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洛克是第一个系统阐述宪政民主政治以及提倡人的“自然权利”的人。 … … 洛克提出的人所拥有的“自然权利”包括了生存的权利、享有自由的权利以及财产权。洛克还第一个倡导了权力的分配,认为行政与立法应当分开,而且立法机关应当高于行政机关,防止专政。

              ——摘自《宪政民主思想之先驱者洛克》

              材料二     美国学者阿穆尔甚至认为,美国宪法---不是单指被冠以“宪法”这一名称的文件,而是指可以被称作美国宪法活动的那个整体----中渗透着一种洛克精神。

              ——摘自《美国宪政主义的逻辑起点:从柯克到洛克》

              (l)根据材料一,概括洛克的宪政民主思想。( 6 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宪法是如何体现“洛克精神”的。( 9 分)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一个民族或一个历史时期的“政治文化”,对于相应的地域或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活动有深刻的影响。“祖宗之法”是中国传统儒家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西方的“政治文化”则呈现不同的特点。

              材料一     宋太宗在即位诏书中说:“先皇帝创业垂二十年,事为之防,曲之为制,纪律已定,物有其常,谨当遵承,不敢逾越。”宋代士大夫们在谈及国家的政治取向、制度原则时,经常与“祖宗之法”联系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祖宗之法”就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两宋对于“祖宗之法”的强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①宋代中央集权的活力与僵滞,②权力机构的分立与集中,③文武制衡关系的形成,④乃至赵宋王朝的兴与衰,处处都会遇到所谓“祖宗之法”的问题。

              ——摘编自陈苏镇主编《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研究》

              (1)依据所学知识,在标示的①②③④中任选两点,予以说明。(8分)你如何评价宋朝这种特别重视“祖宗之法”的政治取向?(4分)

              材料二     在启蒙运动中,“人们逐渐相信,当前人类活动的各方面已非过去所能比拟,将来在各个领域注定会出现没有止境的进步”。(P.L.拉尔夫等《世界文明史》)“由于人类是可以改善的,因此他们认为变革和进步可以逐步改良社会……当时的政治、经济和宗教制度必须进行改革”。(P.T.马修斯等《西方人文Ⅲ: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在启蒙运动的上述政治理念的影响之下,19世纪的欧洲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变革。

              19世纪欧洲政治变革大事记

              年代

                                     事件

              1830年

              法国七月革命,建立七月王朝,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1832年

                  英国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议席

              1848年

              法国二月革命,建立第二共和国

              1861年

              撒丁王朝基本统一意大利,实行君主立宪制

              1867年

              英国议会改革,城市工人获得选举权

              1871年

              德意志统一,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

              1875年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男性公民均获得选举权,法国共和制度最终确立

              1884年

                  英国议会改革,农村工人和矿工获得选举权

               

               

               

               

               

               

               

               

               

               

              (2)材料二反映了欧洲怎样的政治文化理念?(4分)依据上表,概括19世纪欧洲政治变革的主要方面?(6分)任选其中一个方面予以说明。(3分)

               

            • 3.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认为,一个国家最高的原则是全民的利益,并非统治者的利益。对于最高统治权的服从并不使人变成奴隶,而是使其成为一个公民——他这样具体描述:“奴隶必须服从他的主人的命令,虽然命令是完全为主人的利益。……公民服从统治权的命令,命令是为公众的利益,他自己包括在内”。可以看出,斯宾诺莎这里侧重强调的是公民“适于被统治”这一面的品德,或者说是一种服从统治的“义务观念”。当然,在他看来,对于统治权的服从实际上是对全体公民利益的遵守,他说:“凡是根据政治权利享有国家的一切好处的人们均称为公民;凡是有服从国家各项规章和法律的义务的人们均称为国民”。

              材料二     卢梭说“我从不曾看到过cives(公民)这个称号是可以赋予任何君主之下的臣民的”,他认为人们通过社会公约结合而形成的公共人格,“以前称为城邦,现在则称为共和国或政治体”, “至于结合者,他们集体地称为人民;个别地,作为主权权威的参与者,就叫做公民,作为国家法律的服从者,就叫做臣民”。这里,卢梭实际上表明了由城邦国家向现代国家的转变,并将“人民”作为一个集合名词,泛指政治体内的所有成员。

              ——摘自汤敏轩、谭君久《公民权利思想探源》

              请回答:

              (l)根据材料一,概括斯宾诺莎的观点。(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卢梭认为公民最重要的特征是什么?他的这一观念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7分)

               

            • 4.

