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没有建立一院制议会。而是建立了两院制。其中的原因可以在从制宪者们的经典论述中找到答案。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密尔顿指出:在美国议会投票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州的多数却是美国人民的少数”,同时举出了一个美国人民的多数却是州的少数的例子(最大四个州的人口却超过了总人口数的一半)。
                  材料二  麦迪进认为:“在共和政体中立法权必然处于支配地位,补救这个不便的方法就是把立法机构分为不同的单位。”汉密尔顿认为立法机关如果全由选民代表构成的一院制,就会存在部分人侵犯部分人权利的行为。-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联邦党人文集》
                  材料三  一院制容易引发党争。如何消除党争,宪法的反叶者们曾提出这样的观点:“用小共和国中公民的爱国热忱和遵纪守法来实现这个目标,因为村共和国的热爱使得小共和国的公民不会形成旨在损害他人或集体利益的不同派系或者在此基拙可以大大减小党争的危害。”而制宪者们认为“一切一院制而且人教众多的议会,都容易为突发的强烈感情冲动所左右,或者受帮(党)派头子所操纵,而通过过分的和有害的决议”。于是他们设计了一个人教相对较少的机构。-艰英美两国代议制结构性差异的成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如果实行单独的参议一院制或单独的众议一院制,分别会造成怎样的结果?(2)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1787年宪法为解决麦迪逊和汉密尔顿提出的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及其特点。
              (3)材料三中“宪法的反对者们”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4)据上述材料,归纳美国实行两院制的原因。
            • 2. 为了防止出现绝对的权力,古今中外都作了有益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分权主要以君权与相权,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的划分为表现形式。……伯利克里时代的城邦政治制度和国家权力系统,已具备了近代国家所具有的行政、司法、监督等国家职能,并开始向分权的方向过渡。
              --张治平《关于分权与制衡问题的探讨》
              材料二  1788年,美国联邦十三州的人民通过了近代世界史上第一部成文联邦宪法,它将盂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制衡理论作为宪法的核心,并对其进行创造性的发展,形成了特殊的“双重分权制衡”政府结构。
              --朱雄《论三权分立原则对美国政治体制的影响》
              材料三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十七条 一切国家机关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经常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倾听群众的意见,接受群众的监督。
              第十八条 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效忠人民民主制度,服从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
              --l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节选)
              (1)结合史实说明材料一关于古代中国与雅典“分权”的本质不同。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第一部成文联邦宪法确立了怎样的“双重分权制衡”政府结构?这种政府结构有什么作用?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1954年宪法为防止出现绝对的权力作了哪些规定?
            • 3. 阅读材料:
              材料 1776年7月4日通过的《独立宣言》宣告了美国的独立。宣言中说:我们认为这一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当中成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力,系得被统治者的同意。如果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是损害这些目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并建立新的政府。新政府应当建立在最能保障人民的安全和幸福的原则之上,并应按照符合这种原则的形式组织它的权力机关。马克思将《独立宣言》称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人权宣言”。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分析,英国在北美的统治是否“合法”?具体说明理由。
              (2)文中“政府的合法权力”指什么?独立后,美国“政府的合法权力”是如何体现的?
              (3)在独立后的一个世纪中,美国政府是否保障了“人人生而平等”?为什么?《独立宣言》中所提出的基本原则,对于美国成为现代国家具有怎样的意义?
            • 4. 在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奥林匹克的故乡,欧洲对外贸易的发源地,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人类发展历程中,以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为代表的东西方文明曾经彼此交融,相映生辉。
              --吴邦国《在中希经贸合作论坛上的演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各创立了怎样的政治制度。
              材料二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提出的国人“觉悟”经历了哪三个阶段。其具体实践如何?
              材料三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国庆日演说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
              材料四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82年通过的新宪法,已把建立法制摆在优先地位。……1983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也建立了一个法律委员会。彭真委员长宣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今后几年中将努力加强和保证社会主义法制和民主。……在“文化大革命”的动乱年代之后,中国现在正采取措施以恢复法律的作用。
              --法国《人道报》1984年《中国正在建立一套完整的司法制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重建法制以来,我国加快了立法进程。据统计,五届全国人大立法60件,六届全国人大通过法律63件,七届全国人大上升至87件,八届全国人大117件,九届全国人大113件。
              --《中国法制建设史》
              (4)据材料四,概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是如何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
            •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215年,英王约輪同责族代表签订《大宪章》,规定国王征税必須同责族会议商 量;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级责族之依法裁……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 保护权、流放。
                  167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人身保护法》,规定没有法庭的逮捕令,不得拘役和羁押任何 人;被逮捕的臣民及其亲友均可向法院申请人身保护令状。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准许,国王不得征税;向国王请愿是 臣民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干涉;议员在议会中的演说、辨论及议事是自由的。
              (1)据材料一,概括英国人权发展的特点,
                  材料二  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才共同设立政府,政府之正当权力,来自被治理者的同意。 而任何形式的政府,一旦有损于此目的,人民就有权予以变更或废除并建立新政府。新政府所 依据的原則用以组织其权利的方式,必須使人民认为只有如此才最能臻于安全和幸福。
              --《独立室言》
              (2)为了建立和巩固人们共同的政府,18世纪的北美人民做出了怎样的努力?
            • 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是上世纪30年代初美国农业状况的一幅漫画。一位绅士(胡佛)正向一位农民进行解释:艰难时期就如同那群鸟儿,要驱赶它们只需要竖立一个稻草人吓一吓就可以了。

