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5分)

              材料一: 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诗经·大雅·大明》

              材料二:上图是西周的青铜利簋,高28厘米,1976年出土于陕西省临潼县零口,现在藏中国历史博物馆。这件利簋的内底就镌刻着周武王在讨伐商纣王之前占卦问神的铭文,共32字。

              材料三:武王克商是“上古三代”历史上的一件大事,由于史料记载不甚清晰,武王克商的年代长期不能确定。两千多年来,中外学者根据各自对文献和西周历法的理解,形成了数十种看法,最早的克商之年为公元前1130年,最晚的为公元前1018年,……近年来,专家们对周人的都城进行考古研究,确定克商之年应在公元前1050年至公元前1020年之间,前后差距缩短至30年。专家们又通过现代天文学方法回推克商时关于天象的记载,得到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1044年、公元前1027年三个克商年的方案。其中公元前1046年与文献、金文历谱等记载大致符合,因此被认定为首推的武王克商之年。

              ——《教材》

              (1)属于文字史料的是材料_______,属于实物史料的是材料_______。(2分)

              (2)上述三则材料中,史料价值最高的是材料__________________。(1分)

              (3)史学家王国维把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起来研究的研究历史方法命名为________。(1分)

              (4)在通过传统的史学研究方法,都无法对相关史实获得确凿年代的情况下,还可运用哪些新的研究方法取得突破?(1分)

               

            •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首陀罗或贱民以任何一部分肢体去打高种姓的人,那么他必须被截去那部分肢体;如果议论婆罗门,则用沸油灌进他的嘴巴和耳朵里。首陀罗不应有任何财产,他的主人可以拿走他的一切。——《摩奴法典》

              材料二 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释迦牟尼

              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古代印度的什么制度?

              (2)《摩奴法典》主要维护的是哪些特权阶层的利益?

              (3)材料二实质上反映了印度佛教的什么主张?

              (4)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佛教在当时的印度社会广泛传播的原因。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