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至于西汉七国之乱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上述言论的核心主旨是( )

              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无关
              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
              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D.郡县制取代分封是历史必然
            • 2. (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何则?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古之圣人,以公心待天下之人,胙(zuò,赐予)之土而分之国;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弱?                                         ——摘自顾炎武《郡县论》

              材料二  本宪法及依照本宪法所制定之合众国法律……均为全国的最高法律;任何一州宪法或法律中的任何内容与之抵触时,均不得违反本宪法。

              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任何一州,未经国会同意,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

              本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分别由各州或由人民保留。

              ——摘编自美国1787年宪法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保持香港的繁荣和稳定,并考虑到香港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国家决定,……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顾炎武笔下的“封建”是指什么制度?(2分)他认为“郡县”存在哪些弊端?(4分)

              (2)根据材料二,美国1787年宪法在哪些方面对中央(合众国)与地方(州)权力作出了明确的规定?(4分)上述规定体现了什么施政原则?(2分)美国由此确立了怎样的政治制度?(2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对地方行政体制的探索,(4分)这些探索表明我国在地方行政区划设置上既有“统一要求”又有“具体区别”,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予以说明。(6分)

            • 3.

              23、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琅玡台刻石》文:维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皇帝作始。端平法度……器械一量,同书文字。……方伯分职,诸治经易,举错必当,莫不如画。……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

              材料二  年轻的共和国存在着诸多棘手的问题:国库空虚,纽约州和新泽西州在跨州货物的征税方面存在争端,马萨诸塞州有农民造反。汉密尔顿说:“我们所经历的祸患并非来自局部的或细小的缺点,而是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除了改变建筑物的首要原则和更换栋梁以外,是无法修理的。”

              ——摘编自《美国的建立》

              材料三   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公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样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

              ——邓小平《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举措,并指出秦统一的意义。



              (2)分析材料二中“棘手的问题”产生的根源。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3)材料三中邓小平提出的实现统一的“适当方式”是什么?后来又有如何发展?用史实说明这一发展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祖国统一问题的认识。

            • 4. 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或是西方近代国家,都以建章立制来强化中央对地方的关系。下列具有此性质的文献和制度是(   )

              ①秦汉郡县制 ②《十二铜表法》③《权利法案》 ④1787年宪法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如果这一制度被削弱,此国家准出问题。传统农业对水利有着更多的依赖,从大禹治水到清代多次治理黄河,无不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无法实现的……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摘自《凤凰网》

              材料二 清末民初国旗变化

              材料三 以南京临时国会为中心舞台,惜阴堂为幕后磋商场所,南北通过谈判、妥协与法制程序,终于完成了清朝政权向民国的和平转移。有学者将此称之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我看是恰如其分。我们看到,辛亥革命政权转移等一切重大政治议题,都经过了国会,没有打大仗,减少了流血,这是值得高度评价的。——袁刚《国会与辛亥革命》

              (1)“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开创者是谁?据材料一,概括它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

              (2)对比材料二中清末民初的国旗,说明五色旗的设计体现了哪些政治理念?

              (3)据材料三,说明为什么把辛亥革命称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文明的角度评价辛亥革命对中国民主政治的推动。

            • 6.

              下图是我国某一历史时期的部分行政区域图,下列史实符合对A地区管辖的是


              A.“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
              B.“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
              C.“中书省统山东西、河北之地,谓之腹里”
              D.“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
            • 7.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社会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尤其是儒家学者更是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这简直就是打碎他们的饭碗了。”这个时代指的是

              A.春秋战国
              B.汉代
              C.秦代
              D.唐宋时期
            • 8.

              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皇帝信玺                        右丞相印                         御史丞印                   南郡侯印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9.

              分封制和郡县制是中国古代两种地方管理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郡和县,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中国历史十五讲》

              (1)据材料一回答春秋战国时期郡县的出现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材料二: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地方官),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报制四海,适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柳宗元《封建论》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材料三: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后乃谋臣献画(计策),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治,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唐 柳宗元《封建论》

              (3)材料三中“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指的是汉初的何种制度?对汉初政治有何影响?

              材料四: 知封建之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                        ──明末清初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4)根据材料二、三、四概括顾炎武的观点与柳宗元的观点有何相同点?又有何差异?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

            • 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四千余年(公元前2200—公元2000年),如按我民族所特有之社会形态发展之程序而分析之,则四千年来我民族之社会政治形态之发展,盖可综合之为三大阶段,亦即封建、帝制与民治是也。

                从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从帝制转民治则发生于鸦片战争之后,吾侪及身而见之中国近现代史之阶段也。……此不学所谓两大转型也。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自序)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普选产生……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指出“封建、帝制与民治”各指什么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从帝制转民治”这一社会巨变的性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建国初期政治建设的成就?并综合以上材料,指出中国“四千年来”的政治发展趋势。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