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图1、图2所示。截至1878年,欧洲列强实际或曾经控制过的疆域覆盖了当时地球陆地面积的67%.到了1914年,这一比例达到令人瞠目的84%。
              一摘自(美)奥利弗•斯通、彼得•库茨尼克著《躁动的帝国》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材料或材料之一部分进行探讨,选择个主题并加以简要评述。要求主题明确、叙述清楚、史实准确、评价恰当。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15~19世纪,如图中的甲乙丙丁各地区之间曾发生过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既有主动地迁徙,也有被迫地迁徙,请选择其中两个地区,概括其人口迁移信息,并结合所学予以说明。(要求:主题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以往的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一向认为西欧的发展道路具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意义(包括对中国).所谓西欧道路其实主要是英国模式,其核心即工业革命体现的经济变革。但近年欧洲经济史研究的最新成果证明,英国模式有其特殊性。
              与历史上的欧洲中心主义者们不同,彭慕兰(按:美国汉学家)承认所谓的“英国模式”不能成为唯一标准、甚至不能被视为“标准”,他进而指出:“英国模式”的形成,是欧洲在与其他地域、其他经济模式的联系和互动中才可能的,彭慕兰这种在广泛的世界联系中观察欧洲的视野,代表了欧洲史研究的巨大进步。尽管如此,在彭慕兰看来,英国在19世纪的兴起还是具有必然性,也正因为“现代性”恰恰率先发生在英国--或者只是发生在英国,所以它才可以被称为一种“模式”。例如,他反复指出:公司式的资本营运方式、战争贷款的债务方式和以贸易和机器生产“节约资源”、特别是节约土地和人力资源的方式,这三者确实是欧洲、特别是英国才具备的极其特殊的经济-政治创制,--而且,这些制度早在工业革命之前都已经存在于英国,尽管它们只是通过工业革命才得以壮大成熟。                       --韩毓海《五百年来谁著史》
              评材料中关于“英国模式”的观点。
              (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 4. 材料  随着15世纪晚期至18世纪“大航海”时代的到来,近代海权思想兴起。……美国海军理论家马汉在1890年出版的《制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一书中进一步指出,海上力量决定国家力量,谁能有效控制海洋,谁就能成为世界强国;要控制海洋,就要有强大的海军和足够的海军基地,以确保对世界重要战略海道的控制;要重视“海上交通线”、“中央位置”和“内线”。马汉也被后人公认为海权论的鼻祖。--摘编自《世界海军发展史略》
              (1)据材料一,概括近代海权论的核心观点。一战时,英国海军是如何体现上述观点的?
              (2)结合所学,分别指出二战中盟军海军重大军事行动的意义?
            • 5. 2006年岁末以来,随着《大国崛起》在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的热播,大国崛起问题一时成为社会议论的热门话题。
                  材料一        历史上,中国至少曾有三次被公认为是地区最强大的国家。第一次是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这一时期持续了400多年。在此之后的400多年里,中国四分五裂为几个动荡不安的小国。公元6世纪,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13世纪末,中国第三次崛起,这一次又持续了约400年。……。
              ──王赓武著《中国迎来第四次崛起》(1)材料中所说的中国的三次崛起各指什么时代?
                  材料二        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
              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经由地理大发现而引发的国家竞争,拉开了不同的文明间相互联系、相互注视,同时也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强国,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
              --《大国崛起》解说词(2)材料中的“重要分水岭”的含义是什么?从政治、经济两方面概括18~19世纪英国成为世界大国的原因。
                  材料三        据统计,某工业大国在1870年至1900年,小学生人数由690万增加到1500万。1900年,每1万人口中平均有大学生31.4人,把其他主要国家远远甩到后面。按照同一比例,德国有8.3人,法国有7.6人,英国只有6人。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都是在英国发明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是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虽然也有一些重要的发明,但内燃机、柴油机、发电机和电动机等的发明和改进,却大部分是德国人干的;而环锭纺织机、缝纫机、打字机、白热丝灯和电话,以及“泰罗制”的科学化生产管理方法,则是由这一工业大国发明的。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的《世界近代史》(3)材料中的“某工业大国”指的是哪一国家?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科技与经济中心逐渐从英国向该工业大国转移,根据材料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材料四        1949年,中国开启了新的篇章……过去20年(改革开放以来),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国际环境最好的时期,也是中国国内最稳定、经济最为发展的时期,可谓一百多年来未曾有过的新局面。尽管曾发生过苏东剧变的动荡,……但中国人始终抓住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从一个地区性大国成长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性大国。
              --摘自马晓军《走出寻梦的历史阴影》(4)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世界大国的崛起有哪些共同因素?
