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清朝嘉庆道光年间,全国各地蚕桑业趋于萎缩,但珠江流域蚕桑业却快速发展,赶上太湖流域。这是因为
              A.珠江流域棉纺织技术发展快速
              B.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C.清政府在广州设立洋务企业
              D.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
            • 2.
              唐初规定:“凡水、旱、虫、霜灾害,……十分损四以上,免租;损六以上,免租、调。”该项规定出自
              A.均田制B.屯田制
              C.租庸调制D.地丁银制
            • 3.
              下列汉初统治者实施的政策中不属于意在吸取秦亡教训的是
              A.重农抑商B.休养生息
              C.分封诸侯D.轻徭薄赋
            • 4.
              清代学者陶煦说:“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至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材料表明
              A.农本思想受到冲击B.“以末致富,以本守之”成为社会风气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农业发展为工商业提供了资金保证
            • 5.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摘自<清世宗(雍正)实录>
              材料二 古之为国者,使商通有无,农力本穑。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然至于病,乃无以继也……余以为欲物力不屈,则莫若省征发,以厚农以资商;欲民用不困,则莫若轻关市,以厚商以利农。
              ——张居正《张文忠公全集》
              材料三 夫商为中国四民之殿,而西人则恃商为创国、造家、开物、成务之命脉,迭著神奇之效者,何也?盖有商则士可行其所学而学益精,农可通其所植而植益盛,工可售其所作而作益勤,是握四民之纲者,商也。此其理为从前四海之内所未知,六经之内所未讲;而外洋创此规模,实有可操之券,不能执中国崇本抑末之旧说以难之。
              ——薛福成《筹洋刍议》1879年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雍正帝的观点及其依据。(6分)
              (2)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三发展经济的主张有何异同。(6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相比较材料一,材料三经济主张变化的原因。(4分)
            • 6.
              南宋永嘉(今浙江温州)学派(儒家一派)的代表人物叶适主张:“抑末厚本,非正论也。(假)使其果出于厚本而抑末,虽偏,尚有义;(倘)若后世但夺之以自利,则何名为抑?”材料表明
              A.重本抑末思想存在弊端B.儒家崇尚工商业的传统
              C.经济重心南移江南地区D.义利兼顾成为主流思想
            • 7.
              下列语句出自不同时期的历史文献或历史人物之口,其中分析不恰当的是(   )
              甲:“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乙:“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丙:“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丁:“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A.甲乙的观点相似,都认为农业涉及民生,应加以重视
              B.乙丙的观点相对立,乙强调农本,丙强调农商相互依存
              C.丙丁的观点相对立,丙强调农商相互依存,丁强调工商为末
              D.甲丁的观点相对立,甲强调农本,丁强调工商皆本
            • 8.
              以下观点中,与中国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不相符合的有
              ①“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②“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山泽资源)不出则财匮少”
              ③“待农而食之,虞(山泽资源)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
              ④“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 9.
              学者认为,我国在历史上曾经三次错失经济现代化的重大机遇,其中第一次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错失英国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当时中国错失现代化机遇的主要原因是
              A.专制主义和闭关政策B.列强侵略利比族危机
              C.军阀混战和社会分裂D.阶级对立和革命战争
            • 10.
              .唐人张籍《贾客乐》中有关商人“年年逐利西复东,姓名不在县籍中。农夫税多长辛苦,弃业宁为贩宝翁”。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
              A.商人为追逐利润往来奔波B.农民赋税沉重,被迫弃农经商
              C.商人好逸恶劳,弃农经商D.商人赋税沉重,被迫弃商务农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