              “真正的民主”

              对于公元前5世纪的欧洲人来说,“真正的民主”指理性的审判和权力的分享,还有各种其他的公民美德。但是,民主是一种公共美德,但不是唯一的美德,由希腊公民选举产生的政府肯定存在着效率低下、腐败、短视、不负责任或被少数人的特殊利益所操纵,而且不能采纳公意所要求的政策。

              18世纪以来,欧洲人越来越认识到“真正的民主”指的是自由、平等、博爱,“民主”就是公民对政策的有效控制,建立起负责任的政府。正如卢梭所言,“如果国家,或者说城邦,其生命权在于它的成员的结合,并且如果它最主要的关怀就是要保证其所有成员表达公意,它必须有一种普遍的强制性的力量,以便按照最有利于全体成员的方式来推动并安排各个部分。正如自然或者说上帝赋予了每个人以支配自己各部分肢体的绝对权力一样,社会民主必须忠实地履行公民赋予政府的权力,并保障它受到人民制约和内部制约。”

              ——(美)塞缪尔·亨廷顿《20世纪的民主化浪潮》

              问题:(12分)

              (1)根据材料,指出18世纪欧洲人与公元前5世纪希腊人对“民主”认识的不同。(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8世纪以来法国对“真正的民主”的实践。(6分)

               

            •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颁发了一系列法律文件来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1689年,英国议会制订的《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被视为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的标志;1776年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以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为根据,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是美国资产阶级纲领性文件,被视为最早的《人权宣言》;1787年,美国制定的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一整套国家体制,被视为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发表的《人权宣言》以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原则,否定了封建主义的王权和特权。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

              材料二: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保障“人民”对政府的参与、信任和制约,意在追求“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以防止政府某一分支侵夺或垄断权力,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

              材料三:很简单,如果没有辛亥革命,中国可能会通过渐进改良的方式实现社会的转型。在辛亥革命之前,清政府已经在进行改革。比如,那时制订的法律,在今天看也是很超前的。                                        ——李泽厚《告别辛亥革命》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3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共和政体“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表现。(3分)

              (3)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三观点在认识上的局限性。根据上述材料,简要阐述你对制度转型的看法。(4分)   

               

            • 6.

              (26分)妥协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解释为:用让步的方法避免冲突或争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唯一摆脱困境(人们彼此妨害)的方式则是互相妥协。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制定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

              一一古希腊思想家伊壁鸠鲁

              整个现代民主政治都是妥协的产物。因此也可以说,一个民族不善于妥协,就不可能走向真正的民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近代史上法德两国成为一对宿敌。然而,1958年,德国总理阿登纳却前往法国总统戴高乐的家中进行了一次私人会谈。会谈中,戴高乐向阿登纳说:德国是法国在欧洲唯一的伙伴。

              材料三: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政治斗争中强势的一方从来不懂得妥协退让,即便是对内部的改良力量也压制打压,直到那些疥癣之疾发展成为心腹之患,逼得在朝与在野的双方兵戎相见。以至于有人说我们的历史上只有成功的改朝换代,却鲜有成功的改良鼎新,国人可以向暴力屈服,却拙于制度创新。

              一一卢伟《懂得妥协很重要》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古希腊与古罗马是如何实践伊壁鸠鲁的主张的(4分)。近代欧美国家政治生活中继承妥协传统,请以17世纪晚期的英国和18世纪晚期的美国史实为例加以说明。(4分)。

              (2)材料二描述的是什么历史现象(2分)?这个现象的发展趋势如何(2分)?后来给世界政治格局带来了什么影响?(2分)

              (3)概括材料三的观点(4分)。你是否赞同他的观点,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史实说明(4分)。

              (4)根据上述材料,你能得出哪些启示?(4分)

               

            • 7.

