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这里曾是虐待和杀戮犹太人的人间地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到1941年冬,虽然约150万犹太人已被枪决,纳粹分子仍感到这一缓慢笨重方式的效率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并且他们发现这对士兵的士气也不好.有组织杀害的机构化建立在工作分工的基础上,并在专门为此目的设计的特殊装置里完成.它将行刑者同受害者的距离拉大---这是一场如此大规模灭绝计划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优势.这一大规模官僚及工业化屠杀世界的“首府”是奥斯维辛.
              --摘自巴尔纳维《世界犹太人历史》
                  材料二纳粹屠犹事件无疑是人类历史上发生的一起暴虐的屠杀行径.从本质上说,这一由纳粹德国实施的对犹太人的大屠杀是对人类文明基础的否定.尽管中国远离欧洲,但对纳粹屠犹事件还是表现出了应有的关注.纳粹屠犹研究为中国人民提供了一种极为有价值的参考,使他们可以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审视侵华日军对中国人民的屠杀.
              ---摘编自徐新《纳粹屠犹研究在中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国法西斯迫害犹太人的历史背景,指出纳粹建造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目的.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纳粹屠犹和侵华日军屠杀中国人的罪恶实质,深入思考二战期间德日法西斯罪行的警示意义.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昏侯刘贺,汉武帝刘彻孙子。刘贺继承父位,被立为昌邑王。曾经当过二十七天的皇帝,宣帝时降封为海昏侯,移居豫章郡(今南昌)。
              材料
                 自2011年开始考古发掘至今,地处江西南昌的海昏侯墓,已经出土了2万多件文物。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金丝玉剑、马蹄金、金饼、麒麟金等;二是10余吨五铢钱、青铜器、漆木器等。其中漆木器纹饰精美,数量繁多;三是编钟、编磬、排箫、笙和乐俑等;四是孔子屏风(描绘有孔子画像)、成堆的简牍等;五是雁鱼灯、虫草、铜火锅和酿酒所用的蒸馏器等。参与此次考古发掘的专家组如此评价这座大墓:“如此完整的西汉列侯等级墓葬,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属首次发现,对于研究西汉列侯政治、经济等情况价值巨大。从目前来看,海昏侯墓已经基本达到了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所要求的标准。”
              --引自新浪财经《海昏侯墓:穿越2000年的石破天惊》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出土文物入手,解读西汉时期海昏侯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信息。(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论述合理)
            • 3. 奥斯维辛集中营记录了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日子。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欧洲各地来的犹太妇女、男人和儿童被押解到奥斯威辛一比肯奥死亡营。……到达后即被谋杀的人数大大高于作为囚犯送到集中营去的妇女和男人的数字。据美国历史学家劳尔一希尔贝格推测,在奥斯威辛一比肯奥集中营存在的五年中,因疾病被处决,被毒气室大批谋杀而死亡的人数超过100万。
              --[德]古德龙•施瓦茨《纳粹集中营》
              材料二  1947年7月2日,波兰议会通过法隶,把奥斯威辛集中营改为殉难者纪念馆,在馆内耸立着奥斯维辛纪念碑,并在周围划定了一个默哀区,以示对死难者的深深哀悼。馆内陈列着绞死集中营头目赫斯的绞架以及法西斯潜逃时来不及运走的2吨头发和一些饰物、用具乃至儿童靴鞋等遗物,这一切都是为了向世界上所有的国家表示,希望这种丧失人性的卑劣行径以后永远不要再重演。
              --胡德坤主编《世界遗产》
              材料三  1970年的一个萧瑟冬日,刚刚上任的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来到了波兰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在冰凉的风中,勃兰特一步步走到死难者的墓碑前,在全世界的注视下,这位二战中反纳粹的英勇斗士,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震惊不已的动作:他跪倒在地。一位记者写道:“不必这样做的他,替所有必须跪而没有跪的人跪下了。”
              --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德国法西斯在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暴行,说明其实施暴行的理论根源。
              (2)1947年,波兰把奥斯威辛集中营改为殉难者纪念馆的目的是什么?1979年,奥斯维辛集中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它符合登录《世界遗产名录》的哪些标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记者所述言论的含义。我们可以从勃兰特下跪这一事件中得到什么有益的启示?
