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学者威尔斯说:“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时,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也说:“中国在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了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现代科技赖以存在的发明一半来自中国……”但是他也指出:“欧洲在16 世纪以后,就诞生出现代科学……而中国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其相似的现代科学。”
              材料二 下表是关于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在世界地位变化的统计表。

              请回答:
              (1)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16世纪以前,中国科学技术在世界上占据绝对领先的地位。特别是隋唐时期和宋元时期,出现了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科技成果。①隋唐以来影响世界的三项伟大科技成果的发明是怎样完成和发展的?②隋唐和宋元时期,科技发展的主要原因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6世纪以后中西方科技发生了逆转。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世纪以后中国科技发展的状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宋元时期是我国封建文化高度繁荣的阶段,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重要作用,理学的产生使儒家思想发展成为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并在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方面产生了深远 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君臣父子,定位不易,事之常也;君令臣行,父传子继,道之经也。”“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为君臣者有君臣之理,为父子者有父子之理,为夫妇、为兄弟、为朋友,以至于出入起居,应事接物之际,亦莫不各有理焉。” 
              ——朱熹 

              材料二 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黄庭坚也主张书法“入神”,对学习古人要“离迹师神”。宋徽宗赵佶以画花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如一次出考题为“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一般多画岸边泊着一条空船,舷边蜷着一只鹭鸶,或船篷上栖着一只乌鸦。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画家要表达题中“无”,是“非无舟人,止无行人”,那种闲散、宁静、安逸的意境被表达得更加准确。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在宋元时期的发展状况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熹的核心思想及其实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学对材料二所述的书法、绘画特点有何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宋代的二程、朱熹等人将儒学发展到新阶段。请简要列举春秋、战国、西汉时期儒家思想产生发展的概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明代晚期,思想家李贽对统治阶级极力推崇的程朱理学大加批判。对此你应如何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的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 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材料二

                      材料三 (1985 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科技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两项决定,以下摘引了这两项决定的部分要点。)
                      现代科学技术是新的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决定性因素。随着世界新的技术革命的蓬勃发展,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源泉,成为建设现代精神文明的重要基石。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任务,要求我们不但必须放手使用和努力提高现有的人才,而且要为九十年代乃至下世纪初叶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规模地准备新的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作人才。……要解决人才问题,就必须使教育事业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有一个大的发展。
                      材料四 和过去不同, 科学已开始扮演最革命最积极的角色,这表现为, 科学发现了新的物质和新的过程, 特别表现为, 在基础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产生了以前的生产实践不可能产生的一些全新的生产部门……在科学技术革命的条件下,实践本身就要求科学跑在技术、生产的前面,而生产则越来越变成科学的工艺体现。
              ──《苏联大百科全书》第三版

              请回答:
              (1 )指出材料一中提到的中国古代科技发明的大体时间。据材料二指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科技成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决定提到了要使教育事业有一个大的发展,列举若干实例说明这一决定的实施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材料基于哪些领域又是如何说明科技进步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结合所学知识及其有关材料,说明科技进步与教育发展、生产实践与科学发现之间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世界是多元化的,东西方文明是相互影响的。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有马镫以前,骑者的座位是不牢靠的。中国马镫西传,使得新作战方式成为可能,在这样一种西欧新社会形态中获得了表现:那个社会由武士阶级的贵族政治统治着,武士们被赋予土地,使他们能够以一种新颖而高度专门化的方法来打仗。这种贵族不可避免地要发展起和马上白刃战的风格及其社会风尚相协调的文明形态和思想格局。
              ——摘编自《顾准文集》

                      材料二  (近代中国)18世纪末叶以后,华夏文明日益感受到从西方基督教文明中崛起的现代工业文明的咄咄逼人的压力。这种压力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手段,初则以商业的渗透,继则以赤裸裸的殖民主义武力,迫使中华文明不得不经常地在“生存或灭亡”之间彷徨。……西方文明赢得世界不是通过其思想、价值观或宗教的优势,而是依靠它运用有组织的暴力优势,这在西方文明与华夏文明——两个强势文明的猛烈撞击中表现得尤为充分。
              ——马克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当前,全人类正共同面临着一场新的文明转型,如果没有新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没有新的全球资源配置体系的革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矛盾将会迅速激化,人类就有可能越不过这次文明转型的门槛。 
              ——潘岳《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

