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韩非子在《有度》篇中说:“威不两错,制不二门。”这是韩非子借用《管子·明法篇》中的话,即“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惧;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故明主之治天下也,威势独在于主,而不与群臣共。”
              材料二: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百姓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候王也要听命于皇帝。这叫做“大一统”。
              材料三: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己矣。”
              请回答:
              (1)材料一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简要分析这种思想对秦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简要分析这种思想对汉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简要分析这种思想出现的社会根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主张的共同点是:
              ①反对君主专制②天地之化日新③倡导经世致用④认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3. 在评价一位儒学大师的著作时,梁启超说:“他的政治理想,从近日青年眼光看去,虽平平无奇,但三百年前——卢骚《民约论》(即卢梭《社会契约论》)出世前之数十年,有这等议论,不能不算人类文化之高贵产品。”他评价的是

              [     ]


              A.董仲舒的《春秋繁露》
              B.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
              C.李贽的《焚书》
              D.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 4. 人们总是希望有一个“好皇帝”,依靠他拯救众生。因此,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皇帝及皇权的长期统治便凝聚成人们对皇帝敬畏的世俗宗教意识。农民战争并不反对这种意识,企图用一个“明君”去代替“暴君”。开始对这种意识提出质疑的是

              [     ]


              A.董仲舒
              B.朱熹
              C.李贽
              D.黄宗羲
            • 5. 战国时期商鞅主张重农抑商,明末清初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根据他们各自所处的时代条件,正确的评价是

              [     ]


              A.都有利于封建统治
              B.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C.都阻碍了历史进步
              D.都具有民主色彩
            • 6.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具有民主色彩,这种思想产生的时代条件有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②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③经世致用思想影响④西学东渐影响⑤抗清斗争实践

              [     ]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 7. 黄宗羲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他的思想主张不包括

              [     ]


              A.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B.提倡“法制”,反对“人治”
              C.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
              D.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8. 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孟德斯鸠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清末,孙中山曾刊印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宣传革命,他对孟德斯鸠及其思想也推崇备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料
              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夫治天下犹曳(Yè,拖拉)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耶。

              ——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史论
              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6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


              (1)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哪些又体现了“新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主张用什么方法去评价黄宗羲的思想?运用这一方法,评价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明清时期,顾炎武、黄宗羲等人在反思和批判旧儒家思想的同时,又继承了传统儒家思想的一些精髓。下列能体现这种继承关系的是
              ①以天下为己任②凡为帝王皆贼也③议会至上,实行众治④经世致用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10. 关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继承和发展了战国时期的“民本”思想
              B.深入地批判了封建制度
              C.提出了“经世致用”的主张
              D.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