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中国古代的行政监察制度在君主专制时代发挥了相当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绥绶,掌副丞相,有两丞相,秩千石,一曰中丞……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员十五,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
              ——《汉书•百官公卿表》
              材料二、唐朝建立了另一套更有效的谏官系统,虽然谏官以皇帝为监察对象,把皇帝当作为国家最高官吏,对传统的以法治官,不失为一项重大突破。谏官,职能为对君主言行等违失进行直言直谏,劝使其改正错误。……谏官系统作为皇帝的监察镜,及时纠正不少决策错误,避免祸国殃民之政。虽受到皇帝和谏官自身政风的局限制约,但其监察功能是无容置疑的。
              ——李孔怀《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
              材料三、明清时,中央集权达到顶峰。同样,对官员的监察制度也达到了顶峰。明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又罢谏院,设六科给事中,独立于六部。科道并立,地方设十三道巡按御史,同时设督抚,各省的提刑按察司也有监察权,形成地方三重监察,网络可谓严密。清朝,科道合一,地方依明制。同时,制定了我国古代最完整的监察法典《钦定合规》。至此,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达到了顶峰。
              ——杨鸿年、欧阳鑫《中国政制史》
              材料四、权力应当是居于制度、法律之下,权力应当是相对被动和受控制的。遗憾的是,中国传统的人治政治,造成权力无限、为所欲为的后果。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方面政治制度与法制十分发达,一方面却是贪污腐败盛行的矛盾现象的总根源。王亚南先生甚至认为,一部二十四史就是一部贪污史。
              ——曾小华《强力与无奈——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政治分析》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御史大夫的地位与职能。(3分)
              (2)据材料一、二,唐朝的监察制度相对于秦汉有何突破?(2分)
              (3)据材料三,概括明清监察制度达到顶峰的表现。(4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发展到顶峰的清代监察制度为何不能肃清官员贪腐?(4分)
            • 2. 从此“军机成为最大的枢密,参与军机的谋臣成为重臣,渐渐与文官之首(丞相)分位”。由此可知(     )
              A.秦朝置三公成功地分割了相权       
              B.宋代有效地分割了丞相的军权
              C.唐代三省制度提高了行政效率       
              D.清代军机处进一步加强了皇权
            • 3. 有学者将唐、宋、明、清皇帝召开御前会议的礼仪作了一个概括,下列各项表述中对应准确的是(   )
              A.坐而论道、颔首直立、三跪九叩、伏地跪拜
              B.坐而论道、三跪九叩、颔首直立、伏地跪拜
              C.领首直立、坐而论道、伏地跪拜、三跪九叩
              D.坐而论道、颔首直立、伏地跪拜、三跪九叩
            •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天子每过五年都要率领百官和侍从们去巡狩四方,考察地方官员的政绩和公德。夏、商、周三代除天子巡狩外,还设有“方伯”并“受命于王”,对称臣纳贡的异姓诸侯和分封的同姓诸侯进行监察。
              秦汉时期巡视制度的显著特征是分层与分部巡视相结合,职权分明,各司其职,形成了多维的行政巡视体系(中央设监察机关——御史台监察地方行政,刺史分部巡视郡级行政工作,郡以下行政工作由郡国守相、县令长、乡长逐级巡视),即刺史巡视制度,用该制度监督地方要员。
              隋唐仍沿袭御史台制度,监察御史代表皇帝出巡地方,监察郡县,保证了中央集权的统一性。唐朝中央最高监察机关“御史台”,任务是“掌以刑法典章纠正百官之罪恶”。“御史台”下设台院、殿院、察院,共司监察而各有侧重。在“一台三院”的体制内,各部门职责明确,互相配合。唐朝巡视制度形式多元,分工明确,制度完备,为以后朝代所效仿。
              明朝的巡视制度在封建专制史上是最完备的。明成祖朱棣正式确立御史巡按制度,改御史台为都察院,设六科给事中,成立六个独立的监察机关,负责监察全国官吏,评论政务,规谏皇帝。清朝沿袭明朝,由监察御史和提刑按察使共同负责对地方进行巡视。
              材料二、虽然巡视制度最早出现于中国,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体系,但在国外也有类似的制度可以与之媲美。1809年,瑞典议会认为由司法总监对行政官员的监察并没有充分保障公民的权利,需要建立一项独立于政府的、监察行政官员的制度。1918年,芬兰建立议会监察专员制度及司法监督制度。芬兰司法总监和议会督察员是芬兰政府机关中的最高监察官,他们根据宪法监督各机关及官员是否遵守法律、履行职责。这两种监察官一般由著名法学家担任,每年都要到全国各地巡视,倾听公民意见,接受和审理普通公民对官员和公务员的举报。
                               ——摘编自王明高《国内外巡视监察制度之借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巡视制度的历史沿革,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巡视制度的历史作用。(14分)
              (2)综合以上两段材料,分析西方近现代巡视制度和中国古代巡视制度存在哪些不同点,对今天有什么启示?(11分)
            •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两汉统一时期,代表中国政治中心而兼文化中心的有两个:一个是长安,一个是洛阳。长安代表的东西部之结合;首都居在最前列,领导着全国国力向外发展的一种斗争形势。洛阳代表的是中国稳定状态,南北的融合。——钱穆《国史大纲》
              钱穆先生的话道出了两汉时期都城所体现的对边疆控制作用与对经济文化资源整合作用.根据所学填写下表,网答在两汉以后的历代都城的历史变化中所折射出的重要含义。(需要史实与分析相互结合,至少回答三组)

            • 6. 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材料三、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近似官职的基本职权情况表
              时 间
              职 位
              基本职权
              明中叶后
              内阁首辅
              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宰相,地位经常受到挑战
              清朝雍正年间以后
              军机大臣
              承旨拟写、传达皇帝旨意
              材料四、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请回答:
              (1)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否有实质意义?为什么?
              (4)你怎样理解材料四中黄宗羲的观点?
            • 7. 网上书店介绍易中天《帝国的终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一书的内容时说:“这是一个帝国制度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它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秦创郡县制,汉因之;隋创科举制,唐因之;宋创文官制(文臣将兵制),明因之;明创阁臣制,清因之。”就此,同学们展开了讨论
              甲同学: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
              乙同学:秦朝开创的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管理地方的基础。
              丙同学:隋朝开始形成的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丁同学: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标志着内阁的出现。
              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  )
              A.乙丙对,甲丁错
              B.甲丙对,乙丁错
              C.甲乙错,丙丁对
              D.甲乙对,丙丁错
            • 8. 秦汉的三公九卿制、隋唐的三省六部制、明朝的内阁制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  )
              A.制度的完善在于不断的改革
              B.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
              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D.解决好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 9. 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 10.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是被国人误解了上百年的优秀制度。其“优秀”主要是指
              A.中央集权实质就是专制独裁
              B.能为政府带来足够的权力与资源
              C.分割相权是势在必行的手段
              D.宽松进步是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