              (1)根据材料一,概括马镫对欧洲社会的主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中华文明的重要成果在欧洲社会向近代转型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 世纪末叶以来,中华文明不得不经常地在“生存或灭亡”之间彷徨的原因。概括近代西方文明与华夏文明的撞击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 世纪末21 世纪初,人类文明在政治、经济格局方面出现了什么变化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自蔡伦改进造纸术之后,纸一直是人类交流的最有效的工具之一,更是所有科学和文化进步的基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盖世有质文,则治有损益;故礼随时变,而器与事易。既作契以代绳兮,又造纸以当策。揽之则舒,舍之则卷;可屈可伸,能幽能显。若乃六亲乖方,离群索居,援笔飞书,写情于万里,精思于一隅。”
              ——晋书五十一卷《纸赋》

              材料二 造纸术西传过程一览表时间,重大事件,时间,重大事件,793年,大马士革也开办了造纸厂,1405年由法国传入比利时,900年造纸术传入埃及,1494年传入英国,1150年阿拉伯人渡过地中海,在西班牙的沙提瓦城建起了一座造纸厂,1567年传入俄国 1189年 由西班牙传入法国的耶洛城,1856年传入荷兰,1276年阿拉伯人通过地中海,经西西里岛在意大利建立了造纸厂。1694年由荷兰传入美国。
              ——根据王连科的《造纸术从中国走向世界》

              编制材料三 18世纪之后,欧洲各国的纸张生产,逐步从手工劳动方式向机械操作过渡,改进了工艺,提高了效率和质量,翻开了造纸工业新的一章。(但是我国在纸发明以后)1700年内一直停留在手工造纸阶段,直到1881年(清光绪七年)在上海成立了由美商出面经营的华章造纸厂,中国才有了第一家机器造纸厂。
               ——王连科《造纸术从中国走向世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作契以代绳”、“造纸以当策”各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指出材料二中一处明显的史实错误并说明理由。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造纸术对欧洲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三,简要分析18世纪之后欧洲“翻开造纸工业新的一章”,而中国却长期“停留在手工造纸阶段”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 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科学技术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独到的体系,构成统一独特的科技体系的有农、医、天、算四大学科,以及陶瓷、丝织和建筑三大技术。这四大学科和三大技术是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材料二 近代科学技术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的,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现代科学的发展更是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采取措施,加大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布局未来发展,培养新的竞争优势。

              ——摘编自中国科学院《2010科学发展报告》等


              材料三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摘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突出特点,简析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取得的“独特建树”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材料二中“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世界主要经济体为何要加大科技投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怎样理解科学“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如何应对这种“潜在的危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科学技术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独到的体系,构成统一独特的科技体系的有农、医、天、算四大学科,以及陶瓷、丝织和建筑三大技术。这四大学科和三大技术是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

              ——摘编自昊国盛《科学的历程》


              材料二 近代科学技术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的,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现代科学的发展更是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采取措施,加大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布局未来发展,培养新的竞争优势。

              ——摘编自中国科学院《2010科学发展报告》等


              材料三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摘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突出特点,简析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取得“独特建树”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材料二中“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世界主要经济体为何要加大科技投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怎样理解科学“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如何应对这种“潜在的危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科学技术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独到的体系。构成这一独特的科技体系的有农、医、天、算四大学科,以及陶瓷、丝织和建筑三大技术。这四大学科和三大技术是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突出特点,简析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取得“独特建树”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力量。阅读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科技发明统计(《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中国的世界纪录》)

              (1)依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科技成就的特点,并举出两例影响世界的科技成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从17世纪中期开始,近代科学在一批巨人的推动下产生。在这批科学巨人当中排在最中心位置的是一位妇孺皆知的人,他就是艾萨克·牛顿。
              ——《大国崛起》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把牛顿“排在最中心位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下列是两幅反映现代中国科技成就的图片。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神舟”六号航天员出舱

              (3)材料三反映出我国在哪些科技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请你再举两例新中国取得的科技成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科学技术的进步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力量。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科技发明统计资料。(根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统计)

              材料二 早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就曾预言:“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强大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
              ——威廉·李卜克内西《忆马克思》

              材料三 观察下列图片:

              图1 苏联宇航员加加林

              图2 美国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

              图3 翟志刚在舱外挥舞国旗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这一现象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电力的火花”取代“蒸汽大王”的过程中,最关键的科学发明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6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又呈现出什么新的特点。分析中国人实现太空漫步的历史条件及其重大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