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在一次民革会议上,民革代表何香凝表示:“我脱离国民党到现在已经22年了,我从来没有向国民党反动派屈服过,22年来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我今天已经亲眼看到中国人民的自由解放。民主的新中国就要诞生了!”她发表这番谈话的会议应是
              [     ]

              A.陕甘宁边区参议会
              B.中共“七大”
              C.1946年重庆政协会议
              D.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2. 下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的政党状况,说明了

              [     ]

              A.新中国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联合执政的政府
              B.新中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
              C.新中国在政体上实行多党合作制
              D.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地位极不稳固
            • 3. “这是中国光辉灿烂的人民的新世纪的开端。这是全中国人民空前大团结的会议。这个会议宣告了旧中国的永远灭亡和新中国的伟大诞生。”该会议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 ②代行全国人大职权 
              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④确立了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     ]

              A.①②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③④
            • 4. 昨日的报刊就是今日的历史资料。下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     ]

              A.中共“七大”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C.中共“八大”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5. 195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以看出
              [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立法权
              B.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C.与之前相比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
              D.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 6. 1949年1月19日,毛泽东、周恩来在一封电报中邀请宋庆龄北上参加“新的政治协商会议”。下列对“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B.“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时确定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C.“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时讨论了国名、国旗、国徽等问题
              D.“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 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全国各地方未能实行普选以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它的地方委员会分别执行全国和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等到将来根据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和土地改革的情况及人民进步的程度,才可把普选由个别逐步推广到全国,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周恩来《关于人民政协的几个问题》1949年9月7日

              材料二 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实行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在此以后它应作为独立的统一战线组织将继续存在,并须在一切必要的地方设立地方组织,其名称可沿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实行后统一战线组织问题的意见》

              材料三 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期间,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有关人民团体,认真贯彻中共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围绕国家中心工作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履行职能,积极通过提案建言献策。截至2008年3月9日下午2时,提案审查委员会共收到提案4772件,参与提案的委员1992人,占委员总数的89.1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一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

              材料四 我们中国从民主政治的发展过程来看,主要是选举民主加协商民主。协商民主的出现,确实考虑到选举民主的不足……西方民主主要是选举民主,英国著名的哲学家说,选举的时候公民是主人,选完了以后公民是奴隶。协商民主的特点首先是由不同的利益集团,包括各种政党、民族、宗教,可以通过协商形成共识。协商民主还有一个好处,选举前可以协商,选举中可以协商,选举完以后还可以协商。并不像选举民主,选的时候很高兴,选完以后就不能更改了……协商民主的主要意义是能够保证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能够保证各个阶层、各种民族、信仰各种宗教的人和各个政党,都能通过这种形式参政议政。协商民主在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种民主形式,同时又是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进行民主监督的一种民主形式。
              ——李君如《中国在民主政治的问题上不要妄自菲薄》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当时未能实现普选并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二、三指出,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四,归纳我国协商民主政治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以上材料谈谈对我国政治协商制度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2010年3月2日下午,广东省17位全国政协委员乘坐飞机抵达北京,下图是广东省全国政协委员、民革广东省委员会副主委程萍步入会场。程萍委员可以行使的权力不包括

              [     ]

              A.参政议政
              B.民主监督
              C.修改宪法
              D.政治协商
            • 9. 电影《建国大业》以抗战胜利至建国这一波澜壮阔的时代为背景,正面再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这说明了
              [     ]

              A.中国共产党人具有超常的政治智慧
              B.新中国的建立是中国民主力量的胜利
              C.抗战胜利后建立了多党合作制度
              D.民主党派是创建新中国的主要力量
            • 1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五四运动)以专注于文化批判始,仍然复归到政治斗争终。启蒙的主题、科学民主的主题又一次与救亡、爱国的主题相碰撞、纠缠、同步。中国近现代历史总是这样。
              ——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

              (1)你认为当时北京正进行着的“文化批判”运动是指什么?这场运动的核心主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常常出现“救亡压倒启蒙”现象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在诸多构建中国民族主义的历史事件中,就其影响面深度和广度而言,20世纪的辛亥革命,30至40年代的抗日战争和1949年的革命是标志中国民族主义的里程碑。这些历史事件强化了民族主义观念,并使中国进入了建立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之中。
              ——徐迅《民族主义》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49年中国共产党为建立现代民族国家在军事、思想理论、政治等方面做了哪些准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