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察举制科举制
              品德、学问、议政能力“以文取士”
              长官举荐自由报考
              “人、门兼美”“取士不问家世”
              --据张帆《中国古代简史》制表
              材料二 自甲午以后,诏设学堂谕屡矣,而人才不出,何也?则以利禄之途仍在科目,欲其舍诗赋、八股、小楷之惯技,弃举人、进士之荣途,而孜孜致力于此,此必不可得之数也。是故变法必自设学堂始,设学堂必自废科目始。--两广总督陶模《图存四策折》(1901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相比于察举制,科举制有哪些变化?
              (2)根据材料二,指出陶模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观点提出的原因。
            • 2. 作为我国老牌重工业基地的东北三省,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16年5月,国家发改委就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举行了情况发布会,为振兴东北出谋划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元朝时在东北地区设立行省管辖,其意义何在?
              (2)近代东北地区见证了列强的多次侵略,请结合日本侵华史实加以说明。
              (3)1953年新中国制订并开始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东北地区取得了哪些重要的工业成就?
              (4)对于国家重振东北老工业基地,你有何合理化建议?
            •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行省是元代开始设置的一级行政区划。它的确立是我国行政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行省官员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
              --《中学历史教学史料汇编》材料二  《共同纲领》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民族区域自治的自治机关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自主地安排和管理地方民生的经济建设事业。……196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成立西藏自治区。在西藏全区举行普选的基础上,组成了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名单,在总共301位代表中,藏族代表226人,汉族代表59人,门巴族代表5人,回族代表4人,铬巴族3人,纳西族1人,怒族1人,其它代表2人。
              材料三  美国宪法第四条规定:各州对他州的法令、官方文件和诉讼应有充分的信任和尊重;对他州的公民不得歧视,各州的公民享有平等的特权和豁免权;各州相互有义务引渡逃犯。
              美国宪法第六条规定:本宪法和根据本宪法所制定的合众国法律,以及根据合众国的权力已缔结或将缔结的一切条约,皆为全国的最高法律;每个州的法官均应受其约束,即使州的宪法和法律的任何条款与之相抵触。
              美国宪法第十条修正案规定: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得由各州或由人民保留。
              请回答:
              (l)根据材料一,归纳行省的主要职能。
              (2)根据材料二,概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说明美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以上三项制度的共性。对此你有何认识。
            • 4. 根据不同的国情采用不同的政治体制,才能促进国家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权力集中于中央在中国当时是一种普遍的政治体制,这一点从秦朝开始体现的很明显。虽然地方权力有时会威胁中央,但集权在古代中国是一个常态,这应该是没有异议的,这说明其实用性很强。也就是说,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与中国的封建生产方式相适应的。作为封建国家的管理体制……中国产生了高于同一时期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解胜华《中央集权制度的利与弊》
              材料二  对于专制者来说,想要维持集权统治,必须在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模式、全民思想的控制模式、社会精英的控制模式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宏观经济制度模式这四个方面完成制度建设。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而展开。这四个基础性制度,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起集权政体的“大厦”。
                                                                                                            --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材料三  古代战争水平不高,崇山峻岭、长河大川都是天然的防守工事。因此如岭南山地,如四川盆地,如山西高原,都是地理条件极佳的割据区域。……元代的省……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透逛直到福建山地。
                                                                      --周振鹤《犬牙相入还是山川形便?--历史上行政区域划界的两大原则》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秦朝采用的政治体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产生的背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四大基本制度”在西汉的表现。
              (3)据材料三,概括元代行省划界的原则并说明其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积极作用。
            •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建立后,为进行有效的统治,实行分封制,周王室把王畿以外广大地区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武王死后,其弟周公旦继续推行分封制度,扩展周的统治范围。周初分封的诸侯,大多数是同姓子弟。他们多被分封到重要地区。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同时,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将士地和人民分赐给士。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承担作战等义务。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材料二   秦统一后,统治区域空前扩大。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把全国分为36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一郡之内又分为若干县。与郡县制相适应,秦始皇建立了一套地方官僚机构。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郡守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以上均出自中学历史教科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分封制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比较西周的分封制,分析秦朝郡县制对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 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阀题:
              材料一  至于周衰,人心未离蔼诸侯先畔(叛),天子拥空名于上,而列国擅威命遇下,因循痿痹(恶性循环),以至于移诈(改朝换代),谓非封建之弊乎?
              --(明)张燧《千百年眼》材料二  吴王濞招天下之亡命之徒铸钱,淮南至长收聚汉诸侯人及有罪逃亡者,江都王非亦招揽四方豪杰。……赵王彭祖,让商入独买商品以专其利,收入多于国家租税,而贵族与商人,声千互通,相为消长,这些情况皆足以动摇政局。
              --据钱穆《秦汉史》整理(1)材料一中“封建”指什么?据材料一,指出“封建”所存在的弊端。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西汉王国对中央构成哪些方面的威胁。汉代地方行政体制变革实践的效果说明的本质问题是什么?
            • 7.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三 知封建之弊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一一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材料四 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 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 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 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一一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概述材料一反映的历史现象。简要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统一后为巩固统治实行了什么制度?柳宗元为这 一制度的基本态度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顾炎武对两种政治制度的评价。
              (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四中钱穆的观点。
            • 8. 在古代中国,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变革与政治发展变化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甚足易制。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
              材料三  行中书省,凡十一,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其丞相,皆以宰执行某处省事系衔。--《元史•百官志》
              材料四  研究制度,不该专从制度本身看,而该会通着与此制度相关之一切史实来研究。这有两点原因:一因制度必针对当时实际政治而设立而运用。单研究制度本身而不贯通之于当时之史事,便看不出该项制度在当时之实际影响。一因每一制度自其开始到其终了,在其过程中也不断有变动,有修改。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秦朝推行郡县制的历史背景。
              (2)材料二认为,“郡县政治”的主要政治绩效是什么?
              (3)据材料三,分析元朝行省的性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创立的目的。
              (4)概括材料四的观点。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以元朝行省制度为例加以说明。
            • 9. 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最高领导人首次会面。两岸领导人一定会就一些事关中华民族美好前景的重大事务达成重要共识,比如坚持九二共识、坚持一个中国、坚持合作共赢等。
              --2015年11月8日新华网报道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从政治制度的角度概括中国古代能够长期维持统一局面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和元朝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分别采取了什么政治制度?
              (2)材料二中的“九二共识”的含义是什么?国共两党在近代史上有两次合作,简要说明两次合作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你认为“习马会晤”对于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将会起到怎样的作用?
            • 10. 元代实行的行省制是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创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元初的行省性质与金朝类似,仍属中央派出机构,设置并不稳定。但随着全国的统一,行省很快转化成了固定、常设的地方大行政区。行省拥有大权,“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元史•百官志七》
              材料二  行省“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不得彻承制署置属吏”,“十省之属自篼库(保管仓库的役吏)而上,皆命于朝”;“诸行省用及千定(锭),必咨都省”;“决大狱,质疑事……皆中书报可而后行”;军事上在批准调军程序、委任统军人等方面要受中央节制,布置调换戊兵、整点军队等事宜更是由朝廷直接掌握。御史台、行御史台,和各道廉访司对行省的工作进行严格的监察。
                                                                        摘编自宋濂《元史》等
              材料三  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元代行省性质的演变及其权力行使的特点。  
              (2)据材料三指出元代地方行政制度创新的主要内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代行省制度实施的影响。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就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谈谈你的认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