                  材料二  1933年,民主党人罗斯福受命于危难之际,担任总统。他就任后,立即要求国会授权以对付危机,他在就职演说中宣称:“我将要求国会授予我一件唯一足以应付目前危机的武器,这就是,让我拥有足以对付紧急事态发动一场大战的广泛行政权。这种授权之大,要如同我们正遭到敌军侵犯时一样。”为了复苏经济,罗斯福提出“新政”,在短短3个月内连续向国会提出70多个法案。但从1935年到1936年,主要是共和党人担任法官的最高法院先后判定《农业调整法》等多部新政法令违宪,并多次暗示将要推翻《国家劳工关系法》、《社会保险法》这些作为新政里程碑的法令。为此,罗斯福总统于1937年提出了司法改革报告。虽然他的改革提案遭到了司法委员会的反对而没有通过,但最高法院中的几名法官-持传统观念的新政反对者都先后宣布退休,罗斯福乘机任命了新政支持者填充空缺。之后,最高法院对于商业领域的国会法令再也没有否决过,对其他领域的新政法令也极少再宣布无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连任的罗斯福总统再次被国会授予他认为必要的成功进行战争的一切权力,此时总统对人力和财力的控制,都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摘编自闫家深《美国总统权力变化的轨迹及原因》
              (1)材料一中的漫画反映了当时的美国农业出现了什么问题?指出罗斯福新政在应对上述问题时所采取的重大举措及其结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三权分立政治格局发生的变化,并分析上述变化产生的重大影响。
            • 7. 中央集权制马未都先生在《历史的启示》里曾谈及:“任何社会制度都有本民族文化的基因和特点,任何社会制度都有各自的优劣。我不认为美国的政治制度是无懈可击的,我也不认为中国的政治制度是一无是处的。中国有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因此,我们具有强大的文化认可,所以,我们的社会制度一定要在文化下运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业社会里,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与之相应的制度特点是专制。但在前资本主义时期,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加强和完善,这是中国制度建设的独特之处。……秦朝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体制形式中最关键的步骤。“县”是“悬”的古字,“悬”者,垂直也。……中国古代“大一统”的政治格局的形成、发展,跟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完善是密切相关的。……中央集权制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对中华文明的沿承延绵的意义不可忽视。
              --陶涛《关于“中央集权制”的几点思考》材料二:制宪者们有两个需要同时实现的目标:首先是立国,惟有将邦联条例下13个松散的独立州凝聚起来,建立一个可以行使足够权力的联邦政府来取代邦联,合众国才成其为一个国家。其次是限权,约束权力是宪政的根本,这个联邦政府的权力必须恰当,而且从创建伊始就要将限制自身权力的机制设置其中。--钱满素《美国自由主义的变迁》材料三:联邦可以造成健康的强有力的政治局面,维护美国的和平与安全。一个有效率的全国政府与和谐的联邦是对付外来侵略的有效手段,它可以把全国的人力和物力资源集中起来,用于任何方面的目的。--顾素《自由主义基本理念》材料四:前元之世,政专中书,凡事必先关报,然后奏闻。其君又多昏蔽,是致民情不达,寻至大乱,深可为戒。                        
              --余汝楫《礼部志稿》材料五:资本主义萌芽从明中后期出现到鸦片战争前夕,始终在萌芽状态中徘徊。……八股取士和大兴文字狱是明朝统治者用于钳制知识分子的一种手段。
              --郑宝琦《中国古代通史》(1)材料一所述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实施的原因及特点有哪些?
              (2)材料二美国是如何“从创建伊始就要将限制自身权力的机制设置其中”的?
              (3)请结合20世纪30、40年代的历史,解读材料三的观点。
              (4)综合以上材料,评述中央集权制度。
            • 8. 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上,人类通过政治制度的确立、改革和不断完善,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同时,由于自然环境、生产方式、民族和文化传统的不同,人类的政治文明体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朝革命是如何打破部落政治局面的?汉朝时期又是如何打破贵族政治局面的?
              材料二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2)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的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材料三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之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在笼子里,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美国总统布什在国庆日演说(2004年7月4日)(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笼子”指什么?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指出近现代西方国家政治发展总的趋向是什么?
              材料四  现在有一些观点,对辛亥革命全盘予以否定,其理由大致有两点:第一、关于革命爆发的原因。把革命的爆发归咎于革命者非理性的主观意志。第二,关于革命的后  果。指责革命造成对社会生产的巨大破坏,直接导致军阀割据的局面,中断了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邱涛《辛亥百年论革命》(4)材料四中的观点对辛亥革命全盘予以否定,显然是违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试根据所学知识予以批驳。
            • 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初,革秦之弊,废弃了秦代法律的严酷繁杂成分,由萧何制定了崇尚宽简的《九章律》,约法省刑,简易疏阔。……其法制的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以礼入法,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奠定了此后法制体系“礼刑一体”的基本框架。
              --摘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二  拷问用于查明犯罪真相,但不应作为首选方式。因此,首先应当求助于证据;如果当事人涉嫌犯罪,则可以通过拷问迫使他供出同谋与罪行。然而在涉及与王侯有关的叛国罪时,如果需要提供证词,且为情势所适,则所有都无一例外地应接受拷问。拷问不应完全听从原告的要求,而应本着合理与节制之原则。
              --摘自古罗马《民法大全》材料三  美国历史学家J.布卢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最伟大的创造性的胜利。……战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制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民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要建立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员权力相当的参议院。……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
              --《美国的历程》材料四“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
              标准。”“真正的法律,是广泛流传于所有人之中的、永恒不变的、与自然和谐一致的健全的理性。”
              --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汉朝制定法律制度的主要原则。
              (2)材料二体现了罗马法中的哪些法律原则?依据所学知识,分析罗马法对欧洲近代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分析美国为什么要建立一个“新型的共和国”?其“新型”有何特征?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材料四中西塞罗观点的认识。
            • 10.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古希腊)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典礼上的演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在伯里克利看来,雅典民主政治具有哪些突出特点?为保证民主的实施,伯里克利时期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