              【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

              世界民主政治的发展由于各国国情的差异也呈现出巨大的差异,中国与美国走过了不同的发展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基本法(宪法)的任务,在于保证苏维埃区域工农民主专政的政权和达到它在全中国的胜利。这个专政的目的是消灭一切封建残余,赶走帝国主义列强在华的势力,统一中国,有系统地限制资本主义的发展,进行苏维埃的经济建设,提高无产阶级的团结力与觉悟程度,团结广大贫农群众在它的周围,以转变到无产阶级的专政。

              ——摘编自《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931年)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政权性质及其时代背景。(7分)

              材料二:  第十款: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颁发捕获敌船许可状;铸造货币;发行纸币;使用金银币以外的任何物品作为偿还债务的货币……。任何一州,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口货或出口货征收任何税款,但为执行本州检查法所绝对必需者除外。任何一州对进口货或出口货所征全部税款的纯收益供合众国国库使用;所有这类法律得由国会加以修正和控制。任何一州,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征收任何船舶吨位税,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除非实际遭到入侵或遇刻不容缓的紧迫危险时不得进行战争。                 

               ——美国《联邦宪法》

              (2)美国当时制定《联邦宪法》迫切的背景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中央政府权力加强的积极影响。(6分)

               

            • 8.

              (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明代废除丞相以前的著名丞相及其权力

              时期

              代表人物

              拥有的权力

              秦国

              吕不韦

              秦王以“仲父”相称,掌握国家大权

              东汉末年

              曹操

              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国家大权

              材料 废除丞相以后相当丞相地位官职所享有权力范围的变化

              时期

              职位

              所享有权力范围

              明代中叶后

              内阁首辅

              拥有票拟权,不是合法的宰相,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以司礼监的太监予以牵制

              清代

              军机大臣

              承旨拟写,相当于顾问、秘书班子

              材料 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曾这样评价当时中国的君主专制:“中国政府只有在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是管理家政。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

              请回答:                                         

              (1)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发生的变化是什么?指出变化的主要原因。(6分)

               

               

               

               

              (2)为解决材料一、二所反映的矛盾,概述秦朝以后各朝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 (6 分)

               

               

               

               

              (3)据材料三分析中国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4分)

               

               

               

               

               

            • 9.

              (14分)通过历史上不同社会时期不同国家社会政治制度的建设,我们可以更多地了解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唐朝政治制度是什么?该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2)结合材料一回答,唐太宗时期,加入国家要在江南修建一项水利工程,其正常的运行程序是(   )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吏部       B、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C、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吏部       D、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3)根据材料三的图示,完成下列表格。

               

              国家

              走上资本主义民主道路的方式

              政体

              政体确立的标志

              英国

               

               

               

              美国

               

               

               

              法国

               

              民主共和制

               

              德国

              发动王朝战争

               

               

               

              (4)上述材料反映的中外政治制度的不同发展模式给你有何启示?

               

               

               

               

            • 10.

              英美代议制的确立,引导了人类政治文明的潮流。阅读材料:

              材料一  (见漫画图  )

               

              材料二  人们把他弥留之际交给华盛顿夫人的遗嘱打开之后发现,那份遗嘱是他在七月份亲自仔细拟好的。在头几条中有一条规定,要在他的妻子去世以后解放他家中的奴隶。

              ——《华盛顿传》

               

              材料三    美国的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

              ——摘编自美国1787年宪法

              材料四   本宪法及本宪法所制定之合众国法律……皆为全国之最高法律;每个州的法官都应受其约束,任何一州宪法或法律中的任何内容与之抵触时,均不得有违这一规定。州政府的官员由各州自行选举产生,联邦政府无权任命州长或州级官员。

                                                        —--摘编自《1787年美国宪法》

              材料五  以选举和议会立法为主要特征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使欧洲启蒙运动的民主思潮由理论付诸实践,从政治体制上对君主专制政治予以否定和替代,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支柱,从法律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成果,维护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的政治利益。尽管维护的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民主,政党间也容易产生摩擦和扯皮现象,且在欧美部分国家仍尚未成熟,但在19世纪70年代后,欧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不断扩大政治民主,日益健全代议制度,以调节、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稳定的统治秩序,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伴随着“西学东渐”,资产阶级代议制度还扩展到了亚洲及世界其他地区,产生了广泛影响。

               

              请回答:

              (1)漫画所反映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的何种政体形式?该形式是通过哪一个重要文献加以确立的? (2分)请对这部文献作出简要评价。(2分)

               

              (2)材料二中华盛顿作为总统为什么不能解放全国的奴隶?当时该国的政体形式如何?(2分)

               

              (3)根据材料三、四,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政治原则是什么?(1分)美国1787年宪法是如何解决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问题的?(3分)

               

              (4)请根据材料五,从政治、经济及对世界的影响等方面归纳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进步性与局限性。(8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