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史料记载(摘录)能反映汉朝与日本往来的有
              ①“燕、齐、赵人往避地者数万人” ②“倭奴国奉贡朝贺……光武赐以印绶”
              ③“扬州僧鉴真始往倭国,大演释教” ④“使驿通于汉者三十许国,国皆称王,世世传统”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2. 东汉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将汉献帝迎到许(即许县)。这一历史事件在不同的史籍中却有不同的记载。《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和《三国志?毛玠传》载为“奉天子以令不臣” ,而《三国志?诸葛亮传》及诸葛亮的《隆中对》却载为“挟天子以令诸侯”。这说明 
              [     ]

              A.史料包含了记录者自身的立场情感
              B.同一历史事件会有不同的史实记载
              C.史料与历史真相之间可能存在差距
              D.自相矛盾的史料不能作为历史证据
            • 3. 作为证据,以下史料不可以用来研究

              [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古代建筑          
              D.科举制
            • 4.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备受争议的重要人物。在研究“李鸿章与中国的近代化发展”关系时,以下材料中最有史学价值的是 
              [     ]

              A.梁启超的《李鸿章传》           
              B.网络搜集的李鸿章轶闻
              C.关于李鸿章的史学评论           
              D.李鸿章的部分奏折、书信影印件
            • 5. 以“船”牌系列纸品享誉全国造纸界的民丰特种纸股份有限公司,其渊源是嘉兴籍著名爱国人士褚辅成始创于1923年的禾丰造纸厂。禾丰造纸厂是我国最早的民族造纸企业之一,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希望对该厂1923——1937年间的经营状况进行探究,组内有四位同学各自提出了搜集材料的构想,其中最能掌握“禾丰造纸厂1923——1937年间的经营状况”的构想应是
              [     ]

              A、以该厂的档案为主要材料,因为这些档案最能说明当时该厂的经营状况
              B、利用该厂职员的回忆录,因为这是当事人留下的文字材料,最为可信
              C、访谈厂区周围的老人,因为他们目睹该厂的运行,所做的口述最详实
              D、以当时嘉兴发行的各种报刊为主要材料,藉以了解并掌握该厂的不同风貌
            • 6. 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如王国维《秦郡考》考证共有48郡,谭其骧《秦郡新考》推定为46郡。某学者在考证秦朝设郡的具体数目时,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其中最可信的应是
              [     ]

              A、《史记》的记载
              B、史家的研究论文
              C、秦简的记载
              D、民间的传说
            • 7. 下图是公元前3世纪前后,古希腊的著名雕像《维纳斯》和中国秦朝的兵马俑。下列对两者的表述准确的是      


              [     ]


              A、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B、都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
              C、都因为农耕经济的发展而产生
              D、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
            • 8. 史学研究一般分为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和历史解释等环节。下列《1820——1939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属于史学研究中的

              [     ]

              A.问题形成
              B.史料收集
              C.史料整理
              D.历史解释
            • 9.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这段材料告诉我们作者获取史料的方式主要是
              [     ]

              A.考古发掘
              B.实地考查
              C.道听途说
              D.文献查阅
            • 10. 易中天在《品三国》中说民间把关公当成剃头业的祖师爷,对此解释较合理的是

              [     ]


              A、三国时期剃头作为一个行业在中国就已出现
              B、关羽从军之前生活无着,曾以剃头、卖豆腐等为生
              C、古人拿发比喻头,也可拿头来比喻发,关羽砍人家的头又快又准,就像剃头叉快又准一样,所以民间有人称关羽为剃头业祖师
              D、易中天在此没有尊重历史事实,剃头业在中国出现是在清军人关之后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