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803年,(英国)最富裕的1.4%的家庭取得国民总收入的15.7%,到1867年,0.07%的家庭就取得16.2%的国民总收入……1867年,占家庭总数约3/4的劳动者家庭在国民总收入中只占有不到40%的份额,而占家庭总数约1/4的中、上社会阶层则占有国民总收入的60%强。

              ——钱乘旦:  《工业革命中的贫穷》

                  材料二:19世纪下半期英国工业生产与工资增长指数(%)

               

              年  代

              1860

              1870年

              1880年

              1890年

              1900年

              工业生产指

              43

              56

              67

              94

              100

              工资增长指

              64

              70

              81

              90

              100

              ——以上表格根据《全球通史》有关数据整理制定

                 (1)上述两则材料反映了当时英国的哪些社会现象,并分析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

               

               

               

               

               

               

               

                  材料三:本杰明·迪斯雷利(注)…的小说《西比尔》对19世纪中期的英国社会阶级的分化作了以下描述:“两个民族(富人和穷人),它们之间没有往来、没有同感;它们好像不同地带的居住者即不同行星上的居民,不了解彼此的习惯、思想和感情;它们在不同的繁育情况下形成,吃不同的食物,按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不受同样的法律支配……。”

                  (注:英国政治家,保守党领袖,1868年、1874年两度出任英国首相。当政时期推行了一系列社会改革措施,包括把投票权延伸至工人阶级男性、工会的合法化和罢工的权利条款等。)

                  材料四:富裕市民的“占有阶级”,即“资产阶级”,和依赖工资的工人的“劳动阶级”,即“无产阶级”,这两个阶级之间不可避免地要发生斗争和战争。和平解决问题;已经为时过迟。阶级的差别将继续尖锐,反抗的精神已经进入工人的头脑,愤慨情绪与日俱增,个别的游击分子开始集结成为相当规模的抗争和示威,只要小小的撞击,就足以引起雪崩。然后,战斗的呼喊就会传遍全国:“向宫殿开战,给茅屋和平!”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

                 (2)依据上述四则材料,针对当时英国社会阶级分化的问题,本杰明·迪斯雷利和恩格斯在认识上有何不同? (6分)

               

               

               

               

               

               

                 (3)他们两人之中谁的认识更符合英国历史发展的客观事实?为什么? (4分)

               

               

               

               

               

               

               

               

               

               

               

               

               

               

               

               

            • 2.

               能源短缺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为此我国把每年的6月15日至21日定为全国节能宣传周,倡议节约能源,历史上使电成为新能源的关键性科学发明是  (    )

                  A.德国西门子研制的发电机           B.美国人受迪生发明的电灯泡

                  C.美国人贝尔发明的电话             D.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的内燃机

               

               

               

               

               

            • 3.

               最近,中国的大飞机有了最新进展,中国空军军用200吨级大飞机实体将于2009年底在西飞亮相。这将是中国最大的军用大飞机。飞机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电力的广泛应用
              B.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C.化学化工的进步,石油提炼技术的提高
              D.钢铁工业的发展,轻型钢材的出现
            • 4.

               第二次工业革命最重要的推动力是                                         (    )

                  A.科技创新       B.市场竞争       C.资本集中       D.人才集中

               

            • 5.

               世纪博鉴会被誉为“经济、科技与文化领域的奥林匹克盛会”,至今已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程,历届世博会都深深打上了举办国的烙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51年5月1日,首届世博会(全称“伦敦万国

              工业产品大博览会”)在伦敦拉开帷幕。……这届世博会是

              英国光荣与梦想的缩影。在宏大的盛会背后,隐藏着自第

              一次工业革命以来英国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方面取得的

              辉煌成就。

              ——摘自乔继红《历史的启示:世博会是经济

              大国发展的“晴雨表”和“助推器”》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分析

              英国为什么能够成功举办“万国工业产品大博览会”。

               

               

               

               

               

               

               

               

               

               

                  材料二:1876年,美国费城举办世界博览会,这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博览会。这一年,适逢美国建国百年纪念年。它的意义,绝不只在美国首次获得了世博会的举办权;通过博览会,美国要向世界展示一个新兴工业国家的崛起,证明它已走出欧洲工业强国的阴影。当世博会上当时功率最大的600吨柯立斯蒸汽机启动时,千百台机械齐声轰鸣,展厅微微震动。正是在这隆隆声中,美国向世界宣布:“我来了!”

              ——摘编自2010年5月13日《今晚报》

                  材料三:1876年费城世博会上的部分美国展品

               

               

               

               

               

               

               

                 (2)美国选择1876年在费城举办该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博览会有着怎样的特殊意义?(2分)依据材料三分析,美国作为新兴工业国家崛起的突出表现是什么?(2分)

               

               

               

               

               

                  材料四:右图为1992年西班牙世博会主题标志。此次博览

              会的主题为“发现的时代”。

                 (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班牙政府为何把

              世博会主题定为“发现的时代”?(2分)该“发现”

              曾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 6.

               下列各项中,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内容的是     

              ①内燃机问世            ②钢铁工业采用了新技术

              ③发明了新的通讯手段    ④蒸汽机成为主要动力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7.

               下图反映的是美国1899——1937年的工业生产状况,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    )

               

               

               

               

               

              A.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B.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C.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D.拥有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很少
            • 8.

               (温州市2010年高三第三次适应性测试23)下列科技成就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②美国莱特兄弟试飞成功

              ③爱因斯坦创立狭义相对论  ④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

              A.④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 9.

               (2010年宁波市高三“十校”联考20)下面是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你能从图中得出的最直接的信息是(   )

               

                A.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和人口结构,促进了新兴城市的产生,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B.农业就业人数比例不断下降,工业和服务业就业人数比例不断提高

                C.工业革命和圈地运动的开展

                D.外来移民的涌入,英国人口的职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

               

            • 10.

               资本主义经济的鼻祖亚当·斯密无论如何也不曾想到,在经过了几百年风霜雪雨的洗礼后,她理想中的经济自由化竟然在现实中会遭遇如此的“异化”……这种异化在十九世纪晚期表现为:                                 (    )

                  A.资本主义经济完全实现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 

                  B.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垄断现象

                  C.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干预经济         

                  D.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推行福利政策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