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江南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这一现象表明(  )

              A.兴建文庙是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
              B.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
              C.文庙的兴修导致了程朱理学的产生
              D.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产物
            • 2.

              汉武帝时,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其“养士”的主要目的是(    )

              A.教授诸子经典,以求“通经致用”
              B.培养政府官员,扩大统治基础
              C.统一思想,维护政治稳定
              D.明定规制,确立官学体系
            • 3.

              董仲舒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主要区别在于(  )

              ①带有神秘色彩,打上了“天”的印记 ②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糅合其他学派思想 

              ③强调仁政,反对暴政④思想保守,主张“法先王”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④
            • 4.

              “仁政”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董仲舒提倡的“天人感应”继承了这一思想的表现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C.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D.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 5.

              一个时代的政治文明与同时代的思想文化密切相关,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智者学派的产生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 

              ②儒家思想的独尊导致了封建大一统局面出现

              ③罗马法的发展完善与罗马疆域的扩展相关联  

              ④明末反封建民主思想折射出封建制度的衰落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6.

              董仲舒新儒学与先秦儒家的主要区别是(      )

              A.扬仁和礼
              B.仁政
              C.扬人性本善
              D.提出“天人感应”
            • 7.

              (12分)家训宗规伦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通过家国意识同构,旨在实现社会和谐,体现了民族传统道德思想与规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材料二  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

              ——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训约十四条》

              材料三  宣圣谕。圣谕曰:“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此六事乃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曲尽做人的道理,件件当遵守。能遵守的便是好人。有一件不曾遵守便是恶人。愿我一族长幼会集祠(堂)中,敬听宣读,悉心向善,皆作好人,有过即改,共为盛世良民,贻子孙无穷福泽。

              ——(明)《虎墩崔氏族谱•族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治主张。(3分)

              (2)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3分)

              (3)儒家的伦理思想深刻影响中国社会。据材料三,指出明代统治者与民众对儒家伦理所持的态度及其各自的做法。(3分)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儒家伦理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3分)

               

            • 8.

              (12分)西方学者常常将中国称为“孔子的中国”。孔子所开创的儒家思想在传承中被不断的改造和重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论语》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南宋)朱熹《行宫便殿奏札》

              材料四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明末)李贽《藏书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主张,并指出其主张的不同结局。(4分)

              (2)根据材料三、四,概括朱熹与李贽的主张,李贽的态度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儒家思想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4分)

               

            • 9.

              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大转变。在近代世界到来之前,文明的基调是农业(牧业包括在内),文明的指向是巩固和发展农业社会。自秦汉之后,中国的技术水平与生产能力一直属世界先进水平,甚至在鸦片战争爆发前,中国的经济实力仍十分雄厚。但这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与工业文明不同。以现代价值观衡量,儒家传统的消极因素主要表现在:

              ①以等级尊卑观念压抑社会,很难出现自由平等观念

              ②以私德至上观念压抑公德意识,难以培养公民意识

              ③以亲情至上观念压抑法制,阻碍了以法治国的形成

              ④以家族至上观念压抑个人,阻碍了个人权利的自觉

              ⑤以华夏中心观念锁国自大,错失了社会转型的机遇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 10.

              《唐律疏议》记载:“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这表明

              A.德礼是刑罚的本体
              B.刑罚是德礼的体现
              C.德礼和刑罚同等重要
              D.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