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社会陷入危机边缘的时刻,改良旧制往往是挽救危机的重要举措,但改革的失效和阻滞容易导致矛盾激化甚至暴力革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衡;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按照正义,人人各得其所。
              ——梭伦

              材料二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                                    
              ——《梦蕉亭杂记》

              “百日维新”的103天内,光绪帝共发布各种谕旨300余件,内容涉及官制、法律、军事、经济、文教、人才选拔等各个方面。
              ——《字林西报》

              材料三  吾昔视欧美过高,以为可渐至大同,而今按之,则升平尚未至也。……若吾中国,自黄帝时即已征服而统一之,泱泱大国,比于全欧,假令立民主乎,则中国反不能强,不能安。……各国各自有教化、风俗、历史,万无以他国之政化可骤移用之理。
              ——《康有为遗稿》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比较梭伦改革和戊戌变法的主要特征。分析导致两次改革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三,概括康有为对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上述材料,两次改革结果给我们的主要启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下列材料是对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分析:
              【材料一】 祖宗崇拜和华夏中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这两者的结合使学习和参考外国的任何改革都变得更加困难。
              ——雷  颐

              【材料二】 变法者由于缺乏对改革制约条件和困难客观冷静的认识和分析,未能形成成熟的改革心理,缺少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实际的活动能力,没有采取灵活多变的变法战略。
              ——萧功秦

              【材料三】 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变法的内容和策略上,而在于当时没有出现一个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强大的促进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力量。
              ——李喜所

              【材料四】 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
              ——《成败得失—戊戌维新与明治维新的比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三,指出三位历史学家分析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不同视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例结合史实说明上述某个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四分析的中国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明治维新成功的真正“要义”主要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材料,你认为上述观点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戊戌变法最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
              [     ]

              A.挽救民族危亡    
              B.推动政治改革   
              C.发展社会经济   
              D.促进思想启蒙
            • 4. 转折点成为评价重大历史事件的代名词。
              (1)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被称为是俄国历史的转折点。
              (2)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并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3)梁启超说:“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
            • 5. 胡适的《留学日记》载:使戊戌政变不致推翻,行二十年新政,或已致中国于富强矣。此观点没有认识到    
              [     ]

              A.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B.戊戌变法的历史地位
              C.戊戌变法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D.中体西用的局限性
            • 6. 戊戌变法后,清廷命各省学政广为刊印张之洞《劝学篇》一书,理由是该书“卫人心大有裨益”。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清政府重用张之洞                  
              B.“中体西用”思想深入人心
              C.戊戌变法缺乏群众基础              
              D.清廷反对君主立宪制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