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全球通史》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与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这场运动的民族感情之所以如此强烈的深层次原因是 (    )

              A.学生和知识分子接受了新文化运动洗礼
              B.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和推动
              C.巴黎和会上中国的领土权益被日本攫取
              D.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鼓舞
            • 2.

              1963年董必武畅游嘉兴南湖,忆起四十二年前的往事,挥笔题联:“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这里的“星星火”是指(   )  

              A.五四运动
              B.中国共产党诞生
              C.中国共产党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D.毛泽东发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3.

              下列有关国民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以1924年初,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为国民革命运动开始的标志
              B.在中国国民党“一大”会议上,国共两党以“党内合作”的方式实现第一次合作
              C.国民革命军经过半年时间,势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D.国民革命运动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
            • 4.

              1924~1927年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 运动震惊了中国大地,也给当时的北洋军阀以沉重打击,但最后的结果仍是走向失败。某个学生对这次革命失败的原因,找到了以下几个重要因素,其中属于主观原因的是(     )

              A.列强寻找新的代理人
              B.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
              C.汪精卫在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
              D.中国共产党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 5.

              “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这幅对联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是(     )

              A.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
              C.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D.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
            • 6.

              毛泽东说:“当资产阶级追随着无产阶级的政治领导的时候,革命是如何地前进了;及至无产阶级(由共产党负责)在政治上变成了资产阶级的尾巴的时候,革命又是如何地遭到了失败。”最能说明这

              一论断的是

              A.国共合作和抗日战争的胜利
              B.国民大革命时期的历史
              C.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提出
              D.反围剿失利和红军长征
            • 7.

              (寒假作业改编)哈雷特·阿班在 《民国采访战——<纽约时报>驻华首席记者回忆录》写到:“1926年9月被人嗤之以鼻的国民党人攻下了长沙、岳州、武昌和汉口。1927年春他们拿下了南京和上海,到1928年6月,北京和整个中国北方都归他们统治了。”材料反映的中国政局变化是

              A.国民党“二次革命”取得胜利
              B.北洋军阀统治基本被推翻
              C.日本侵华活动受到了有效遏制
              D.国民党粉碎了“华北事变”
            • 8.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廖仲恺大事年表

              1905年,协助孙中山建立中国同盟会;

              1913年,宋教仁案发生后赴北京参加反袁活动;

              1914年,协助孙中山组建中华革命党;

              1919年,五四运动发生后赞扬和支持学生运动;称赞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空前之举,震慑全球,前途曙光,必能出人群于黑暗”;

              1921年,任广东革命政府财政部次长;

              1922年,筹集北伐经费;

              1923年,积极参与领导改组国民党的工作;

              1924年,任中国国民党“一大”主席团成员,坚持国共合作;协助孙中山筹建陆军军官学校,任该校党代表;任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支持沙面工人罢工,命令各县县长协助组织农会;

              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三大政策,支持省港大罢工;发表《革命派与反革命派》,批判国民党右派;在国民党中央党部门前惨遭杀害。

              ——摘编自陈福霖余炎光《廖仲恺年谱》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廖仲恺经历的时代背景。(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进程的主要特点。(7分)

               

            • 9.

              图中正确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的排序是

               

              A.③②①④
              B.④①②③
              C.①④②③
              D.①③②④
            • 10.

              1919年,梁漱溟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下列各项表述中,与梁先生观点一致的是

              A.要在法律框架内理性地爱国
              B.要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
              C.要维护北洋政府的专制统治
              D.要用法律阻止学生爱国救国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