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革命后的法国急需稳定的社会秩序,波拿巴上台后,执行了以实现稳定为首要目标的政策,顺应了克服混乱,巩固大革命成果的客观历史潮流。这使他获得了广泛的支持……颁布《民法典》后,拿破仑称帝的步伐加快了。他周围的人也不断制造舆论,宣传应该由他称帝以“完成不朽大业”。随后,保民院提出了由波拿巴称帝的主张,元老院对波拿巴正式劝进:“元老院认为,把共和国托付给世袭皇帝拿破仑•波拿巴是法国人民的最大利益。”5月18日以元老院法令形式修改共和十年宪法,宣布法国改制为帝国,第一执政为皇帝,号拿破仑一世。元老院还设立世袭的“法兰西人的皇帝”一事进行公民投票,结果为350万票拥护,反对只有2000多票。12月2日,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举行了加冕礼。
              --摘自吴于厪、齐世荣《世界史•近代篇上》
              材料二  民初复辟帝制运动是在目睹了民初政治动乱而国体难定、民不聊生状况后产生的。有人认为这是中国缺乏一种永久性政治权威的结果,袁世凯当选正式大总统后,拥袁登基的活动就肆无忌惮的展开了。筹安会成立后,各省代表齐聚北京共商国体,表决结果居然是“一致同意君宪”。许多北洋军阀首领也纷纷表示忠心。在复辟势力的策动下,全国各地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请愿团体“劝进”。1915年底,袁世凯故作谦让后接受参政院“再劝进”,并于1916年元旦复辟帝制。随后,护国运动爆发,云南蔡锷宣布成立护国军首举义旗,孙中山在上海策动起义。全国各地的革命党人都发起反袁活动。在全国各地一片讨袁之声,袁世凯只得于“取消帝制”,不久病逝于北京。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拿破仑称帝和与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历史背景有何相似之处。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袁世凯复辟帝制闹剧失败的原因。
            • 2.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克伦威尔断然宣布,下院是国家的“最高政权,它的决议毋须国王和上院同意都具
              有法律力。”……决定“以下院,以会聚在这里的国会以及全体英格兰善良人民的名义”来审判国
              王。……查理一世死后二个月内,王政废止,上院取消,行政权交于由下院选举的国务会议。克伦
              威尔为国务会议第一任主席,英吉利共和国诞生了。……(至此)终于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向
              最高峰。--张佩侠《简评英国革命前期的克伦威尔》)
                  材料二我们应该怎样评价克伦威尔对历史的总的影响呢?……既然在克伦威尔初露锋芒之前的战争的初期,议会军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失败,看来要是没有他,这支军队完全有可能不会取得最后的胜利。克伦威尔胜利的结果使民主政体在英国得到了持续和巩固。人们不应该把这看作是无论如何都会发生的事件。
              --(美)迈克尔。H.哈特《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
              (1)据材料一,归纳克伦威尔“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向最高峰”的表现。
              (2)据材料二,概括作者对克伦威尔的评价。综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该评价的看法。
            • 3.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有无数杰出人物,以其思想和行动影响着历史发展的进。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条风开献节,灰律动初阳。百蛮奉遐赆(远方的礼物),万国朝未央。虽无舜禹迹,幸欣天地康……晨宵怀至理,终愧抚遐荒(遥远的地方)……
              --李世民诗
                  材料二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日:“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
                  材料三  就国内政策而论,拿破仑可比得上开明的专制君主……虽然他对国家实行独裁统治,但有效地统治了国家。他把法律编集成典,使行政机关置于中央集权制下,组织国民教育体系,建立法兰西银行,并就法国的教会和国家间的关系与教皇达成协议。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任何有一丁点洞察力的人都能看到,它(指“坚持真理”)已经让亿万印度民众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它赋予他们个性、力量和自信--没有这些,任何政治的或社会的变革都无法得以展开……我很确信,就这一点而言,非暴力的方法具有无与伦比的价值。……它加快了唤醒民众的步伐,为革命性的变革提供了条件。
              --《尼赫鲁自传》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唐政府采取了怎样的外政策?此政策对国内有什么影响?
              (2)材料中孔子所说的“仁”的主要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孔子强调“仁”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拿破仑“把法律编集成典”的措施具体指什么?此措施的意义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四的观点。
            • 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克伦威尔和拿破仑是欧洲近代革命的杰出人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克伦威尔在他建立新模范军的时候,不论阶级出身和社会地位,一律论功行赏,但后来当平等派提出普选权的要求时,克伦威尔却竭力加以反对。他在一次向议会发言时说,穷人就是坏人,并且说,如果共和国注定要受苦受难的话,那么在富人之下受苦,比在穷人之下受苦更好一些。
              --王觉非《欧洲史论》材料二   拿破仑认为,法国发生革命不是因为法国渴望自由,而是因为要求平等。他所了解的平等是法律上所保证的同样的公民权利,而不是公民生活的同样的社会经济条件。因此他就决定用自己的法典确保公民权利的平等。……他消灭了政治自由,把他所了解的“平等”巩固下来,编成了法典。
              --(苏联)塔尔列《拿破仑传》材料三   克伦威尔对爱尔兰和苏格的征讨均以胜利而结束。以后,爱尔兰的土地被英国占领军没收,大部都落入英国高级军官之手。克伦威尔等人都成了爱尔兰的大土地所有者。
              --刘祚昌《世界史(近代史编)》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克伦威尔平等观的变化。分别指出前后平等观产生的原因。
              (2)据材料二,归纳拿破仑对政治“平等”的理解。材料二认为“平等”被拿破仑法典巩固下来,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拿破仑法典“巩固”平等带来的深远政治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克伦威平等观的主要政治倾向,并分析立法途径与革命战争对资产阶级文明扩展的价值。
            • 5. 西方政治制度和法制思想是欧美文明史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亨利八世大力复兴罗马法,强调罗马法中某些具有专制倾向的原则,为实现“王权至尊”寻找法理依据。1534年《至尊法案》中正式提出“王权至尊”这个概念,它是针对“教皇权至尊”,意在否定罗马教皇在英国宗教界的权威地位及权力。通过《至尊法案》,亨利八世成为集教俗两界最高权力于一身的至尊统治者。
              --边瑶《英国都铎王朝“王权至尊”的确立》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英国“王权至尊”的确切含义。这一状况是如何实现的?
