱,献身效劳国家已经四十五载,我希望因为能力薄弱而犯的过失,会随着我不久以后长眠地下而湮没无闻。对于这件事也和其他事一样,均须仰赖祖国的仁慈。由于受到强烈的爱国之情的激励——我怀着欢欣的期待心情,指望在我切盼实现的退休之后,能与同胞们愉快地分享自由政府治下完善法律的温暖——这是我一直衷心向往的目标,并且我相信,这也是我们相互关怀、共同努力和赴汤蹈火的理想报酬。

              ——1796年9月华盛顿告别辞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华盛顿当时完成了怎样的“使命”?(2分)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其历史意义。(2分)

              (2)据材料二、三,归纳指出华盛顿的美国外交政策及原则(2分),并分析其实行原因。(3分)

              (3)从材料四中,我们能感受到华盛顿怎样的精神力量?(3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