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近代中国就是一部列强入侵与中国人民反抗的历史。
              材料一    1997年7月1日,(南京)静海寺内悬挂起一尊大铜钟。钟的主体高1.842米……当天,155声警世钟敲响……从集历史荣辱于一身的见证人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警世之钟,静海寺在华夏子孙心中树起的不仅是一座代表历史的纪念碑,更维系着一种剪不断的民族情结。                         
              ——刘妙雄、杨波《南京静海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材料二  下列图片是近代中国人根据当时的形势创作的宣传漫画:

              图片一:《恭祝中华民国万岁》 

               图片二 《共和》

              材料三   希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1919年)

              材料四 在中国历史上,尽管农民起义频率频发生,但制度的稳定性却不受影响,在几千年漫长的时间里,“治”多于“乱”,体现出制度的合理性。但在面对现代文明的挑战之后,它却无所适从,一乱逾百年,而且越乱越裂,直到现代化成为全民的共识之后,才大乱而大治,为现代化创造了必备的环境。
              ——钱乘旦《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稳定问题》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钟的主体高1.842米”,并选择在1997年7月1日敲响”155声警世钟”,这样的安排与中国近代史的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请指出该事件对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主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片一中的中华民国的“国”字写法是“□内一个民字”,这是当时民众的一个新创意,请你结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解释该字的含义。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辛亥革命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辛亥革命中宣扬的“民族主义”相比,材料三中“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口号的提出有什么进步之处?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具有怎样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材料四概括指出“在面对现代文明的挑战之后,它却无所适从”的结果是什么(不得照抄材料)?请概括说明中国共产党为创造这个“必备的环境”所作的努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关于《南京条约》第十条,英文版内容直译过来是:中国皇帝陛下同意在所有的通商口岸制定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出口关税和其他费用的则例,该则例的主要内容将予以公开通告并发布。中文版是:英国商民……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两者相较,最易产生分歧的问题是  
              [     ]

              A.谁来颁布    
              B.谁来征收    
              C.谁来制定    
              D.谁来交费
            • 3. “和议”
              1842年,给事中董宗远上奏皇帝反对和议,认为屈膝求和,将招致严重后果:“国威自此损矣,国脉自此伤矣,乱民自此生心矣,边境自此多事矣”,他指出:“民穷财尽,殆不可支,将何以裕国用厚民生乎?”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请简要评述材料中董宗远的观点。
                                                                                                                                                                                
            • 4. 下图是中国近代史某不平等条约的影印件,该文件底本是

              [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5. 清朝咸丰年间《夷场行》中写道:“人间何地无沧桑,平填黄浦成夷场;高高下下嘘蜃气,十十五五罗蜂房;青红黄绿辩旗色,规制略似棋枰方。……”这些诗句揭露了列强 
              [     ]

              A.攫取领事裁判权                    
              B.强建租界     
              C.强开通商口岸                      
              D.割占香港
            • 6. “从这个条约的签订,就开始改变了明清以来朝贡贸易、或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等中国与外国人之间 经商的习惯和组织,开始了新的贸易制度。一夜之间,过去原本举足轻重的行商遭到削弱。”这个条约是
              [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7. “从这个条约的签订,就开始改变了明清以来朝贡贸易、或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等中国与外国人之间经商的习惯和组织,开始了新的贸易制度。一夜之间,过去原本举足轻重的行商遭到削弱。”这个条约是
              [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8. 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历史场景是
              ①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在南京江面的英舰上签订不平等条约
              ②洪秀全在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③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     ]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 9. 1876年葛元煦《游沪杂记》言:“向称天下繁华有四大镇,曰朱仙,曰佛山,曰汉口,曰景德。自香港兴而四镇逊焉,自上海兴而香港又逊焉。”“香港兴”“上海兴”都是因为签订了
              [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10.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人曾经在中国的一些城市中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西方列强获得这些特权的最初形式是
              [     ]

              A.占为殖民地  
              B.设立租界
              C.建立伪政府  
              D.划分势力范围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