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乔治•华盛顿、甘地、孙中山都被本国人民尊为“国父”,三人都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进行了不懈努力。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人类的公正不是建立在暴力的基础上,真正的公正是建立在自我牺牲、道义和无私奉献的基础上的。……我相信非暴力这种武器属于最强者。我相信,一个最坚强的战士才敢于手无寸铁、赤裸着胸膛面对敌人而死。这就是不合作的非暴力的关键所在。我们要坚持非暴力的不合作主义……
              --甘地《论不合作》(1919年11月)       材料三

                      材料四 1894年,孙中山上书直隶总督李鸿章,提出革新政治的主张,但遭到冷遇。孙中山由此感悟到“和平方法无可复施”。
                     材料五 1893年以后的22年中,甘地将印度教派的仁爱、不杀生主张同《圣经》《古兰经》中的仁爱思想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甘地主义”的思想。(摘自人民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华盛顿、孙中山、甘地三人享有“国父”称誉的主要理由是什么?
              (2)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概述甘地领导国大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目标及其主要事迹。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和甘地在领导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道路(指导思想)上有何不同?依据材料四、五比较分析影响两者走不同道路的原因。
            • 2.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拿破仑在对德意志实行军事占领、政治统治和外交操纵的同时,按照法国的模式,强力推行资产阶级改革。打击教会势力,取消教会特权,摒弃贵族的封建特权,建立个人在法律上的平等权利。还废弃国内关税,鼓励德意志境内的自由贸易;统一货币和度量衡。所以恩格斯说:“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摘编自孙炳辉 郑寅达《德国史纲》

              材料二  有华盛顿者,……少有大志,兼资文武,雄烈过人。……顿既定国,谢兵柄,欲归田,众不肯舍,坚推立为国王。顿乃与众议曰:得国而传子孙,是私也。牧民之任,宜择有德者为之。仍各部之旧,分建为国。……又推一总统领,专主会盟、战伐之事,各国皆听命。——徐继畬《瀛环志略》


              (1)据材料一,指出恩格斯为何认为拿破仑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

              (2)据材料二,概括华盛顿的事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华盛顿拒绝称王的个人因素。

              (3)指出材料一、二评价两位历史人物的角度有何不同。

            • 3.

              【加试题】华盛顿为美国的独立和民主国家建设做出卓越贡献,被称为“美国国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华理(康华利)进入弗吉尼亚后,在约克敦(约克镇)驻扎。这里易受海、陆两方面的进攻。华盛顿利用了康华理的策略错误,提出了以美、法军队和法国海军联合围歼康华理部队的计划。……美军在纽约城方面佯攻,以迷惑克林顿(英军将领),却把法、美大部分部队迅速而秘密地运动到弗吉尼亚。法国舰队控制了海湾,封锁了康华理的海上退路。美、法联军以16 000的兵力,即相当于英军兵力的一倍,包围约克敦。克林顿来不及救援。康华理坚守数周后于10月19日率7 157名官兵投降。

              ──张友伦《美国通史》第二卷

              材料二 在第一届大陆会议期间,帕特利克·克利大声呼吁各殖民地要联合起来,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可是,华盛顿作为温和派,认为独立并不是必要的,因而在激烈的争论中他不表态。到第二届大陆会议时,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武装斗争实际上已经开始……在这种情况下,华盛顿却正在想着和平,“他仍然相信,美洲殖民地和英国本国之间的隔阂还有可能和平解决”。

              ——严钟奎、杨增书《论苏联史学界对华盛顿的评价》

               对于华盛顿的评价,有以下两种观点可供讨论:华盛顿是“天才的军事家”,又具有“伟大的政治风度和胸怀”;‚华盛顿是“民族运动的领袖”,但在大陆会议里是“稳健分子”。

              ——摘编自人教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教师教学用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军取得约克镇战役胜利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该战役胜利的历史意义。 

              (2)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关于华盛顿评价的其中一种认识扼要予以展开。(只列观点,不加阐述不得分) 

            • 4. 3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题共13分)

              材料一:1653年……由高级军官组成的会议拟定了一个新的宪法草案“施政文件”,根据这个文件,成立护国公制度。 12月 16日宣布克伦威尔为终身护国公。护国公制的实质是军事专政……护国公的主要职能无非是防止并镇压中、下层人民的不满和反抗,同时也起着防范刚刚被推翻的封建王党分子的阴谋叛乱的作用。

                                                                                                                                                                                     ──《英国史》

              (1)请说明英国护国公制度时期的政权性质?(1分)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克伦威尔时期的护国公制统治?(2分)

              材料二:华盛顿生平(部分)

