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美国学者迈克尔?H?哈特说过:“毛泽东的排列略高于华盛顿,因为毛给国家带来的变化,比华盛顿使国内发生的变化更为重要。毛排列的名次比拿破仑等人要高不少。”以下对于70年代初“毛给国家带来的变化”的背景,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第三世界国家影响的扩大
              B.美国和苏联争夺霸权的斗争
              C.我国经济建设成就巨大,国力增强
              D.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正确决策
            • 2. 下边是美国宣传中国“威胁”论的一幅漫画,你认为下列评述正确的有
              ①没有看到中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②是对中国恶毒攻击 
              ③反映了中国已成为超级大国④是中美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

              [     ]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
            • 3. 下图是大型爱国主义专题教育片《新中国外交风云录》(共30集)的封面。根据所学,请你判断属于中国70年代外交成果的是

              [     ]

              A.屹立东方、首次出访、半岛较量、莱蒙湖畔、五项原则
              B.出使万隆、海岛斗智、分道扬镳、确定边界、以民促官
              C.亚非之行、中法建交、抗美援越、排除干扰、跨越鸿沟
              D.恢复席位、建交高潮、中日建交、三个世界、中美建交
            • 4.
              外交是一个国家政治的延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960年11月4日,尼克松说:“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不热爱和平的‘海盗’式国家。”
              ——《纽约每日新闻》
              材料二 以“小球转动大球”而作为“破冰之旅”载入新中国外交史册的“乒乓外交”曾经备受瞩目。对此事件周恩来总理引用《论语·学而第一》中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达中国政府的心情,并开心地说:“现在,门打开了。”
              ——《环球时报》
              材料三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一:胡锦涛发表应对金融危机的演讲
              图二:温家宝出席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并作出郑重承诺
              图三:中国政府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图四:上海合作组织反恐会议
              (1)“毒蝎”是美国对新中国的蔑称,这种称呼折射出怎样的时代特征?在这一特定背景下,新中国采取的相应的外交方针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一、二指出美国对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转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指出“门打开”后“有朋自远方来”的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三反映出新时期中国的外交特点是什么?导致不同时期中国外交地位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印度时报》描写中国60年的反差时用了如下两个词:贱民和全球强国。文章说:中国曾被视为冷战期间被夹在美苏之间,直到1971年才加入联合国,摆脱孤立。“现在,它是一个拥有广泛影响力的全球强国,它购买美国国债,在拉美和非洲抢购自然资源,在重大外交问题上发出更响亮的声音。”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

              A.“冷战期间被夹在美苏之间”→新中国始终得不到美苏的承认
              B.“1971年才加入联合国”→中美关系正常化推动其实现
              C.“现在,它是一个拥有广泛影响力的全球强国”→中国已跻身“超级大国”行列
              D.“在重大外交问题上发出更响亮的声音”→和谐、合作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财富
            • 6. 照片是“看得见”的历史。图1和图2记录了新中国两次重大的外交活动,它们所体现的共同原则是 

              图1


              图2


              [     ]


              A.睦邻友好
              B.战略结盟
              C.另起炉灶
              D.求同存异
            • 7. 1970年10月1日,毛泽东邀请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典礼。同年12月18日,毛泽东会见斯诺时表示:“如果尼克松愿意来,我愿意和他谈”。当时毛泽东主张改善中美关系意在
              ①为解决台湾问题创造条件 ②缓和中美关系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
              ③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 ④打破与大多数西方国家外交的僵局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8. 人们称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七天是“改变世界的七天”,中美建交的过程是双方关系逐步积累的过程,以下事件按发展排序正确的是
              ①官方接触 ②民间交往 ③事实建交 ④正式建交
              [     ]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②③①④
              D.②①③④
            • 9. 分析下图可知,导致中美贸易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①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美贸易额持续增长
              ②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经济迅速发展
              ③中美正式建交,促进了两国间贸易的发展
              ④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得以加强

              (数据来源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     ]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 10. 下图是美国《时代》周刊(1971年l1月8日)封面上的周恩来,其左上角写着:“The Chi-nese Are Coming”。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美国应对“The Chinese Are Coming”的举措是
              ①发动越南战争②尼克松访华,双方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③与中国正式建交④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     ]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