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战后,历史学家出身的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真正的正义与持久的和平计划:公开的和平条约取代秘密外交;裁减军备,只需满足保卫国家安全;民族自决,清晰的民族主义愿望都能得到最大满足。他将一战描述为一场人民战争,旨在反对专制主义与军国主义,捍卫自由和民主。他受到许多欧洲人的热情欢迎。
              然而,威尔逊很快发现,巴黎和会上其他国家都被更现实的动机驱使。战前的密约不能完全忽视,即使它与民族自决相抵触;国家利益同样使会上的讨价还价变得更加复杂;英国首相的选举承诺是让德国为战争买单;法国首先考虑的是国家安全;德国未被邀请参会,而俄国因为内战也不能参会。
              --摘编自杰克逊•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威尔逊总统和平计划提出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威尔逊总统和平计划遭遇困境的现实因素。
            • 2. 材料一
                  吴佩孚等在致大总统徐世昌的电报中称:“有北京学生因开会宣讲被捕者数百余人,沪商全体罢市……仰恳大总统以国本为念,以民心为怀,一面释放学生,以培养士气。一面促开国民大会,宣示外交得失缘由,共维时艰,俾全国一致力争,收回青岛,以平民气,而救危亡。”
              --摘编自彭明主编《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
              材料二
                  1923年,吴佩孚镇压京汉铁路工人罢工。1927年,在北伐军和冯玉祥国民军的夹击下,吴佩孚彻底失败。抗战爆发后,日本特务机关企图以吴佩孚为傀儡建立伪政权,为其所拒绝。吴佩孚死后,重庆国民政府追赠其为陆军一级上将。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吴佩孚发布之一电报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吴佩孚。
            • 3. “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下列各项不是从上述五四传单中获得的信息是(  )
              A.表达了当时爱国青年的强烈愤怒和对国家命运的高度责任感
              B.“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反映了五四运动的性质
              C.把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联系在一起
              D.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会的和约上签字
            • 4. 材料一  法国将重要工业区阿尔萨斯(贝尔福地区除外)和洛林东部连同梅斯要塞割让给德国:法国向德国支付50亿法郎赔款,分3年付清;德军得以留驻法国,直至法赔款支付完毕为止,军费由法国承担。
              --《法兰克福和约》(法国与德意志帝国为结束普法战争而缔结的和约)材料二  阿登纳(曾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第一任总理)认为,“即使处于民族国家的年代里,这个欧洲的政治和精神的生活基础也是共同一致的”。他还厌恶军国主义的“普鲁士精神”,反对极权,认为是极权把国家和人民引向灾难。  认为解决德法争端的途径是“在经济领域中建立起共同的利害关系”。
              --《论二战后阿登纳德法和解思想的产生及意义》(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法兰克福和约》对法德关系的影响,并举例说叫。
              (2)根据材料二,指出阿登纳认为影响法德关系的原因,并结台所学评析阿登纳提出的处理法德关系的主张。
            • 5. “一、杜绝秘密外交,公开达成和平约定……,五,自由地、坦率地和公正不偏地调整一切有关殖民地的要求……十四、成立一个一般性的各国联合组织……其目的是不论大小    向各个国家提供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的相互保证。”这段材料应该出自(  )
              A.“十四点原则”
              B.《九国公约》
              C.《联合国家宣言》
              D.《波茨坦公告》
            • 6. 观察如图,你认为“希望注定无情破灭”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它在机制设计上不尽完善
              B.它缺乏执行决议的强制力
              C.它主观目的是维护战胜国利益
              D.它由美国宣告成立却终未参加
            • 7. 如图漫画讽喻的是(  )
              A.清朝政府颟顸
              B.袁世凯的狡诈
              C.欧美友邦短识
              D.北洋政府无能
            • 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孙中山就指出:“欧战告终,太平洋及远东为世界视线之焦点”。“何为太平洋问题?即世界之海权问题也”。“海权之竞争,由地中海而移于大西洋,今后则由大西洋而移于太平洋矣。昔时之地中海问题、大西洋问题,我可付诸不知不问也;惟今后之太平洋问题,则实关于我中华民族之生存,中华国家之命运者也。盖太平洋之重心,即中国也;争太平洋之海权,即争中国之门户权耳”。
              --孙中山全集第287页(中华书局1986年版)
              材料三  针对中国为海陆复合型国家的特点,国内有研究者指出“陆权是中国安全稳定的根基,海权则是中国持久发展的动力。……中国的伟大复兴离不开海权和陆权的相互支持……中国海权和陆权的发展都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环境,而不是为了最终控制世界。”
              --摘自《海权和陆权的发展---解析中国地缘战略选择》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航路开辟后至19世纪中后期,在争夺和控制海外权益过程中西欧主要国家国际地位的变化。
              (2)概括材料二中孙中山的主要观点,并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新中国成立前列强对华争夺的有关史实加以印证。
              (3)材料三中学者表明了什么主张?运用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为推动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作出的努力。
            • 9. 伍德罗•威尔逊是美国第28任总统,他所秉持的国际事务中的理想主张被后人称为“威尔逊主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非常有兴趣地观察到,从所有的地方,从所有的思想中,从所有的讨论中,都建议:现在必须有的不是实力均衡,不是一个反对另一个的强大的国家集团,而是建立一个单一的、压倒一切的强大的国家集团,它是世界和平的委托人。
              --1918年12月28日威尔逊的演说
              (1)材料中提出什么主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主张针对哪一国际问题?
              (2)结合史实,说明威尔逊的主张是否真正得以实现。
            • 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巴黎和会上美国总统威尔逊说:“我们参加世界战争,主要目的就是要维持条约的神圣,中日两国既有一九一五年五月的中日协定于前,又有一九一八年九月二十四日换文于后,英法等国与日本所订的条约又有维持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权利和义务之条款。在这种情形下山东问题似无法变更!”
              材料二  1919年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政府代表之一顾维钧说:“中国应该在和会上理直气壮地提出山东问题。不能对英、法报太大的希望,真正可以指望的只有美国的支持。”……顾维钧果断地抛开一切中日密约,阐述了中国对山东的主权:“三千六百万之山东人民,有史以来为中国民族,用中国语言,信奉中国宗教”;感谢日本驱逐德国在山东的势力,但中国不能以“割让中国人民天赋之权利为报酬”,德国也没有将山东“转交他国之权”。
              (1)试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山东问题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
              (2)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美国政府的态度。巴黎和会上以美国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权益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3)材料二中顾维钧“理直气壮”的理由是什么?他的话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什么心态?顾维钧从哪些方面阐述了中国对山东的主权?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