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古代中国与世界的贸易交往与文化往来频繁,请读如图,探寻远去的历史

              (1)图中箭头所示路线即我国古代的     ,这条路线的起点是    ,最远可到达    
              (2)这条路线最早开辟于哪个朝代? 对开通这条路线贡献最大的人物是谁?
              (3)这条路线的开通有何意义?
            • 2.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6周年,某学校准备举办专题展览,展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人民65年的风雨历程。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开展了相关活动。请你按照他们设计的方案和要求完成相关内容。
              展板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完成下列未完成的展板:
              时间历史事件意义
              1949年A    国家赢得独立
              1951年B    祖国大陆实现统一
              1950-1953年C    维护世界和平,提高中国
              国际威望
              1950-1952年底土地改革运动彻底废除了    
              展板二:为下列图象填注正确名称。
            •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    ,结束了一百多年来中国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实现了    和国家独立。
            •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判断:    改正:    
            • 5.

              铁路是近现代文明发展的缩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张家口距京师驿路计四百余里,既属重镇,又当孔通,不但互市之要区,实亦西北之屏藩……以此项路工实关大局,窃谓我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引以为耻,更不得力任其难,勉副众望。

              ——詹天佑《京张铁路工程纪略》自序

                 材料二 1931年蒋介石拟定交通建设五年计划,规定到1937年完成85000公里铁路建设任务。1934年国民政府公布公营铁道条例和民营铁路条例,鼓励省办、民营商办铁道。建设新路的同时修补整理旧路:加固桥梁、添购机车,装设调度电话、增设防空设施等。交通建设为国防建设奠定了基础,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宗玉梅《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经济建设述评》

                 材料三 从1955年起,京广铁路开始修建复线,至1988年,全线宣告完成全部复线的建设。经过多次提速后,自北京至广州的客车,旅行时间已由过去的90多小时缩短到21小时,武汉到广州的时间也缩短到11个小时左右。……2005年6月,京广高速铁路武广段开始建设,于2009年11月全线建成,建设工期用了4年半,设计时速350公里,武汉到广州的全程最短运行时间3小时。2012年,京广高速铁路北京-武汉段全线建成,北京至广州全程运行时间将缩短至8小时。

              ——《楚天金报·三条粤汉铁路见证巨变》

                 材料四 世界主要国家铁路网密度统计表

              铁路网密度

              按人口计算

              按国土面积计算

              总里程【公里】

              统计年份

              单位

              公里/每万人

              公里/万平方公里

              中国

              0.84

              114

              91000

              2012

              美国

              5.55

              538.3

              226427

              2007

              加拿大

              16.18

              1009.2

              57216

              2007

              俄罗斯

              5.9

              699.1

              87157

              2011

              法国

              5

              533.62

              29901

              2008

              ——《世界铁路发展史》铁路资料库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京张铁路修筑的必要性。

                                                                                    .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国民政府铁路交通建设的特点。

                                                                                    .

                (3)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京广铁路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

                (4)根据材料四,比较中国在世界铁路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并谈谈你对21世纪中国大力发展铁路交通网的看法。

                                                                                    .

            • 6. 改革是推动历史不断前进的动力之一。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四海之利为利,一天下之心为心。体群臣,子庶民。保邦于未安,致治于未乱。夙夜孜孜,寝寐不遑。宽严相济,经权互用,以图国家久远之计而已。

              ——章梫《康熙政要》

                  材料二  康熙元年(1662年)七月派都司王维明等人前往(台湾)劝说“朝廷诚信待人,若释疑遵制,削发登岸,自当厚爵加封”,然郑经(郑成功之子)提出“依朝鲜例,称臣纳贡”。康熙皇帝明确指出“朝鲜系从来所有之外国,郑经乃中国之人,台湾乃中国之领土”。康熙六年五月,招抚人员赴台湾,郑经称台湾远在海外,“非属(中国)版图之中”。

                  康熙二十年(1681年)十月,施琅到福建前线主持归台大计。二十二年六月,率精兵2万、战船300只,跨海取澎湖;后郑军全军覆没。同年 八月十三日,施琅率军入台。郑克爽(郑经之子)缴械投降,施琅进入台湾。

              ——《康熙统一台湾档案史料选辑》

              材料三  1960年4月,全国人大二届二次会议期间,毛泽东与老舍先生论及康熙。毛泽东一开口便说,满族是个了不起的民族,对中华民族大家庭做出过伟大贡献。他还说,清朝开始的几位皇帝都是很有本事的,尤其是康熙皇帝。毛泽东说康熙皇帝的头一个伟大贡献是打下了今天我们国家所拥有的这块领土。我们今天继承的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康熙皇帝的第二个伟大贡献是他的统一战线政策。

                                                                                ——新华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康熙帝对自己的评价。

              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概括康熙帝与郑氏集团在台湾问题上的观点,并指出他们之间的根本分歧。

              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相关史实,说明康熙帝是如何运用“统一战线政策”来团结各民族并巩固清朝在全国统治的?

              ________

            • 7.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反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从此中国人民结束了帝国主义奴役中国人民的屈辱历史。

               

            • 8.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能摒弃前嫌,通力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要是因为日本的侵华使中华民民族的危机不断加深。

               

            • 9.

              中国早在南北朝时期就掌握了灌钢法的炼钢技术,中国的炼钢技术一直到鸦片战争前夕都领先于世界。

               

            • 10. 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