            • 6. 人类进入近代以来,各国的孤立状态逐渐被打破,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不断扩大、日益频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18世纪后期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美洲的特产也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说明18世纪后期世界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
                  材料二  1840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带来的影响。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
              --摘编自清末史志资料
              (2)依据材料二,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长江三角洲的村镇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动。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发展外向型经济,二次大战以后的世界经济体系对于中国经济的稳定与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00年是漫长的也是短暂的,在人类告别风云变幻的20世纪时,中国告别了上个世纪曾经的苦难,经过100多年的求索与奋斗,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中国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
                                                                 --《复兴之路》解说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方面说明中国是如何融入世界的。
            • 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费正清在《中国的世界秩序:一种初步的设想》中探究中国“中央之国”心理的形成时说:“中国的世界最初是以农为本的文化孤岛……在中国世界的边缘创造了一个不同于中国又较中国贫穷的社会。在战争中,它有时比中国强,但在艺术文明方面却远逊于中国。中国的世界从未丧失其一统的意义和文化传统……加之地理因素上存在的实际阻隔,在这样一种世界秩序的观念的笼罩下,庞大的中华帝国即已沉醉于‘唯我独尊’的幻想中。
              材科二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从14世纪中叶到19世纪欧洲人开始侵入中国为止,这个时代是有史以来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的伟大时代之一……但是,在这些世纪里,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在一个发生全球规模的革命性变化的时代里,安逸自在、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目不转晴地注视着过去。”
              材料三  世贸组织总干事帕斯卡尔•拉米在参加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世界贸易组织荣誉日”庆祝活动时不无幽默地说,中国一词的含义是“中央之国”,而正是加入世贸组织将中国从世界的边缘拉到了世界中心。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舞台上的新角色和新力量。
              材料四  国力的提高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崛起的基本条件。国家力量的核心是军事力量。马克思说:“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暴力本身就是一种经济。”
              (1)依据材料一回答,中国形成“中央之国”心理的因素有哪些?材料中中华帝国“沉醉于‘唯我独尊’的幻想中”的说法你认为是否正确?请结合史实说明理由。
              (2)结合才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的稳定性和全球规模的革命性变化各体现在哪些方面。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重新回到世界中心的原因有哪些。
              (4)如果将材料四中的“社会”替换为“国际秩序”,请结合史实和所学知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其是否合理。
            • 8. 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中,古代中国长期占据强势地位,曾以“中学西传”著称于世;但中国在近代前夜却裹步不前,造成被动挨打的局面,于是中国人开始学习西方,出现了“西学东渐”的趋势。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造纸术外传示意图

              材料二  徐光启于1606年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合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一至六卷平面几何部分。他又编译了《大测》,把平面三角介绍进来。徐光启热心于农业的科学研究与试验,编著了《农政全书》,这是他最大的贡献。他又与意大利传教士熊三拔合作编译了《泰西水法》六卷,在中国原有水利灌溉方法和工具的基础上,选择对当时具有实用价。值的先进方法,经过制器和试验,编译入书,并在天津开辟水田,试用新法,大获成功。
              材料三  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有几位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们分别是:

              (1)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明朝晚期出现“西学东渐”的原因。请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为何明朝晚期的“西学东渐”没能使中国从传统科技真正走向近代科技?
              (2)根据材料三的提示,简要概括中国近代前期(1840-1919年)“西学东渐”的特征。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由“中学西传”转向“西学东渐”过程中所蕴含的中国社会的变迁。
            • 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几个世纪以来,亚洲一直是欧洲许多贵重商品的主要来源地,其中的部分制成品是欧洲无法与之竞争的,例如丝、棉织品、地毯、珠宝、瓷器和优质钢,以及部分被加工成半成品的药材和食糖,尤其是香料。欧洲人从未亲自到过东方货物的供应地。--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了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同时在旧大陆也很难出现像美利坚合众国那样的自由资本主义试验场地。同样,没有把世界联成整体的地理大革命,也不可能出现推动否定旧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                             --摘自黄邦和主编《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材料三  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智利进口硝酸盐,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从爪哇进口蔗糖。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当然,国外市场也为欧洲剩余的制成品提供了市场。欧洲通过其资本、工业及军事能力而在19世纪末统治了世界经济。
              --杰克逊•斯皮尔伯格《西方文明史》
              材料四  互通有无,吸取一切先进经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动力之一。尽管在这个过程里掺杂着罪恶,但是与文明进步的成果相比,那既是无法避免的代价,同时也是相对微小得多的。
              --刘芃、朱汉国主编《历史学习精要》
              请回答: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动机,材料二中有关新航路开辟的结论体现了研究者怎样的历史观? 
              (2)据材料三概括19世纪末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出现这一特点的原因。
              (3)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四的基本观点。
              (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 10. 社会转型是指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世纪的大部分时间内……西方都是欧亚大陆的不发达地区。然而西欧的这种不发达较之中国的发达反而是一种优势,因为中国的发达反过来成为抑制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西欧人却恰恰因为自身比较落后,所以他们渴望学习,并积极创造。他们拿来了中国的文明,竭尽全力发展它们,并将其用于海外扩张。这种扩张反过来又引致更大的技术进步和更多的制度变化。最终结果是中世纪文明转变成现代文明,而欧洲人则成为这一转变的先锋和受惠者。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从影响方面来看,l9世纪西方的冲击在促使传统中国向近代中国转型上所起的作用,肯定比l6、17世纪欧洲探险家和传教士的到来所起的作用更为巨大。诚然,耶稣会士传入了天文学、数学、地理学、制图学和建筑学等西方科学,但他们的影响只局限于中国统治集团内部的一小撮儿士大夫。他们几乎没有给中国的政治体制、社会结构和经济制度带来任何影响,在这些方面仍然是传教士到来之前的那种模样。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同时在旧大陆也很难出现像美利坚合众国那样的自由资本主义试验场地。同样,没有把世界联成整体的地理大革命,也不可能出现推动否定旧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
                                                            --黄邦和等《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回答:
              (1)材料一中“古代中国的发达反过来成为抑制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方面有什么表现?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走向近代的特点并简述19世纪西方的冲击对近代中国经济转型所产生的影响。
              (3)指出材料三的观点,并依据材料三所反映的信息加以说明。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