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黄仁宇把中国古代晚期社会结构比作一个庞大的美国“潜水艇夹肉面包”,上面是强大的中央官僚机构,下面是庞大的社会底层农民,但中间层即地方政府却是松散而脆弱的。这种社会构成特征,客观上有利于(  )
              A.增强地方政府的自主权
              B.儒学维系统治秩序
              C.促进小农经济稳定发展
              D.防止社会两极分化
            • 2. 如图,北京城虽历经元明的修缮演进,但城市的层级规划和对称格局始终延续。这在本质上反映了(  )
              A.传统思想文化的一脉相承
              B.古代天下一家观念的体现
              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理念
              D.封建等级制度的继承发展
            • 3. 政治制度是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体现,与经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你认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有(  )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②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③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 
              ④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 4. “宰”有控制、掌握之意,原为“罪人在屋下执事者”,后引申为宰制的意思。“目接物曰相”,故相又有“交接扶助”之意。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相权的本质是(  )
              A.由皇权决定并为其服务
              B.是皇权的分权制约力量
              C.统帅百官以及起草诏令
              D.拥有较为独立的施政权
            • 5. 分析我国宋代至清代不同性质书院比例状况表(下表)可知,从宋代至明清,官办书院比例总体上升并超过民办书院。这一变化可以说明(  )
              官办%民办%其他%不明%
              宋代15.2870.69014.03
              元代17.2361.150.3321.29
              明代57.2129.840.2412.71
              清代56.6724.110.5618.66
              A.官办书院比例上升制约着古代文化的发展
              B.封建政府对思想控制呈现不断强化的趋势
              C.书院比例变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D.西方殖民侵略导致了明清民办书院的衰落
            • 6. 清徐栋《牧令书》载:“天下真实紧要之官,只有二员,在内则宰相,在外则县令。”以具体史实论证这一观点确凿无误的是(  )
              A.宰相制在秦代首次确定下来,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B.元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后期其权势大大削弱
              C.县官是普通百姓生活中能直接接触到的朝廷命官
              D.秦代县令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郡
            • 7. 中国人普遍相信“忠孝相通,求忠臣于孝子之门”。《周易•家天下》说:“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新唐书•礼三本》说:“夫君者,民众父母也”。这揭示了(  )
              A.古代社会家国一体的社会特征
              B.君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
              C.家长制作风体现封建特权思想
              D.宗法关系渗透到社会生活诸多方面
            • 8. 《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引文认为,君主应当(  )
              A.建立上传下达的邮驿制度
              B.经常巡游天下
              C.深入民间体察民情
              D.加强对中央与地方官员的监察
            • 9. 《百家姓》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这样排序主要体现了(  )
              A.皇权的独尊
              B.中央集权的强化
              C.等级制度的森严
              D.文化专制的扩展
            • 10. 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
              A.专制程度的加强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趋势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最主要条件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