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题文】有人说,西欧封建社会的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根据你的理解,说明其被“发现”的具体情况,并分析其影响。
            • 2.
              【题文】阅读下列关于新航路开辟的材料:
              材料一: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材料二:东西航海组织和任务对比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新航路开辟示意图,指出开辟新航路是指开辟了哪几条新航路?各是怎样开辟的?
              (2)为什么说欧洲人在15~16世纪开辟新航路是历史的必然?
              (3)结合材料二,从东西方航海方式的不同,说明我国明清时期的远航事业与西方相比由先进转为落后的原因。
            • 3.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院第一个地方创造出来的生产力,特别是发明在往后的发展中是否会失传,取决于交往扩展的情况……每一种发明在每一个地方都必须重新开始。
              ———马克思
              材料二院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
              材料三院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
              ———鲁迅《电的利弊》
              请回答:
              (1)三项伟大发明最早出现于哪个国家?是由什么人传到欧洲去的?
              (2)火药在欧洲是如何重新开始使用的?三项发明在当时的欧洲发挥了什么作用?
              (3)联系当今改革开放的现实,谈谈你从中得到的认识。
            • 4.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历史上,中国至少曾有三次被公认为是地区最强大的国家。第一次是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这一时期持续了400多年。在此之后的400多年里,中国四分五裂为几个动荡不安的小国。公元6世纪,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13世纪末,中国第三次崛起,这一次又持续了约400年。……。     
              ——王赓武著《中国迎来第四次崛起》
              材料二 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经由地理大发现而引发的国家竞争,拉开了不同的文明间相互联系、相互注视,同时也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强国,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据统计,美国在1870年至1900年,小学生人数由690万增加到1500万。1900年,每1万人口中平均有大学生31.4人,把其他主要国家远远甩到后面。而当时,在1万人中的大学生:德国有8.3人,法国有7.6人,英国只有6人。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都是在英国发明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是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虽然也有一些重要的发明,但内燃机、柴油机、发电机和电动机等的发明和改进,却大部分是德国人干的;而环锭纺织机、缝纫机、打字机、白热丝灯和电话以及“泰罗制”的科学化生产管理方法,则是由美国发明的。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的《世界近代史》 
              材料四  1949年,中国开启了新的篇章……过去20年(改革开放以来),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国际环境最好的时期,也是中国国内最稳定、经济最为发展的时期,可谓一百多年来未曾有过的新局面。尽管曾发生过苏东剧变的动荡,……但中国人始终抓住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从一个地区性大国成长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性大国。 
              ——摘自马晓军《走出寻梦的历史阴影》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中国的三次崛起各指什么时代?
              (2)材料二中的“重要分水岭”的含义是什么?从政治、经济两方面概括17~19世纪英国成为世界大国的原因。
              (3)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科技与经济中心逐渐从英国向美国转移,根据材料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4)结合所学知识,概要说明近20多年来中国是如何抓住新的机遇“成长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性大国”的。
              (5)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世界大国的崛起有哪些共同因素?
            • 5.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上古、古代和中世纪,世界上只有区域性大国,而没有全球性大国。西方世界兴起后,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先后成为大国,但后来降为二流国家。
              材料二 在工业化时代,世界领导国必须是拥有海上霸权的国家…… 19世纪的世界领导国是英国,在英国达到鼎盛时期的1860年前后,其现代化工业的生产能力,相当于世界的40%~50% ,或欧洲的55%~60% 。英国始终保持着相当于他国海军两倍以上的海军。大英帝国号称“日不落帝国”,它的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大洲。
              材料三 由于贸易,传教士和殖民者的工作,南北美洲迅速地被打上欧洲附庸的烙印。……在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采矿业和种植农业的发展使对不熟练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人们最初企图奴役美洲的印第安人,但是他们一般难以管理。这个问题在16世纪时由于非洲黑人的输入而得到解决。——引自《世界文明史》第二卷
              材料四 几乎每个利物浦的市民都成了商人。……在利物浦。赚取百分之百的利润并不稀罕。有时一次出航所得净利就可达百分之三百。1837年,“活跃号”货船首次处女航,装载了价值1307英镑的货物,运来了殖民地的产品和总额为3080英镑的汇总支票,其中还未把随后提交的棉花和庶糖计算在内。      一一引自《资本主义和奴隶制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导致葡萄牙、西班牙崛起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从政治经济两方面概括英国成为世界领导大国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四,指出奴隶贸易兴起的原因和主要动力。
              (4)从上述材料中,你认为奴隶贸易和欧洲资本主义的早期发展有何关系?
            • 6.
              【题文】马克思说:“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高涨。从那里输入的新产品,特别是投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越来越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作者的观点是什么?简要评价这一观点。
            • 7.
              【题文】 2002年3月15日,英国学者加文·孟席斯在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发表了令世界震惊的新观点:中国明朝航海家郑和的船队比哥伦布早72年到达美洲大陆,还可能比麦哲伦早一个世纪进行了环球航行。1421—1423年间,是中国人首先“发现”了世界。有人说郑和下西洋规模大、时间长、范围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定峰。郑和下西洋提高了当时中国在国际上的威望,把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国际贸易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是可以让所有中国人感到自豪的壮举。然而也有人说,西欧航海家的新航路开辟,靠着几支小小的船队,让西欧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快车道,可谓投小报大;而郑和下西洋投入“巨大”却并未促进中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中国此后开始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郑和下西洋可谓高投入低产出,甚至可以说无产出,简直是糊涂之举。
              请思考:结合所学知识,比较郑和下西洋与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远航的目的与性质、历史影响等方面的差异,分析明清时期我国远洋航海事业与西方相比从先进转为落后的原因。
            • 8.
              【题文】阅读下图

              请回答:
              (1)开辟下列新航线的航海家分别是:航线①为          船队的航行路线,航线②为               船队的航行路线,航线③为            船队的航行路线,航线④为               船队的航行路线。
              (2)新航路的开辟对欧洲产生了哪些影响?
              (3)关于新航路开辟的历史作用,史学界观点不一。一种观点:新航路开辟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主要是给世界特别是亚、非、拉美各国人民带来了灾难;第二种观点:新航路开辟虽有一定的消极影响,但主要是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你认为哪种观点正确?请阐述你的理由。
            • 9.
              【题文】史学界认为:资本主义在西方逐步发展的历史,也是世界各地由相互隔绝状态过渡到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成为统一的整体的历史。试以15、16世纪的有关史实说明这一观点。
            • 10.
              【题文】公元1500年以来的历史,是人类由分散隔绝状态进入整体发展的过程,其主线是现代化。但在此进程中不同地区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据此回答。
              (1)结合17世纪 40年代到18世纪晚期的历史,概括资本主义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思想方面的特征。
              (2)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的100年,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概括它在生产方式、政治和国际格局方面的表现。
              (3)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和德国经济飞速发展,分析和比较两国相似的有利条件。
              (4)分析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现代化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