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西方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帝国的大门,带去灾难的同时也带去了先进的思想和先进的生产力,瓦解了这些古老帝国的腐朽思想和落后的、个体的、小农式的生产方式……这样的认识(  )
              ①完全否定了殖民侵略的消极影响
              ②体现了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
              ③体现了世界历史逐渐发展为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
              ④告诉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重大历史事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2. 掌握恰当的史学方法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目标。法国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指出:“在进行历史研究时,人们往往迷恋于寻找单一的原因,便错误地将原因归结于某一个,这样就成为一种价值判断。”马克•布洛赫强调历史研究应(  )
              A.抓住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B.分清历史事件的主次原因
              C.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起点
              D.多角度地认识和考察史实
            • 3. 大禹死后,儿子启夺得了王位,并传位给自己的后代,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很多史学家对此加以肯定,最主要的依据是(  )
              A.王位继承有了固定方法,有利社会稳定
              B.“公天下”代替“家天下”是历史的进步
              C.这种变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历史产物
              D.嫡长子继承制体现了较明显的理性成分
            • 4. “(世界)历史自身是复杂众多的统一整体,它的各部分宜相联系着,互相依靠着,互相制 约着”,“我们不能把国别史之和看成世界史。”由此可见,作者(  )
              A.倡导文明史观
              B.倡导全球史观
              C.重视国别史的研究
              D.反对用国别史研究世界史
            • 5. 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历史时代进行划分是历史研究的内容之一。有历史学家将中华民国成立前的中国历史划分为“域内文明的成人时代”“中华民族文化的蜕变时代”“中国民族的争存时代”“东西文明的接近时代”四个时代,下列各项中最有可能成为其分期依据的是……(  )
              A.农耕文明的演进
              B.不同文明的交流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西学东渐的深入
            • 6. 《必修三》第三课教材说:“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而复旦大学吴松弟教授通过电脑光盘检索,发现三教合一之称在整个《四库全书》中只出现过八次,且全都是在元代以后,也就是说,在明代之前,只有三教的概念,而根本没有三教合一概念的流行。据此,你认为下列哪种说法可以成立(  )
              A.不能据此判断隋朝没有提出过“三教合一”
              B.《四库全书》是史料,吴教授的观点比教材更可信
              C.元代之前确实无“三教合一”之说
              D.“三教合一”是后人对隋朝三教发展状况的一种描述
            • 7. 史学家布罗代尔认为,中国古代科学未能跨越现代科学和技术的门槛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人口太多:中国人力成本低,几乎能够承担缺乏畜力的经济所需要的全部工作;而人口过多给中国的生活造成了重压,使之处在保守政府的严格管理下静止不变,阻碍了技术的进步;中国人力资源太过丰富,不必发明机器来节省人力。某校学生就这一观点提出以下看法,其中较为合理的是(  )
              A.没有指出儒家思想对科技的不利影响,不可信
              B.作为20世纪“史学大帝”,布罗代尔的观点值得信服
              C.从人力资源角度来分析,其视角值得参考
              D.已经对“李约瑟难题”作出了十分充分的解答
            • 8. 1908年,刘师培《<共产党宣言>序》一文中指出:“欲明欧洲资本制之发达,不可不研究斯编(指《共产党宣言》);复以古今社会变革均由阶级之相竞,则对于史学发明之功甚巨;讨论史编亦不得不奉为圭臬(指准则)。”他在这里强调历史研究要运用(  )
              A.文明史观
              B.阶级斗争史观
              C.全球史观
              D.现代化史观
            • 9. 有人说:研究历史的人最容易犯的错误是“往往把肚子吃饱的感觉归功于第三个馒头”。这里所说的“错误”是指(  )
              A.混淆了历史发展的量变、质变的规律
              B.难以区分历史学科与自然学科的关系
              C.模糊了历史事件及历史现象的偶然性和必然性
              D.不能正确认识历史事件及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
            • 10. 司马迁写道“南游江、准,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沉、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峰“.从中可见,他获取史料的一个重要方法是(  )
              A.山川游历
              B.广阔博识
              C.地理探险
              D.实地考察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