            • 4.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国际社会将奥斯威辛集中营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意在警示后人避免重演历史的悲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奥斯威辛集中营必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不能让遇难者的血白流,应该对所有的后人进行有关教育,接受集中营和种族灭绝的教训。
              --《筹建奥斯威辛集中营和种族灭绝国际教育中心呼吁书》材料二  1970年12月7日,正在华沙访问的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来到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前献花圈。当勃兰特伫立凝视一幅幅清晰的受难者的浮雕时,突然下跪,并发出祈祷:“上帝饶恕我们吧,愿苦难的灵魂得到安宁。”
              --《奥斯维辛--犹太人永远的痛》材料三  今天的奥斯威辛,是整个世界反思过去的历史路标。当年的纳粹德国用400万生命,在波兰这个小镇向我们证明了,一旦脱离了人性的轨道和世界规则的束缚,政治欲望可以以如此残忍的方式来实现。奥斯威辛让世界为之哭泣的另一个理由,是奥斯威辛之后60年,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残暴、杀戮甚至种族清洗和纳粹主义的阴影仍然没有从这个世界彻底消失。这是奥斯威辛的眼泪无法停止的原因,也是今天世界与60年前相比的惭愧。
              --《奥斯威辛:世界反思历史的路标》请回答:
              (1)材料一强调奥斯威辛集中营要承担什么历史责任?谈谈你对筹建“奥斯威辛集中营和种族灭绝国际教育中心”的看法。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勃兰特的举动有何认识?
              (3)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据材料三,概括国际社会纪念奥斯维辛集中营死难者的意义。
            • 5.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埃及有句谚语:“世人怕时间,时间怕金字塔。”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佚名建筑师以精确的算术设计,建造了这座世界上最大的、重达 625 万吨的石块建筑物。 这座陵墓总共用了 200 万块石头,其中的一些在原地采集,但大多数则从更远的尼罗河上游地区获取,趁洪水季节搬运到吉萨来。---(美)马修斯等《西方人文读本》
              材料二 1991 年,埃及古物局的学者在胡夫金字塔东 2.4 公里发现了金字塔街,在其金字塔南数百米和大狮身人面像的东南,发现了金字塔建设者的墓。 ……1994 年,美国筹备了一个基金会,恢复发掘这座消失了的城市。 美国学者莱赫奈尔说,这座消失了的城市曾经居住过至少 5 万人,而或许多至 10 万人,其中包括建筑胡夫大金字塔的建筑家、工匠、面包师和普通劳动者。---刘文鹏《埃及考古学》
              材料三 在考察金字塔的建造过程中,今天的人们往往不易想象当时的历史背景,社会、政治和经济条件,过多地拘泥于技术问题的探讨而忽视了古埃及人所具有的最伟大的力量。
              ---王瑞珠《世界建筑史(古埃及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与金字塔建造技术水平相关的信息。
              (2)据材料二,概括金字塔考古的新发现,并说明其价值。
            • 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材料
                  平遥古城始建于公元前827年~前782年间的周宣王时期,为西周大将尹吉甫驻军于此而建。自公元前221年,秦朝政府实行“郡县制”以来,平遥城一直是县治所在地,延续至今。平遥古城历尽沧桑、几经变迁,成为国内现存最完整的一座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县城的原型。 现在看到的古城,是明洪武三年(1370年)进行扩建后的模样。其古建筑及文物古迹,在数量和品位上均属国内罕见,对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变迁、城市建筑、人类居住形式和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就在平遥西大街“西裕成”颜料铺的基础上创办了中国第一家专营汇兑、兼营存放银业务的“日升昌”票号。当时,在“日升昌”票号的带动下,平遥的票号业发展迅猛,鼎盛时期这里的票号竟多达二十二家,一度成为中国金融业的中心。
              --摘编自央视《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1)根据材料概括平遥古城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平遥的票号业发展迅猛”的原因。
            • 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淮南王赋八十二篇,……淮南王群臣赋四十四篇……上(汉武帝)所自造赋二篇……阳成侯刘德赋丸篇……
              太子(刘爽,汉宣帝之子)喜(王)褒所为《甘泉》及《洞箫》颂(赋名),今后富贵人左右皆诵读之。
              --《汉书》
              材料二  北宋的都城汴京、南宋的都城临安以及建康、成都等都是人口达十万以上的大城市……“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民间的娱乐场所也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材料三  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日:小说。小说演义之书未尝自以为教,而士大夫、农、上、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钱大昕(清)《十架斋养新录》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文体主要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词兴盛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明清小说流传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明清小说产生影响的新因素。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文学流传有何趋势?对此你有何认识?
