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官员财产公示制度是反腐倡廉、预防犯罪的有效手段。

              材料  英国是最早对官员财产公示进行立法的国家,1883年,议会通过《净化选举,防止腐败法》。……1978年,美国政府颁布了《政府官员行为道德法》,1989年,又修订为《道德改革法》。它规定:总统、副总统、国会议员、联邦法官以及行政、立法和司法三大机构的工作人员,必须如实填写财产,由新成立的道德署收存,总审计长负责审查。若存在灰色收入,就会被治罪。财产报告向全社会公开,任何人都可以查阅。

                  ——刘植荣《外国公务员如何公示财产》

              (1)材料中体现了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哪些原则?(6分)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美国财产公示制度能成功推行的原因。(9分)

            • 2.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托马斯·潘恩在《常识》中告诫民众:“君主政体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同样地,被人当作权利来争夺的世袭,则是对我们子孙的侮辱和欺骗。”为解决这一问题应该实行(   )
              A.民主主义
              B.平等思想
              C.共和主义
              D.三权分立学说
            • 3.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洛克以为,那种关于把全部权利上交给主权者的主张荒唐得近乎滑稽。人们    组成国家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自由、财产和安全,如果把一切权利都转让了出去,使君主有权任意处置自己的自由及生命,那么这与自然状态下有何区别?这等于是为了防止臭猫和狐狸的侵袭,却甘心被狮子吞噬,甚而还以此为安全!天赋人权绝不可转让或遭剥夺,保护这些权利正是政府存在的目的,抹煞人权的国家没有存在的意义,而侵犯人权的政府即是暴政、专制。

              材料二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克顿说:“权力是腐蚀人的,绝对的权力就会造成绝对的腐蚀。”权力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好会造福一方,反之则会贻害无穷。所以对于权力要设置一定的限制,为它戴上枷锁时刻控制着它,而不能让它被随意的行使。权力的泛滥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权力控制底下的人的苦难、挣扎,最终会造成反抗,而权力的主导者最终也会被迫走下属于他们的神坛。因而对于权力的制约有相当大的必要蛀。对于权力的控制方面民主和法治是我们最熟悉的,除了这两个之外的另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权力的分立理论了。

                 ——以上材料均摘自陈绪纲《读(社会契约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洛克的思想主张。(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材料的观点。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民主政治为依据对材料观点加以说明。(9分,选取—个国家即可)

            • 4. 国家形式关涉国家政权的组织和运用,即政府权力的配置与运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希腊罗马的分权与制衡思想,是整个西方分权学说逻辑进展链条上的第一个环节;近代洛克、孟德斯鸠的分权论逐步地使西方分权学说臻于完整。美利坚的缔造者们对欧洲的分权学说进行了改造和创新,提出了“立体分权(包括横向和纵向的分权)”的理念思想。

              ——赵海月《论美国立体分权的理念与模式》

              材料二 看到中央集权制在法国重建起来在本世纪初如此轻而易举地(引者注:法国在大革命期间曾实施过短暂的分权),我们丝毫不必感到惊异。1789年的勇士们曾推翻这座建筑,但是它的基础却留在这些摧毁者的心灵中,在这基础上,他才能突然间崛起,而且比以往更加坚固。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1856年)

              材料三 三权分立为立宪政体之精义……吾于立法、司法、行政三权之外,更令监察、考试二权亦得独立,合为五权。……好像一个蜂窝一样,全窝内的觅食、采花、看门等任务,都要所有的蜜蜂分别担任。……凡事务有全国一支之性质者,划归中央,有因地制宜之性质者,划归地方,不偏重中央集权制或地方分权制。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

              (1) 根据所学知识解释材料一中美国的“立体分权”的内容,并说明其创新之处。

              (2) 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央集权制在法国重建”的含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央集权制在法国重建和更加坚固的原因。

              (3) 根据材料三概括 孙中山先生对国家形式的设计。根据材料一、三及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的五权分立和美国三权分立的本质区别。

            • 5.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但是防止把某些权力逐渐集中于同一部门的最可靠办法,就是给予各部门的主管人抵制其他部门侵犯的必要法定手段和个人的主动。在这方面,如同其他各方面一样,防御规定必须与攻击的危险相称。野心必须用野心来对抗。
              在组织一个人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困难在于必须首先使政府能管理被统治者,然后再使政府管理自身。毫无疑问,依靠人民是对政府的主要控制;但是经验教导人们,必须有辅助性的预防措施。
              用相反和敌对的关心来补足较好动机的缺陷,这个政策可以从人类公私事务的整个制度中探究。我们看到这一政策特别表现在一切下属权力的分配中,那里的一成不变的目的是按这样的方式来划分和安排某些公职的,以便彼此有所牵制。

                                                ——摘编自【美】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

              (1)根据材料,概括联邦党人关于建立政府的主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联邦党人上述主张在美国的实践意义。(9分)

            • 6.

              (25分)材料一  政治自由并不是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是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1748年)

              材料二  当我看到任何一个权威被授以决定一切的权利和能力时,不管人们把这个权威称做人民还是国王,或者称做民主政府还是贵族政府,或者这个权威是在君主国行使还是在共和国行使,我都要说,这是给暴政种下了种子,而且我将设法离开那里,到别的法制下生活。

              在思想上我倾向民主制度……自由、法制、尊重权利,对这些我极端热爱---但我并不热爱民主……我无比崇尚的是自由,这便是真相。

              ――摘编自【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1835年)等

              材料三  1734年,他正式发表了《哲学通信》。他把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理想化了,认为最理想的是由“开明”的君主按哲学家的意见来治理国家。他感叹:“我们不能像中国人一样,真是大不幸”,“在这个地球上曾有过的最幸福的并且人们最值得尊敬的时代,那就是人们尊从孔子法规的时代。”宣称:“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孟德斯鸠与托克维尔的主要观点。(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托克维尔与孟德斯鸠不同的民主观形成的原因。(7分)


              (3)材料三中的他为什么会认为英国的制度是最理想的?又为什么会盛赞中国的“孔子时代”?(10分)

            • 7.