              ①1774年,42岁,作为弗吉尼亚议会的代表,出席第一届大陆会议。

              ②1775年,在第二届大陆会议上被推为大陆军总司令。

              ③1776年,率军解放波士顿,同年参加第二届大陆会议,会议正式通过《独立宣言 》,宣告美利坚合众国成立。

              ④1781年,率军取得约克镇战役胜利,并接受英军投降,北美战场战争结束。

              ⑤1783年, 5l岁,在《巴黎和约》通过后解甲归田。

              ⑥1787年,主持费城制宪会议,在会议通过《联邦宪法》后,再次踏上归程。

              ⑦1789年,57岁,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⑧1793年,再次当选为总统。

              ⑨l796年,64岁,发表“告别辞”,后回到维农山庄,安享晚年。

              (2)依据材料二中华盛顿的生平事迹,你觉得华盛顿具有怎样的人格品质?(2分) 你认为华盛顿一生所做的哪一件事对美国历史发展影响最大,请说明理由。(3分)

              材料三:《拿破仑法典》部分条文

              第537条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可以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

              第545条任何人不得被强制出让其所有权;但因公用,且受公正并事前的补偿时,不在此限。

              第546条物之所有权,不问其为动产或不动产,得扩张至该物由于天然或人工而产生或附加之物。

              第1101条契约为一种合意,依此合意,一人或数人对于其他一人或数人负担给付、作为或不作为的债务。

              第1134条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                                

              (3)据材料三,概括《拿破仑法典》所体现的基本原则(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拿破仑法典》的重大意义。(2分)

              (4)综上,指出三位历史人物有何共性?(1分)

            • 5. 历史人物评价。

              材料

                  华盛顿在美国一直处于被人崇拜、敬仰的热浪之中。美国人普遍认为在家里挂一幅华盛顿的画像是神圣的义务,好像家里必须有圣人像一样。后崛起于草莽的林肯,其光芒足以与华盛顿同耀争辉,故南北战争( 1861-1864)后美国出现了凡人化解读华盛顿的思潮,努力恢复华盛顿作为普通人的形象,并强调是美利坚大地的民主氛围造就了华盛顿,而不是华盛顿凭空开辟了美国的共和天地。

                  中文读物对华盛顿的介绍与评价,受美国影响很大。鸦片战争前后,华盛顿的形象在中国相当高大、完美,与中国尧舜相媲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也有人从历史延续的角度、民众与英雄辩证关系的角度来解读华盛顿。清末民初,华盛顿已是中文世界出现频率相当高的名字。在人们心目中,至少有九个不同的华盛顿形象,如开国总统、国父形象;打了天下但不做皇帝的尧舜形象;敢于认错、不讲谎话、见义勇为、孝顺母亲的诚实、行善、孝顺形象;也有缺点错误、也会发脾气的凡人形象……1913年,《大陆报》采访袁世凯,告知“有人谓总统欲仿效拿破仑”,袁世凯马上表示“余欲为华盛顿,非拿破仑也”

                                一一摘编自熊月之《华盛顿形象的中国解读及其对辛亥革命的影响》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北战争前后美国人心目中华盛顿形象的变化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袁世凯“欲为华盛顿”而不“欲仿效拿破仑”的说法。  (9分)

            • 6. (10分)

              材料一  顿既定国,谢兵柄,欲归田,众不肯舍,坚推立为国主。顿乃与众议曰,得国而传子孙,是私也。牧民之任,宜择有德者为之。               

                      ——徐继畬《瀛环志略》

              材料二   倘若从滑铁卢的局部瞻望全欧洲,似可看出拿破仑失败的偶然因素只带有战术意义,并不能改变整个战略走向。当时,连续26年的战争已使疲惫不堪的法国无力对抗整个欧洲的进攻,拿破仑即使在滑铁卢打赢,也会在别的地方输掉,幸运之神再眷顾拿破仑,最多也只能给他拖延一点时间。                     

                                                               ——张立宪《感念滑铁卢》

              材料三  盖拿破仑与华盛顿,皆近世史中之大伟人,一则牺牲己身,而造美国千年之基础,一则席卷欧洲之天地,而唱霸于一时;一则功成名遂而退,一则身败名裂,死于一荒岛之中,而为世人所痛惜。盖二人之成败虽不同,而为绝世之事业则一而已。

                                                               ——福山义春《华盛顿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华盛顿的品质,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3分)

              (2)材料二认为拿破仑失败是迟早的事,这是为什么?(3分)

              (3)指出材料三中作者评价两位历史人物的角度,并分析导致两人最终结局不同的原因。(4分)