            • 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白云在蓝天中飘浮,海鸥在波浪间翻飞,阳光下那些被浪涛击打得遍体鳞伤的黑礁石,更显得乌黑发亮,有棱有角,光彩四溢。大自然往往以它奇特的景物,给人以宝贵的启示,这幅黑礁石的画图,就永远不会从我的心灵中消失。它是我访问非洲最形象的概括,也是最深沉的记忆。--穆青《黑色的礁石》
              材料二  美国记者罗森塔尔在1958年写下了新闻史上的名作《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美]罗森塔尔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请回答:
              (1)戈雷岛和奥斯威辛集中营是两个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它们各是因为什么罪恶历史而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它们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符合文化遗产哪一项登陆标准?它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2)两段材料中两位记者提到“给人以宝贵的启示“和“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请以设立具有警示意义的文化遗产的目的作简要说明。
              (3)如果中国也要申报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你认为什么地方最有可能申报?理由是什么?
            • 9. 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中亚地区与我国西部有长达3300千米的边界线,是当今世界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储量丰富的地区之一。苏联的解体和中亚五国的独立,凸显了中亚地区在国际战略格局中的地位。
              材料一
                  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后,苏联国防委员会决定,把莫斯科、列宁格勒以及国家中心地区其他工业城市的特大工厂的设备、物资和人力资源全部或部分迁移到大后方,即乌拉尔、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截止1941年底,被迁走并迅速投产的工业企业已达1523家,其中有1360家属于国防工业部门。随后成立了国家疏散工作委员会。制定企业疏散问题的法令。苏联国防委员会和国家疏散工作委员会统筹领导疏散工作。
              1942年前8个月的统计表明,上述地区的工业产品总值已经达到344亿卢布,而1940年全年只有480亿卢布。1942年12月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指出,在国家东部地区的辽阔土地上重建的疏散企业是机械制造业取得的最重要成果,这是一个地理分布方面的巨大飞跃。-摘编自《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
              材料二
                  哈萨克斯坦是中亚最大的国家,工农业较发达,主要有采矿、冶金、机械制造等工业。2007年以来,哈萨克斯坦成为中亚地区最重要的油气生产和输出国。2009年12月14日,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见图5)通气仪式在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举行,该天然气管道开通前,中国从中亚进口的天然气主要依靠海运;管道开通后,不仅缩短了天然气的运输距离,而且安全系数大大提高。
                  中亚各国在能源战略上,希望实现出口的多元化。同时,中亚各国能源企业的发展也迫切需要引进国际资本和技术。
              材料三
                  冷战后,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为加强睦邻互信与友好合作关系,就边界地区相互信任和边界地区及互相裁减军事力量问题举行谈判。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上海五国”机制。
              2001年6月,上述五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在“上海五国”的基础上,为加强政治,安全,外交,经贸,人文等方面的合作,成立“上海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为加强中国与中亚各国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苏联完成企业大规模级数转移的特点和意义。
              (2)中亚地区历史上是连接东西方文明的纽带,列举汉,唐时体现这一纽带作用的具体史实。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