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荀子·富国》中说,“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荀子·富国》根据材料可以得出当时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  )
              A.小农经济B.精耕细作C.铁犁牛耕D.自给自足
            • 2.
              古人称赞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离不开某著名水利工程的修建。它是
              A.郑国渠B.芍陂C.都江堰D.灵渠
            • 3.
              关于下列两张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叙述正确的是:
                
              A.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在战国时期开始出现并推广
              B.从耦犁到曲辕犁,我国耕犁已经相当完善并为后世沿用
              C.铁犁牛耕是唐朝以后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D.耕犁不断完善的根本原因是劳动人民的技术创新
            • 4.
              在河南安阳殷墟的牛骨刻辞上刻有“王大令众人曰协田。”关于卜辞中“众人协田”所包含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耕作方式为集体协作B.小农经济形态已经再现
              C.统治者重视农业D.其中的“众人”多为奴隶
            • 5.
              《齐民要术》记载,我国6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比同时期的西欧高出很多。如此成就是因为当时我国
              A.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B.以精耕细作的模式经营农业
              C.曲辕犁的使用提高了耕作效率D.用焦炭冶铁提高了农具质量
            • 6.
              《居延汉简》曾记载编户齐民户籍情况,如户主徐宗:“居延西道里徐宗,年50,妻1人。男同产2人,妇同产2人。宅一区值3000。田50亩值5000。用牛2值5000。”这样详细记载户籍情况主要是为了(   )
              A.防止人口流动造成的社会动荡   
              B.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维护社会稳定
              C.保证政府赋税、徭役和兵役的来源 
              D.征调人力修建大型水利工程的需要
            • 7.
              传统中国为一个农业社会,人民依赖土地生活,与土地的关系密切。有关中国历史上土地与农民的关系,下列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北魏实施均田制,原则上需由政府授田,才能经营土地
              B.战国到秦汉时代,私人可以拥有土地,也有土地买卖的行为
              C.西周时代土地为贵族所有,农民耕种所得全都交给贵族
              D.唐代前期沿袭北魏均田制,政府依每产人口给予田地耕种
            • 8.
              安徽人杰地灵,历代人才辈出。下表据《安徽历史名人词典》统计,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时期
              先秦
              秦汉魏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
              宋元
              明清
              人才数
              3
              55
              34(隋3,唐19,五代12)
              186
              536
              A.隋唐五代人才少于秦汉魏晋南北朝说明经济重心未开始南移
              B.五代时期人才数量多于隋朝反映了乱世比盛世更易造就人才
              C.明清时期人才数量最多反映了封建社会仍处于高度发展阶段
              D.人才数量总体不断增长反映了安徽地区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 9.
              中国古代典籍中有“田里不鬻(yù,卖)”的记载。这种土地制度存在于
              A.夏商时期至西周时期B.夏商时期到秦朝时期
              C.春秋时期到战国时期D.战国时期到秦汉时期
            • 10.
              中国古代南宋时民间有谚语:“苏湖(太湖地区)熟,天下足。”到明清时则有了“湖广(湖南湖北)熟,天下足”一说。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变化判断合理的是
              A.两宋到明清,苏湖地区粮食输出量逐渐减少
              B.明清时期,湖广地区经济水平超越苏湖地区
              C.明清时期,湖广地区广泛运用风力水车
              D.海禁政策对苏湖地区粮食生产打击重大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