            • 7.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1898年,福建人黄乃裳为《大美国史略》作序,特别强调华盛顿创立的制度在全世界的意义,认为:“一时所立国制,‘下令人民共商可否而后行,此固天下万国所无,而美国独有也。于是以征伐得天下之风先于南北美洲绝其迹,而步美国后尘者,或立为民主。或改为民主,计美欧两洲令已二十余国,且变君主为君民共主,遍欧、非、澳皆是,要皆华盛顿之体天立极,有以树厥风声耳。”黄乃裳认为,华盛顿开创的民主制度,不光对于美国、美洲,对于欧洲,而且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上,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具有永恒的价值。

              ——摘编自熊月之《华盛顿形象的中国解读及其对辛亥革命的影响》

              材料二  《独立宣言》的起草者杰斐逊在其《致沃尔特·琼斯博士》信件中对华盛顿有如下评价:整个说来,他(华盛顿)的性格是完整的,没有不道德的地方,在少数细节上漠不关心。说实在的,人品和时运从来没有如此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把一个人造就成伟人,把他送入那些值得人类永远景仰的英雄的行列。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乃裳解读华盛顿形象的主要背景和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华盛顿的个人品质中有哪些值得后人学习的地方?分析造就华盛顿成为“值得人类永远景仰的英雄”的时运有哪些?

            • 8.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一 在 1774 年 10 月 9 日致麦肯齐上尉的信中,华盛顿写道:“我深感满意的是:在整个美洲,任何有头脑的人并不企求独立;恰恰相反,他们所馨香祷祝的是获得自由。”在 1776 年 2 月 10 日致里德的信中,他写道:“告诉他们,如果除了奴役就不 能使暴君及其凶狠的大臣满意,我们已决心与如此不公正、不人道的国家一刀两断。”

                                                                 ——摘自《华盛顿文选》

               材料二  华盛顿认为宪法所赋予的政府权力是来自于人民、属于人民,政府需要通过人民给它的这种权力来进行政治统治,要受到宪法对政府权力的限制。……在一个自由的国家里人们一定要习惯去思考如何在宪法所限制的范围内进行活动,不要越过宪法的范围也不要侵犯到他人的权利。

              ——赵天越《华盛顿的宪政思想及影响述评》

               材料三  他当时是没有必要离开总统宝座的。他可以轻易地赢得第三任。……华盛顿的让权使得总统选举能在他的有生之年,在他的赞许下举行。他的让权之举明确无误地指出,民众和宪法是这个新生国家里的惟一主人。

                                           ——[美]雅各布·尼德曼《美国理想:一部文明的历史》

              (1)据材料一,华盛顿的政治要求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6分)

              (2)据材料二,概括华盛顿宪政思想的主要内涵。据材料三,分析华盛顿对美国民主政治做出的贡献。(9分)

            • 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剑是维护自由的最后手段,一旦自由得到确立,就应该将它放在一旁,我最大的期望是看到人类的苦难——战争——自地球上消失。

              ——华盛顿

              (1)根据材料一,指出华盛顿是怎样看待战争与自由的关系的。

              材料二  1948年1月13日~l8日,甘地举行一生的最后一次绝食,甘地在结束最后一次绝食时向信徒们发表演说:你们不要把你们居住的城市与全国其他地区分隔开来,你们必须在整个印度和巴基斯坦恢复和平……如果我们记得,生命只有一次,那么我们没任何理由相互视为仇敌……愿神使我们大家更加明智。

              ——【法】米尼克·拉皮埃尔、【美】拉里·柯林斯《圣雄甘地》

              (2)材料二主要反映了甘地怎样的思想主张?甘地的思想对解决当今社会问题有何借鉴意义?

              材料三   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只要人被有计划地训练来对人类犯罪,这样造成的心理状态只能一次又一次地导致大灾难.我们唯一的希望就在于拒绝会有助于准备战争或者以战争为目的的任何行动。

              ——摘编自许良英等译《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

              (3)根据材料三,指出爱因斯坦的主要观点。

              (4)综上,概况三位人物的共同品质。

            • 10. 材料一  钦命福建巡抚部院大中丞徐继畲所著《瀛寰志略》曰:按,华盛顿,夷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浸浸乎三代之遗意。其治国索让善俗,不尚武功,亦遏与诸国异。余尝见其画像,气挽雄毅绝伦,呜呼,可不谓人杰矣钱!
              材料二   华盛顿政府时期,华盛顿总统和战争部长诺充斯为维护边稚的德定,和平地夺取印第安人的土地,从而实现“渐进有序”地向西扩张。……在西北地区,华盛顿政府希望边疆和平的美好愿望落空了……边疆的拓荒者和印第安人之间发生了频繁的攻击与反攻击的骚乱。在华盛领政府时期,西北印第安人过的可谓是“血雨腥风和顺沛流离”的生活。--刘永浩:《乔治,华盛顿政府的印第安人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对华盛顿的不同评价及其理山。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对华盛顿评价存在不同观点的原因。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