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     ]


              A.制天命而用之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兼相爱、交相利
              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 2. 1988年,“面向21世纪”第一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在法国巴黎召开,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论语》

              材料二 孔子在两晋时被奉为“先师”;南北朝时被称为“文圣尼父”;唐玄宗则将其追谥为“文宣王”;宋真宗封孔子为“至圣文宣王”;元成宗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清代孔子被称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
              材料三 “不知自己的过失是最大的病痛”;“求知识是人类的本性”;“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谦谨是无耻与羞怯之间的中庸”。
              ——亚里斯多德

              材料四 苏格拉底(公元前470—399年)与孔子(公元前551—479年),分别是西方和东方历史上最早以私人身份从事讲学的教育家、思想家,两人都被誉为“人类的导师”。孔子还曾被称为“圣人”。
              材料五 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21日在韩国汉城正式揭牌。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主要政治观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问答,历代封建统治者为什么都尊崇孔子,并不断抬高孔子的地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指出亚里斯多德的人格品质。他在伦理学方面与孔子有何相似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材料四说明孔子的世界地位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董仲舒对儒学进行改造,西汉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主要区别是:
              [     ]

              A.神化封建统治
              B.宣扬“仁政”思想
              C.宣扬“民本思想”
              D.反对苛政刑杀
            • 4. 在编演“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扮演孟子的同学所说的台词应是
              [     ]

              A、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
              B、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C、制天命而用之
              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5.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B、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
              D、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
            • 6. 据说冉雍的父亲是个“贱而恶”的人,但孔子仍收冉雍为其弟子,这体现了
              [     ]

              A.因材施教的原则
              B.有教无类的思想
              C.没有贵贱之分的思想
              D.循循善诱的说教
            • 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他(韩非)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威势独在于主,则群众畏惧;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故明主之治天下也,威势独在于主,而不与臣共。”故曰:“威不两错。”又曰:“法政独出于主,则天下服德;法政出于臣,则民不听。故明主之治天下服也,法政独制于主,而不从臣出。”故曰:“制不二门。”
              材料二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王者承天意以从事,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春秋繁露》

              请回答:
              (1) 材料二与材料一对比,相同的主张是什么?适应了怎样的时代发展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比材料一又有哪些重要发展,其积极意义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学校,所以养士也。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黄宗羲是传统社会一心一意专事‘补天’的‘抱道君子’,而不是传统政治体系的所谓的‘掘墓人’”。
              (3)黄宗羲对中国提出了怎样的政治设计?这种设计的历史缺陷何在?造成这种缺陷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下列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中,最早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
              [     ]

              A、

              B、

              C、

              D、
            • 9. 《三字经》中写道:“人之初,性本善。”在人性论上,持相同或相近主张的思想家是
              ①孟子 ②荀子 ③韩非子 ④苏格拉底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10. 明太祖朱元璋读《论语》非常敬仰孔子,但读《孟子》就很厌恶孟子。《孟子》一书中哪一句话最可能招致明太祖对孟子的不满? 
              [     ]

              A.“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B.“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C.“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