              权力监督与制约是政治领域的重要问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得到内阁的支持。”

              材料二 首先是“权利法案”(1689),规定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停止实施任何法律和征收任何新税……第三是“三年法案”(1694),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的任期不得超过三年……英国的王权还从来没有被套上这么多的“紧箍咒”。这个以往一直自以为只受制于上帝的权威,如今已完全受制于议会了,其神圣的光环已荡然无存。至此,国王的专权在英国已了无可能。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英国政治制度史大事记(部分)

              1215年

              《大宪章》限制王权,保障贵族特权,保护部分骑士与市民的利益

              1265年

              孟福尔议会召开,英国议会产生的标志

              1628年

              《权利请愿书》

              1689年

              《权利法案》

              1701年

              《王位继承法》

              1721年

              沃尔波尔主持内阁会议,开创了多数党领袖组阁的先例

              1747年

              君主不再行使立法否决权

              1832年

              《议会改革法案》

              1850年代

              责任内阁制趋于完备

              19世纪中叶

              两党制度形成

              1867年

              第二次议会改革

              19世纪晚期

              内阁权力膨胀,人称议会“第三院”

              1884年

              第三次议会改革

              1911年

              《阿斯奎斯法案》,上院权力进一步削弱

              1948年

              议会通过《人民代表法案》,确立“一人一票”制

              请回答:

              (1)从英美两国政府首脑与议会、内阁的关系中,指出丘吉尔言论的依据。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权利法案》使英国的王权发生了什么变化?18世纪初,英国王权是如何被进一步架空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英国政治体制的权力制衡关系。结合史实予以说明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渐进性、灵活性等特点。

            • 8.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人们不但拒绝了君主政体,还拒绝了作为君主政体基础的等级制。……公共权力是以人们为了共同利益而结成的契约为基础的。……政府权力如果离开公众的监督和控制,必将不断扩张,进而损害人民的自由。……那又如何保证政治秩序呢?……是通过公民们的自我约束,特别是公民自愿把公共利益置于私人之上的行动实现的。

              ——摘编自加里·纳什《美国人民:创建一个国家和一种社会》

                  材料二  制宪双方都承认人民主权的“有限性”,……他们认为一个强大的政府权力不但不是自由的威胁,反而是自由的保证,而一个国家若没有全国性政府是可怕而怪异的。……况且人们所寄望的那种公民德行在当时已经衰落了,……不足以支撑起一个完善的制度,现实政治中利益与派系的分歧与对立,似乎必须多仰赖于制度的制衡。”

              ——摘编自庞金友、刘影硕《美国制宪会议时期人民主权观念的冲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独立之初的建国思想。

              (2)根据材料一、二,比较两个时期美国处理政治与人民之间关系的异同。

            • 9. 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趋势,并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完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最初为君主政体,不久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他们全是贵族。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伏尔泰对英国政治制度的描述:“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当了一个自由、强盛、擅长经商、又很开明的国家的首领。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

              ——摘自伏尔泰《巴比伦公主》

              材料三  宪政主义、联邦主义和有限政府在欧洲倒不是新颖的思想,它们溯自中世纪……美国革命使这些思想变成进步的思想。美国的影响为欧洲的发展势力增添了力量,使启蒙运动后期的思想变得更加民主。合众国取代英国,成为先进思想家的模范国家。

              ——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四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由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孙文《同盟会宣言》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政治自由化”指雅典确立了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在雅典确立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2)材料二中伏尔泰描述的英国政体是什么?光荣革命后,英国为推进这一政体的建立和完善进行了哪些努力?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革命”确立了哪些政治制度?

              (4)根据材料四指出孙中山主张建立什么政体?孙中山为此进行哪些实践活动

            • 10.

              向现代文明社会迈进

              材料一 《独立宣言》发表后,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在法国,《独立宣言》被广为印刷,成为反英宣传的主要材料……《独立宣言》的文字被一再借用,表明这种对欧洲传统惯例的激烈而又具有创造性的挑战得到了认可。

              ——摘编自(美)迈克尔·埃默里《美国新闻史》

              材料二 美国革命实际上已经成了巴黎一种新的信仰,《独立宣言》则是他们的“圣经”。对法国人而言,要寻找“早已遗忘的,对神圣权利的绝妙阐述”,只需要这本“圣经”就足够了。时任驻法公使杰斐逊说:“法兰西被我们的革命唤醒了,他们现在的目标非常明确。”……在同一时间,美国人却为法国人民对权利的热情所唤醒,为1789年10月美国报刊上刊登的法国《人权宣言》而激动不已。很明显,两个国家都在相互影响着对方。

              ——摘编自(美)苏珊·邓恩《姊妹革命: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启示录》

              材料三  美国国会于1789年9月25日通过10条宪法修正案,作为美国宪法的补充条款,并于1791年12月15日得到当时9个州批准开始生效。

              美国宪法修正案节选

              批准时间

              条文节录

              1791年

              人民之人身、住宅、文件与财产不受无理搜查扣押之权利不得侵犯

              1791年

              本宪法所未授予合众国或未禁止各州行使之权力,皆由各州或人民保留之

              ——据《美国宪法及其修正案》(朱曾汶译)

              问题: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独立宣言》在法国受欢迎的原因。

              (2) 

              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1)说明美国《独立宣言》怎样对“神圣权利”进行“绝妙阐述”?(2)分析这一“神圣权利”在美、法两国革命时期的相互影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