              材料二 中国历代有卷册浩繁、分支众多的法律,法有“六典”,刑有“八议”,都是对特权与等级的保护。……中国法的界定十分模糊,倒是皇帝圣旨、朝廷法令、祖宗遗训更具威力。因为法自君出,皇帝“钦定”法律,皇权置于法律之上,法律对皇权的约束作用微乎其微。

                                                          ——史仲文《中国人走出死胡同》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封建社会历朝法律的基本特点。

                材料三18世纪80年代的美国在政治上是特别得天独厚的:那里既有继承自英国的自由主义传统,又有从法国启蒙运动中吸收了许多英国所没有的有关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理念——在后一方面,美国人在殖民地时代和宗主国之间的矛盾显然起过重大作用,它为美国在现代民主创制试验方面实现对英国的重大超越提供了可能。——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3)据材料三,分析美国在现代民主创制试验方面能够超越英国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材料一中的“重要理念”。

              材料四 1954年新中国颁布的“人大选举法”规定人大代表的选举方式为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在代表名额上,直辖市和工业城市每10万人选代表1人,一般省份每80万人选1人……人大代表实际实行等额选举……1979年,“选举法”修订,取消了举手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正式规定了差额选举的原则;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 1,这一比例在2010年春修改为1 1。   ——张永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4)依据材料四,归纳新世纪前后我国人大代表选举办法的主要变化。
              材料五 在估计历史上每一种社会制度、每一个社会运动的时候……应当从产生这种制度、这个社会运动的条件和同它们有联系的条件出发。——斯大林《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5)运用材料五的方法,分析材料四中的现象。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