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宋代的历史上,有许多看似矛盾的现象,存在着广阔的认识空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8至13世纪的经济发展确实也推动了当时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当时出现的  社会类型蕴含了许多现代都市文明的特点并且一直持续到19世纪,故我们不妨称之为前  现代社会。……宋朝的商品经济代表了中国在19世纪前的最高发展水平。--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二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  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 它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方面的突出成就,在制度方面的独到建树,它对于人类  文明发展的贡献与牵动,使其无愧为历史上文明昌盛的辉煌阶段。
              --摘编自邓小南《宋朝:一个矛盾的时代》
                  材料四 钱钟书曾说:文学就说“唐宋”,绘画就说“宋元”,学术思想就说“汉宋”--都数得到宋代。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我们的教科书一直说宋代是个“积贫积弱”的时期。“贫”指国力、财政上面的贫乏困窘;“弱”指在对外竞争,特别是军事竞争中力量薄弱。
              --摘编自邓小南《宋朝:一个矛盾的时代》
              请回答:
              (1)你是否同意材料一“宋朝的商品经济代表了中国在19世纪前的最高发展水平”的观点?说明理由。
              (2)据上述材料,从文明史的角度,概括说明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3)材料四中两位学者的共同观点是什么?这与“宋代是个‘积贫积弱’时期”的观点是否矛盾?说明理由。
            • 2. 古今中外的科技发明创造,促使人类不断地实现跨越。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的经济不能用以改革社会,无法否认的,是导致许多发明不能作有系统增进的一大主因。…….宋朝的商业虽说从当时世界的标准看来数量庞大,可是平铺在亿万农民头上,就为效至微了。军事行动既有边疆推至腹地,双方都要控制农地和农业人口,于是数量重于质量,均匀一致超过不同的名目花样,而持久性比昙花一现的智能要有用得多了。这种种条件都无助于开展各种发明以推广其成果之用心设计。
              --摘编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   指南针的发明导致……,因而使全世界,而不再是欧洲成为历史的舞台。
              一一卡特《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
              (1)对比分析材料一与材料二作者的观点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论证材料二的观点。 
              材料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业化的深入与资本的世界性扩张,对这个现代科技与工业制度的怀疑乃至否定逐渐成为呼声日益高涨的全球性思潮……一些人提出:科学技术进步以至整个现代工业文明像一把“双刃剑”,或是一个既能开启天堂之门,又能让黑夜降临人间的“双面的雅努斯”。它在增加人类福祉的同时,也逐渐打破了在早期启蒙思想家那里以改变人类被奴役状态为目的“人文理性”和靠技术、规范以度量并驯服自然界的“工具理性”之间的和谐统一,而导致一种以科技为主导的“科技理性”。标准化、工具化、普遍主义和技术进步观念等等垄断了社会生活,造成冷冰冰的技术统治。人类的创造反过来控制了人类。
              --(美国)威尔?杜兰特著《世界文明史》
              (2)简要评述材料三中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三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 3. 世界是多元化的,东西方文明是相互影响的。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有马镫以前,骑者的座位是不牢靠的。中国马镫西传,使得新作战方式成为可能,在这样一种西欧新社会形态中获得了表现:那个社会由武士阶级的贵族政治统治着,武士们被赋予土地,使他们能够以一种新颖而高度专门化的方法来打仗。这种贵族不可避免地要发展起和马上白刃战的风格及其社会风尚相协调的文明形态和思想格局。--摘编自《顾准文集》
              材料二  (近代中国)18世纪末叶以后,华夏文明日益感受到从西方基督教文明中崛起的现代工业文明的咄咄逼人的压力。这种压力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手段,初则以商业的渗透,继则以赤裸裸的殖民主义武力,迫使中华文明不得不经常地在“生存或灭亡”之间彷徨。……西方文明赢得世界不是通过其思想、价值观或宗教的优势,而是依靠它运用有组织的暴力优势,这在西方文明与华夏文明--两个强势文明的猛烈撞击中表现得尤为充分。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当前,全人类正共同面临着一场新的文明转型,如果没有新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没有新的全球资源配置体系的革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矛盾将会迅速激化,人类就有可能越不过这次文明转型的门槛。
              --潘岳《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
              (1)根据材料一,概括马镫对欧洲社会的主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中华文明的重要成果在欧洲社会向近代转型中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18世纪末叶以来,中华文明不得不经常地在“生存或灭亡”之间彷徨的原因。概括近代西方文明与华夏文明的撞击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3)20世纪末21世纪初,人类文明在政治、经济格局方面出现了什么变化趋势?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谈谈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应对“新的文明转型”?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