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思想家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他所反对的是

              [     ]


              A.民主共和制
              B.中央集权制
              C.专制主义制度
              D.君主立宪制
            • 2. 黄宗羲认为:“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黄宗羲思想的核心是

              [     ]


              A.由人治转向法治
              B.深刻批判了封建制度
              C.建立君主立宪制
              D.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法制
            • 3.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 “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因而,如果我们撇开社会公约中的一切非本质的东西,我们就会发现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于是,这一结合行为立刻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代替每个订约者的个人;组成共同体的成员数目就等于大会中的票数,并且共同体就以这一行为而获得它的统一性,它的公共的大我,它的生命和它的意志。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分别举出与材料一和材料二作者大致生活在同一时代,且有相同或相近思想的中国和法国的各两位思想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指出中国和法国在非常相近的时间内产生类似思想的共同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国思想家最主要的共同之处是什么?从阶级属性和作用两方面谈谈中国和法国的这种相似思想的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黄宗羲认为:“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指诸侯王国),以其可以藩屏于我也;宋解方镇之兵,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而亦可谓之法乎?”对黄宗羲这一表述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包含有朴素辩证认识
              B、古代社会没有法律制度
              C、主张为天下之人立法
              D、反映近代民主法治精神
            • 5. 唐朝以来,商业日益发展,城市走向繁荣,市民阶层壮大。与这些现象相适应,文化领域出现了哪些相应的成就
              ①小说的出现和繁荣 ②黄宗羲等人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 ③宋朝风俗画的发展 ④理学的出现
              [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
            • 6.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写道:“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有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制度。” 黄宗羲、唐甄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源是 

              A、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
              B、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
              C、黄宗羲等代表地主阶级
              D、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 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日:“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刺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日:“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洛克(1632——1704)认为: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因此人们缔结契约,组建国家,将政治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和对外权。……法律已经制定,任何人也不能凭借自已的权威逃避法律的制裁。
              材料三 孟德斯鸠(1689一l755)认为: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摹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材料四 康有为在一份代拟的奏折中说:“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圆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盖千百万之人胜于数人者,自然之数矣。”他在《日本变政记》按语中又说:“吾今于此,尚非其时也。”
              (1)根据材料一,分析黄宗羲主张的进步性。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进步主张产生的历史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材料二中洛克关于国家学说的主要观点,并指出材料三中盂德斯鸠国家学说与洛克国家学说的联系与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四中康有为奏折的主旨是什么?并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新思想的两个来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

              ——黄宗羲《原君》


              材料二 因而,如果我们撇开社会公约中的一切非本质的东西,我们就会发现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于是,这一结合行为立刻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代替每个订约者的个人;组成共同体的成员数目就等于大会中的票数,并且共同体就以这一行为而获得它的统一性,它的公共的大我,它的生命和它的意志。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分别举出与材料一和材料二作者大致生活在同一时代,且有相同或相近思想的中国和法国的各两位思想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指出中国和法国在非常相近的时间内产生类似思想的共同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位思想家最主要的共同之处是什么?从阶级属性和作用两方面谈谈中国和法国的这种相似思想的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梁启超读到一本书时说:“在卢梭《民约论》前约数十年,有此议论,不能不视为人类文化史最高出品。撰者固自负,亭林亦复推重。乾隆间,此书列入禁书;光绪之季,吾曾私自传印,以为播送民主思想之工具。”这本书是 

              [     ]


              A.《日知录》
              B.《明夷待访录》
              C.《变法通议》
              D.《天下郡国利病书》
            • 10. 某中学高中历史选修班学生在课余探讨“明末清初之际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观点的根本原因”时,众说纷纭。请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社会思想上的反映
              B.统治者重视工商业的反映
              C.黄宗羲总结实践经验的结果
              D.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必然结果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