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全球通史》中写道:“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罗斯福新政措施中,能够直接改变这一状况的是(  )

              A.减耕减产和调整产品结构
              B.控制物价与“以工代赈”
              C.实行救济和保护劳工权利
              D.增加工资与调整劳资关系
            • 2.

              罗斯福曾打比喻说:“1933年夏天,有位头戴丝绸帽子的老绅士在防波堤边上失足落水,他不会游泳。一位朋友跑下防波堤,跳进水里,把他救上来,但丝绸帽子被浪冲走了。老绅士苏醒过来后,千恩万谢,夸奖他的朋友救了他的命。但是,三年后的今天,老绅士却因丢了帽子而斥责他的朋友。”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   )

              A.新政遭到资产阶级的激烈反对
              B.新政损害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C.新政牺牲了资产阶级的部分利益
              D.新政加剧了美国社会的矛盾
            • 3.

              1933年,罗斯福就任总统,他对美国开出应对“大萧条”的良方是

              A.实行计划经济
              B.以供给创造需求
              C.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D.政府全面干预经济
            • 4.

              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这一政策的理论创立者是

              A.亚当 斯密
              B.凯恩斯
              C.罗斯福
              D.列宁
            • 5.

              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开始建立起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3—1939年,美国政府各项救济工作的支出总额达到了约180亿美元。这样的结果,毫无疑问的就是造成了美国政府的连年赤字,……1936年财政年度的赤字是43亿美元,……但客观效果却使整个国家的境况有所好转,大大减轻了失业者的贫困和痛苦。

              ——温荣刚《罗斯福实行赤字财政政策的原因分析》

              (1)1933—1939年罗斯福政府采取了哪些方面的措施进行“救济”?这些社会救济举措对美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14分)

              材料二  1981年1月里根就任总统后即着手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1983年3月国会通过一揽子社会福利改革计划,它削减了一些社会保障项目,如对低收入家庭的援助项目等,用以解决当时出现的社会福利的过重负担。里根政府强调州和地方政府要承担社会保障的某些责任,它规定在10年内把几十项福利与公共服务项目在三级政府间管理财政收支上作出明确划分。里根政府推动私营福利事业的发展,强调调动私营保险业的积极性,给予私人养老金计划以更多的税收优惠,并使更多的人参加个人退休储蓄帐户。

              ——整理自黄安年《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 》

              (2)根据材料二概括里根政府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并结合当时美国经济形势分析里根政府此项改革的重大变化。(12分)

              材料三   德国在社会保障问题上强调收入的再分配,并以明确的法律形式保护社会上受助者的各项基本权利,通过各种社会保障措施的实施,尽可能地扶持受助者的自主和自立能力,使他们尽快地以独立公平的资格参与市场竞争。……这种政策不同于北欧国家的普遍福利主义政策,也不同于英法的平等主义原则。

              —摘自《战后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探讨》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战后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4分)

               

            • 6.

              (14分)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新型农用机械的引进和汽车的问世,美国大规模垦殖大平原,最终导致严重的荒漠化和“黑风暴”事件。20世纪30年代中期,罗斯福政府开始综合治理。决策层认为导致尘暴重灾区出现的深层次根源是一系列错误信念,如征服自然、自然资源永不枯竭、市场可以无限扩大、个人有权任意支配自己的财产、市场竞争能够自主调节生产等;国会通过《泰勒放牧法》,将未被占用的8000万英亩草地交给联邦政府管理,永远禁止拓殖。   

              ——摘自高国荣《美国大平原的荒漠化:缘起及其治理》

              材料二: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严重的环境问题。有报告显示,在部分人口密集的重工业区和采矿区,其环境退化成无法恢复的“严重受害区”。苏联《生态灭绝》杂志说:“当历史学家最终剖析苏联和苏难埃共产主义时,他们也许会因为生态灭绝而做出死亡判决。”20世纪80年代,环境主义运动演变成了反苏堆埃统治的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成了这个判决的执行者。                                   

              ——摘自包茂宏《苏联的环境破坏和环境主义运动》

              材料三:1984年12月3日凌晨,印度博帕尔市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印度)有限公司设于贫民区附近的一所农药厂发生氰化物泄漏,引发了严重的后果,造成了25万人直接致死,55万人间接致死,另外20多万人永久残废的人间惨剧。

              (1)根据材料一,促成美国大规模垦殖大平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分)美国治理荒漠化的措施反映出美国在经济发展方式上有何变化?(4分)

              (2)根据材料二,《生态灭绝》杂志所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不得摘抄原文)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该观点的认识。(4分)

              (3)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请结合材料三分析其原因。(2分)

               

            • 7.

              以下比喻能体现20世纪80年代英、法、美政府经济职能的是

              A.“守夜人”
              B.“大管家”
              C.“甩手掌柜”
              D.“裁判员”
            • 8.

              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某一重大改革中的宣传画(图中文字为:Work Pays  America)。它反映了政府

               

              A.大规模直接救济
              B.确保企业的公平竞争
              C.减耕减产补贴农业
              D.兴办基础公共工程
            • 9.

              1935年,罗斯福签署了《社会保险法》,为失业者和老年人提供了救济金和养老金。这一法令

              ①调整了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②干预了社会财富分配

              ③巩固了新政的前期成就         

              ④缓和了社会矛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0.

              (27分)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15世纪以来,世界大国的崛起的历史就是创新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时,面积只相当于两个半北京的荷兰,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的创立,缔造了一个称霸全球的商业帝国。继荷兰之后,荚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有历史学家认为,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这三国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

              材料二 ……列宁时代,国家的经济政策具有相当的弹性;而斯大林则以强硬的手段,加快了国家工业化的步伐……斯大林认为,我的工业化资金只能靠我自己内部来积累,内部来积累呢,那主要当然要来自于农业……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

              ——以上材料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荷兰、英国和美国三国对市场经济是怎样创新和发展的。(3分)结合16至18世纪英国相关史实,从“虔诚、商业和自由”三个方面分析其创新的条件?(6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开创的新模式对美国发展的影响。(4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在向社会主义过渡中列宁和斯大林是怎样探索的?依据所学知识,概要评述这种斯大林时代所形成的经济社会管理模式。(6分)

              (3)新中国成立以来,在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有哪些创新性史实。(6分)综合上述,概括各国创新发展给我们的启示。(2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