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总统有权缔订条约,但须争取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并须出席的参议员中三分之二的人赞成;他有权提名,并于取得参议员的意见和同意后,任命大使、公使及领事,最高法院的法官,  以及一切其他……合众国官员……。”这最可能出自下列哪部文献(   )

              A.《大宪章》
              B.《权利法案》
              C.《独立宣言》
              D.1787年宪法
            • 2.

              下面漫画形象地体现了美国政治体制的一大特色。这一特色是(   )

              A.两党对垒,交替执政
              B.本质相同,亲密无间
              C.中央集权,地方无权
              D.三权分立,权力制衡
            • 3.

              下图漫画“驴象之争”是美国政治生活的生动写照,它直接反映了美国的(      )

              A.联邦制
              B.总统制
              C.共和制
              D.两党制
            • 4.

              近代美国曾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这些条约有解释权的是 (    )

              A.国会
              B.总统
              C.参议院
              D.联邦法院
            • 5.

              作家林达在《近距离看美国》中写道:“如果没有一种制度上的保证,那么原本期望是为人民效力的联邦政府,轻而易举地就可以做到金蝉脱壳,变成一个凌驾于人民之上的怪物。”这里“制度上的保证”指的是

              A.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B.保证各州的充分自治
              C.实行分权制衡的原则
              D.实行主权在民的原则
            • 6.

              到1783年,美国有11个州共发行了24636万多美元的纸币,由于没有足够的硬币与物资保证,最后几乎一文不值。1784年,大约370万英镑的货物输入美国,而美国输出品价值仅75万英镑。由于可信用的货币稀缺,某些地方又恢复了原始的以货易货方式。美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新生政权缺少经济管理经验
              B.中央政府缺乏管理经济的强制权力
              C.对外贸易交往中竞争力较差
              D.州与州之间缺乏经济交往的协调力
            • 7.

              美国总统一般称为:Mr. President(总统先生),美国独立战争后,副总统兼参议院议长约翰-亚当斯最初提出的头衔是“最仁慈的殿下”……“强有力的阁下”等称呼,最后众议院通过决议,只称呼华盛顿为总统先生,这个称呼后来一直沿用至今。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美国中央政府的制约与平衡
              B.总统的权力至高无上
              C.强调民主制度的公民意识
              D.国会有弹劾总统的权力
            • 8.

              (2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数千年之腐败,其祸极于今日,推其大原,皆必自奴隶性而来,不除此性,中国万不能立于世界万国之间。而自由云者,正使人自知其本性,而不受箝制于他人。

              ——梁启超(1900年)

              材料二:十八世纪以前,政法学之基础甚薄,一任之于君相之手,听其自腐败自发达。及孟德斯鸠出,……立法、行政、司法三权鼎立之说,后此各国,靡然从之。

              ——梁启超《论学术之势力左右世界》

              材料三:理论上最好的政府形式就是这样的一种政府:主权或作为最后手段的至高控制权力归属于社会整个集体;任何一个公民不仅对行使这种最终主权有发言的权力,而且,至少在某些时候,被要求能在政府参政议政中发挥作用,亲自履行某种地方的或一般的公共职责。

              ——约翰·穆勒《代议制政府》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数千年腐败的原因?新文化运动的先进知识分子为清除“奴隶性”做了哪些努力?(10分)

              (2)据材料二,梁启超的观点受到哪一思想运动的影响?结合史实说明美国政治体制的权力制衡关系?(8分)

              (3)据材料三,概括穆勒关于“理论上最好的政府形式”的定义。践行这种“政府形式”的民主方式是什么?(6分)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权力制衡的认识。(2分)

               

            • 9.

              (26分)“认同”在《辞海》的解释是“承认同一”,如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文化认同、阶级认同等,因此它既是一个心理问题,也是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

              问题:

              材料一:“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孰为中国人?汉人种(族)是也!”

              ——革命派报纸《警钟日报》1904年7月14日

              材料二:辛亥革命之后,种族认同因内在的局限被剥离出去,政治上的主权在民的共和观念成为新的认同基础,并最终上升到法理的高度……最终确立了民主共和国成为中华民族(指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的政治认同符号。

              ——许小青《辛亥革命与近代民族国家认同》

              材料三:迄今为止的欧洲一体化历史表明,欧洲似乎已经“在政治传统、法律传统、文化遗产和象征主义等方面的历史中,有希望找到把欧洲作为一个共同体而与世界其他地区区分开来的整体经历和集体记忆,找到为欧洲各民族提供了共同参照的东西。”

              ——朗东尼·史密斯《国家认同与欧洲统一观念》

              材料四:全世界无产者(指“无产阶级”)联合起来!   

              ——《共产党宣言》

              (1)材料一与材料二在民族国家的认同上有何差异?结合历史背景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近代以来欧洲各国在政治制度、经济体制以及精神文化方面有何共同点?欧洲在“政治传统、法律传统、文化遗产”方面存在集体记忆,请结合古希腊罗马史谈谈你的理解。(6分)

              (3)材料四的认同观是什么?与材料一、二、三的认同观相比有何特点?对1949年以后的中国以及二战后的世界格局产生什么影响?(8分)

              (4)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人对本民族、国家、文化的认同日渐迷失,请简要分析其原因。(4分)

               

            • 10.

              孟德斯鸠认为,在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下列哪一宪法(法律)的颁布首先批驳了孟德斯鸠这一观点?

              A.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
              C.法国1875年宪法
              D.中国1912年《临时约法》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