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历史现象,如图为《中国(1952--2008年)城市化率曲线图》,导致其中城市化率最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农村大发展
              B.三年经济困难人口大量减少
              C.国民经济调整精简城镇人口
              D.“左”倾错误导致工业生产缩减
            • 2. 1960年11月,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规定:允许社员经营少量的自留地和小规模家庭副业…在不影响集体劳动的情况下,鼓励社员种好自留地,饲养少量的猪、羊和家禽…有引导有计划地恢复农村集市.这表明(  )
              A.“左”的路线得到一定程度的纠正
              B.农村大锅饭的分配体制被打破
              C.农业所有制形式出现重大变化
              D.农村经济形势趋于好转
            • 3. 20世纪50年代末,东北某大学生被分配至山西支援建设.1962年因政府实施压缩.城镇人口的政策又返回家乡务农.据该青年的这一经历可以推断当时(  )
              A.国民经济出现较大波动
              B.高等教育服务农村建设需要
              C.计划经济决定个人前途命运
              D.“左”倾错误导致失业严重
            • 4. 如图是中国1957-1965年国家经济增长走势图,导致这种巨大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
              A.“一五”计划、三大改造
              B.三大改造、中共“八大”
              C.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D.“大跃进”运动、国民经济调整
            • 5. 如图是1953-1985年期间我国农业总产值增长表,表中两次农业总产值增长高峰出现的历史背景分别是(  )
              A.国民经济调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C.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对外开放
              D.实行“一五”计划、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 6.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198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
              时  间1953~19571958~19621963~19651966~19701971~19751976~19801981~1985
              年均增长率4.5%4.3%11.1%3.9%4.0%5.1%8.1%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二 1952~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经济成分1952年1956年

              公有经济
              国营经济19.1%32.2%
              合作社经济1.5%53.4%
              公私合营经济0.7%7.3%
              私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6.9%0%
              个体经济71.8%7.1%
              材料三 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
              类别
              年份
              国有及国有
              控股工业
              集体工业城乡个
              体工业
              其他经济
              类型工业
              197877.6%22.4%
              199725.5%39.1%17.9%18.5%
              (1)根据材料一表中的相关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3~1985年期间两次农业总产值增长高峰出现的时间及主要原因。
              (2)分析材料二,指出1952~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的主要原因和意义。
              (3)材料三中的“其他经济类型工业”应该是什么类型工业?与1956年相比,1997年的经济成分有何变化?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7. 据记载,1961-1962年我国共减少城市职工1887万人,全国吃商品粮的城镇人口,从1961年到1963年6月共减少2800万人。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影响
              B.严重自然灾害导致人口大量减少
              C.工人下乡,大炼钢铁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落实
            • 8. 下表是我国1960年至1962年三大产业的比例关系,表中数据的变化趋势主要反映(  )
              年份国民经济比例(%)
              农业轻工业重工业
              196021.826.152.1
              196233.630.336.1
              A.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
              B.调整后国民经济比例趋于合理
              C.新中国工业化建设严重受阻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有效开展
            • 9. 1958年8月和10月间,全国文化行政会议提出群众文化活动要做到:人人能读书,人人能写会算,人人看电影,人人能唱歌,人人能绘画,人人能舞蹈,人人能表演,人人能创作。同时很多地方提出了很多诸如什么“两年就要超过鲁逊,“一个夜晚写60个剧本”,“每个县都要出一个郭沫若”等口号和要求。这是因为(  )
              A.中共中央提出了“八字方针”
              B.“双百”方针的鼓舞
              C.文艺领域出现了“大跃进”
              D.“一五计划”的推动
            • 10. 如图是新中国城镇社会劳动者增长率变动曲线图,造成图中②段大幅波动的原因是(  )
              A.三大改造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B.“大跃进”和国民经济的调整
              C.“一五”计划的实施和“文革”的爆发
              D.经济特区的开设和乡镇企业的兴起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