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中国古代饮茶之风始于唐,盛于宋。到宋代,茶叶已成为中原及周边各族人民“一日不可以无”的日常消费品,对宋代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材料一 西戎荼马之市,自宋已然。盖土蕃潼酪腥膻,非茶不解其毒,……(中原)藉之可以得马。以草木之叶,易边场之用,利之最大者也。
              ——[明]谢肇刺《五杂俎》

              材料二 蜀中旧使交子(纸币),惟有茶山交易最为浩瀚。
              ——[宋]苏辙《论蜀茶五害状》

              材料三 宋榷(专卖)茶之制,择要会之地,曰江陵、曰真州(江苏仪征)……初数户,后繁之。市中茶坊林立,徽人、晋人荟萃,五音杂语。……输之于边,数倍利之,骤富焉。
              ——[宋]庄季裕《鸡肋编》

              材料四 (东京)朱雀门外除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又北山子茶坊,……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宋政府茶叶专卖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三、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茶叶贸易对宋代商品经济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茶坊、瓦肆等大量兴起,乃宋代开创之新气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在城市商业布局、思想、文学等方面的新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末作(工商业)文巧(华而不实)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舍本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
              ——《管子?治国》

              材料二 国家军事--行政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非生产人口的消费大大超过生产人口的消费;生活性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奢侈性消费大大超过正当性消费。四大比例失调,消费重心严重倾斜,说明这是一种在大一统集权统治体制下才可能产生的,具有强烈政治军事色彩的、畸形病态的社会消费结构。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三 中国的城市与商业一贯发达,但中国的商业与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受社会主流体制的节制与约束。商人与社会上其他成员同流,并不具备超主流体制的特殊身份……而且,历朝历代都有非常强大的官办商业,这几乎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传统。中国的城市主要不是起商业功能,而是起政治功能,是中央政府统治全国的政治中心。
              ——钱乘旦《前资本主义世界发展:
              东方普遍性与西方特殊性》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体现的经济主张及其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材料二反映的中国古代社会现象及其产生根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现象的消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三,概括阻碍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发展的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材料一 乾元元年(758),盐铁铸钱使第五琦初变盐法,就山海井灶近利之地,置盐院。游民业盐者为亭户,免杂徭。盗鬻者论以法。及琦为诸州榷盐铁使,尽榷天下盐,斗加时价百钱而出之,为钱一百一十。
              《新唐书》

              材料二 刘晏改革榷盐法,调整官营与私商、盐户的关系。在产盐乡“因旧监置吏”,收亭户之盐,转卖给商人经销。其余州县不设盐官,在较远州县设置“常平盐”,“官收厚利而人不知贵”。刘晏改革是以官商分利代替官方专利,促进了盐业的发展,大大增加了盐税收入。刘晏始榷盐时,盐利年收入40万缗,其后,达600万缗,“天下之赋,盐利过半”。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第五琦和刘晏所推行的榷盐法的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说明刘晏改革榷盐法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因‘丝绸之利日扩’……‘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每日中为市,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对该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

              A.反映了汉代“市”的出现与规范
              B.反映了唐代“草市”的兴盛与发展
              C.反映了宋代“市”的发展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D.反映了明清时期工商业市镇的繁荣景象
            • 5. 北宋史学家说:“至唐,承平日久,丁口滋众,官无闲田,不复给授,故田制为空久。”依据材料可以看出,导致当时“田制为空久”的主要原因是
              [     ]

              A.封建政治腐败
              B.土地兼并严重
              C.土壤日益贫瘠
              D.人口增长迅速
            • 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公元前81年农历二月,朝廷从全国各地召集“贤良文学”之士60多人到京城长安,与以丞相车千秋和御史大夫桑弘羊为守的政府官员共同讨论盐铁官营和酒类专卖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后人把这次会议称为盐铁会议。下面是对这次会议的表述: “所谓盐铁议者,起始元中,征文学、贤良,问以治乱,皆对愿罢郡国盐、铁、酒榷、均输,务本抑末,毋与天下争利,然后化可兴。御史大夫桑弘羊以为此乃所以安边境,制四夷,国家大业,不可废也。”                                                   
              ——《汉书?车千秋传》

              请回答:
              (1)盐铁会议上有哪两种不同的意见?各自的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会上为什么会形成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你怎样看待汉武帝时期实施的盐铁官营政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唐政府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其市,当以午时击鼓二百下,而会大众,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官差一人权检校市事。……自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诸行以滥物交易者,没官……”这表明
              [     ]

              A.政府加强对商业的规范管理              
              B.政府对私营工商业给予保护
              C.政府想遏制商业活动的进行              
              D.政府实行“工商食官”制度
            • 8. 南宋时国家的商业税收超过了农业税收,原因是
              [     ]

              A.农业生产萎缩,农业水平低下
              B.商人兼并土地,积极从事农业生产
              C.政府放松了对商人经营行为的限制
              D.宋代实行海禁政策,国内商业发展迅速
            • 9. 材料一 乾元元年(758),盐铁铸钱使第五琦初变盐法,就山海井灶近利之地,置盐院。游民业盐者为亭户,免杂徭。盗鬻者论以法。及琦为诸州榷盐铁使,尽榷天下盐,斗加时价百钱而出之,为钱一百一十。
              ——《新唐书》

              材料二 刘晏改革榷盐法,调整官营与私商、盐户的关系。在产盐乡“因旧监置吏”,收亭户之盐,转卖给商人经销。其余州县不设盐官,在较远州县设置“常平盐”,“官收厚利而人不知贵”。刘晏改革是以官商分利代替官方专利,促进了盐业的发展,大大增加了盐税收入。刘晏始榷盐时,盐利年收入40万缗,其后,选600万缗,“天下之赋,盐利过半”。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据材料一、二,指出第五琦和刘晏所推行的榷盐法的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说明刘晏改革榷盐法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大兴兵伐匈奴,山东水旱,贫民流徙,皆仰给县官,县官空虚。……于是天子遣使,虚郡国仓廪以赈贫。犹不足,又募豪富人相假贷。……(富商贾)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公家之急,黎民重困。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文帝之时,纵民得铸钱、冶铁、煮盐。吴王擅鄣海泽,邓通专西山……奸猾交通山海之际,恐生大奸。夫理国之道,除秽锄豪,然后百姓均平,各安其宇。笼天下盐铁诸利,以排富商大贾,损有余补不足,以齐黎民。是以兵革东西征伐,赋敛不增而用足。
              ——西汉桑弘羊《盐铁论》

              材料三 [注:公元前81年(汉昭帝始元六年)旧历二月,朝廷从全国各地召集“贤良文学”之士60多人到京城长安,与以丞相车千秋和御史大夫桑弘羊为首的政府官员共同讨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后人把这次会议称为盐铁会议。]所谓盐铁议者,起始元中,征文学、贤良,问以治乱,皆对愿罢郡国盐、铁、酒榷、均输,务本抑末,毋与天下争利,然后化可兴。御史大夫桑弘羊以为此乃所以安边境,制四夷,国家大业,不可废也。
              ——《汉书·车千秋传》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汉代“盐铁官营”政策的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盐铁会议上有哪两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你对两种观点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