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五位一体”,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更加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依据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谈谈对恩格斯这段话的认识,并思考它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 2. 阅读下列有关世界经济格局及其演变的相关材料,同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国家说明
              18世纪19世纪中期英国经济上的单极化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美、德、法经济上的多极化
              二十世纪初(一战后)美国经济上的单极化初具雏形
              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确立
              70年代后美国、西欧、日本当代经济强国
              材料二把辉煌留在历史身后,英镑傲视群雄的强势时代渐行渐远,伴随英镑衰落的是美元的崛起,一个新的时代被开启了。或许,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货币变局:下一秒,谁将改变世界》
              材料三几个世纪以来,世界的经济中心随着世界各地区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也在变动着,二战后,世界经济重心正从大西洋地区向太平洋地区转移,亚太地区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它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打破了二、三百年来世界经济发展一向以大西洋沿岸为中心的格局,2l世纪“将是太平洋世纪”。
              --《亚洲新势力-2030:世界经济重心转移》
              (1)从十八世纪中叶到十九世纪中叶,英国独霸世界经济整整100年的时间,英国单极的世界经济格局表现在哪些方面?
              (2)结合所学,指出美元崛起“开启一个新时代”的标志性事件,并谈谈你对“或许,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的理解。  
              (3)基于以上材料,请你结合史实归纳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轨迹。
            • 3. 具有近代意义的“最惠国待遇”滥觞于17纪的欧洲。1860年英法通商条约的签订代 意义的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真正诞生,类似条约在欧洲各国的流行,使全球贸易额由此大 幅上升。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现代意义的“最惠国待遇”诞生的原因(  )
              A.工业革命的扩展
              B.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推动
              C.世界市场的形成
              D.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扶植私人企业
            • 4. “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及资本和任何其他人或其他阶级相竞争。这样君主们就被完全解除了监督私人产业、指导私人产业、使之最适合于社会利益的义务。要履行这种义务,君主们极易陷于错误,要行之得当,恐不是人间智慧或知识所能做到的……”。它体现的是(  )
              A.人民主权
              B.自由主义政策
              C.社会契约主张
              D.限制君主权力的原则
            • 5. 如图显示的是19世纪英国人口结构的变化状况,其中曲线①代表的阶级成份是(  )
              A.地主
              B.资本家
              C.工人
              D.农民
            • 6. 材料19世纪西欧流行的自由主义,经济上主张自由放任,政治上并不关心公民的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自由主义主导下的英国,公民权受到非常严格的眼制,以致中产阶级大多没有投票权,更不必说劳动者了。1832年英国領布了《改革法案》,该法案多少扩大了选举权,不过十分有限,仅使选举者人数从大约50万人増加到约
              81.3万人左右。
              19世紀末,自由主义在性质上起了明显的变化。在群众通过接受愈来愈多的教育和参加工会组织而变得更加自信的同时,自由主义不可能继续主要关心资产阶级的利益。到19世纪末叶,成年男子选举权已在西欧大部分国家起作用。甚至受崇敬的自由放任主义原則也逐步得到修改。以往,政府对经济问題和社会问題的干涉一向被看作是对自然法則的作用的干涉,是有害的、无效的。不过,就劳动者而论,这一理论上的主张与基本亊实并不相符。公民自由权和选举权不能使劳动者免受由失业、疾病、伤残和老年引起的贫困和不安全。因而,他们利用选举权和工会组织迫切要求实行社会改革。在这种压力下,一种新的、民主的自由主义发展起来,它承认国家对全体公民的福利所负的责任。民主的。自由主义的这些改革是已成为我们当冷时代标志的福利国家的前奏。--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指出19世纪末西欧自由主义发生的重大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自由主义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背景和产生的重大影响。
            • 7.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说道:“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然而,“1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殖民扩张的需要
              B.工业革命的需要
              C.中国自然资源丰富
              D.世界市场的形成
            • 8. 社会的发展推动妇女的解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妇人,伏于人也。……在家从父,适人从夫,夫死从子。
              --《大戴礼记•本命篇》
              不可止以妇人之见为见短也。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有男女岂可乎?
              --《焚书•答以女人学道为短见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两人的妇女观念。
              材料二  在工业化的早期阶段,……工作是单调乏味的--拉控制杆、刷去污物、接上断线。……尤其是纺织工业中的(雇主),更喜欢雇佣妇女和孩子,因为妇女和孩子愿意接受较低的工资,而且更服从命令。对妇女和童工劳动的剥削达到了很大的规模……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工业革命时期雇主更喜欢雇佣妇女的原因。有学者认为“工业革命中的女工们对社会的进步起着巨大推动作用”,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材料三  文之意,今日女界宜专由女子发起女子之团体,提倡教育,使女界知识普及,力量乃宏,然后始可与男子争权,则必能得胜也。未知诸君以为然否?更有一言奉献:切勿倚赖男子代为出力,方不为男子所利用也。
              --孙中山《致参政同盟会女同志的信》(1912年9月2日)(节录)
              (3)根据材料三指出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在妇女解放问题上的建议。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推动妇女解放的因素。
            • 9. 有经济史学家说:“第一次工业革命在漫不经心的观察者来看,仅仅是经济和技术问题,实际上它是可怕的非常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大变动问题。”这里“大变动”主要指(  )
              ①国际劳动分工日益明显            
              ②冲击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政治制度、思想观念
              ③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范围内确立    
              ④推动了科技进步和文学艺术的繁荣。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 10. 美国某学者认为,18世纪中叶以前的中国与西欧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只是此后煤的广泛使用和西欧与世界的联系加强,这两项突破才使西欧胜出。这里作者强调的是(  )
              A.工业革命的开展和市场的扩大是西欧“胜出”的关键
              B.能源开发与新航路开辟对西欧发展的重要性
              C.蒸汽机的应用和殖民掠夺改变了西欧
              D.中国不重视煤的使用及与世界各地的联系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