              材料二  罗马法中的“天赋观念”和希腊哲学的人文精神相吻合。亚里士多德说过,人,即使是奴隶,也不是活着的工具。这种理念被罗马人化为了行动和制度。罗马法假设“自然”规定了某些必须遵守的规范,法的戒律是让人活着而有尊严,而不是损害他人。法保证每个人各得其所,正义是在法的范围内保护人的权利。亚里士多德的人文精神通过罗马法而在罗马延续。又过了十几个世纪,康德才讲出了那句浸透了欧洲人文精神的名言:不能把人当作工具,而必须把人当作目的。
              --陈乐民、周弘著《欧洲文明的进程》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启蒙运动与古代希腊罗马的思想、法律的关联。
              材料三  美国人①以反对暴政压迫的革命开始,并且最终成为胜利者,然后他们表明了②理性的生灵是如何能够团结起来行使主权--制定一部永恒的宪法--一份新的社会契约。所有的这一切都③赋予个人自由和代议制政府的概念以更大的现实性。美国革命还强化了启蒙运动的一个基本观念,即追求一个更为美好的世界是可能的。
              --[美]巴克勒《西方社会史》
              (3)阅读材料三,任选带有下划线的①②③中的一点,依据所学知识进行解读。
              材料四  民法典(即《拿破仑法典》)是法国大革命的重要成果之一。马克思说,这部“起源于法国革命”的法典是“典型的资产阶级的法典”。恩格斯也说,法典“总括了革命的全部法规,在法律上承认了这种完全改变了的秩序。”正由于法典具有典型性,因此它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国际影响。当时和后世,许多国家在制定民法典时,都是以它为蓝本的。这部法典最清楚不过地表明了波拿巴政权的性质,证明了它是法国大革命的一个阶段。
              --刘宗绪主编《改变世界历史的二十五年》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拿破仑法典》的历史地位。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解释完整,逻辑清晰,史实准确。
            • 6. 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自晚清以来在中国被广泛、持续传播,其形象被多维度解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教授振举国者之君子,称华盛屯(顿).此英杰怀尧舜之德,领国兵攻敌,令国民雍睦,尽心竭力,致救其民也。自从拯援国释放民者,不弄权而归庄安生矣。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论》(道光丁酉年,即1837年)
              材料二  世谓华盛顿创西国民主之局,非也。……纵观西国英雄,如法之拿破仑,英之格朗宅(即克伦威尔),其初皆起于民主党。及功成名立,仍谋世袭,独华盛顿坚拒诸将奉为皇帝世袭之请,异矣。
              --宋恕《六字课斋津谈》(1895年)
              材料三  若华盛顿,若拿破仑,此地球人种所推尊为大豪杰者也,然一华盛顿、一拿破仑倡之,而无百千万亿兆华盛顿、拿破仑和之,一华盛顿何如?一拿破仑何如?其有愈于华、拿二人之才之识之学者又何如?有有名之英雄,有无名之英雄,华、拿者,不过其时抛头颅溅热血无名无量之华、拿之代表耳!今日之中国,固非一华盛顿一拿破仑所克有济也,然必须制造无量无名之华盛顿、拿破仑,其庶有济。
              --邹容《革命军》(1903年)
              请回答:
              (1)材料一称华盛顿为“君子”的依据是什么?这反映了当时中国人解读华盛顿的主要标准是什么?
              (2)材料二认为华盛顿对美国民主的贡献主要基于什么?结合所学分析,华盛顿“坚拒诸将奉为皇帝世袭之请”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认为华盛顿、拿破仑等英雄是如何产生的?作者发此言论的意图是什么? 
              (4)综上所述,历史人物被多维度解读给你带来怎样的启示?
            • 7. 克伦威尔、华盛顿在欧美国政治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就这样,“将近四百年来,英国第一次出现了既没有国王、又没有议会的奇异景况”。……在回顾这段历史时,英国一位著名的宪政学家写道:“英国历史的特色是,专制主义仅存在于共和政体这一短暂的时期中。”
              --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然而,以华盛顿为主席的制宪会议还是坚持了共和原则。并且“在创设这一总统职位的时候,他们曾用尽各种预防的办法,以防止个人的色彩影响到政府的体制上面去”。
              --余志森《华盛顿与美国宪法》
              材料三 集权是国家的本质、国家的生命基础。而集权不无道理正在于此。每个国家必要力求实现集权,每个国家从专制君主政体到共和政体止,都是集权的。……没有一个国家可以不要集权……只要存在着国家,每个国家就会有自己的中央。
              --恩格斯《集权与自由》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历史上“既没有国王、又没有议会的奇异景况”是怎样出现的?“宪政学家”对于此“景况”的评价说明了什么?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华盛顿等是如何维护共和政体的?
              (3)根据材料三,概括恩格斯的主要观点。结合美国建国初期的史实,说明你对其观点的理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