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本宪法所授予之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合众国国会……众议院以各州人民每二年所选举之议员组成之……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大总统。大总统之任期为四年,同任副总统之任期亦然,大总统与副总统,应依照下列手续选举之……”
              材料二 宪法规定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总统任期7 年,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议会采取两院制,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
              材料三“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四 第12 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第15 条:“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第18 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
              请回答:
              (1)上述四段材料分别出自哪些政治文献?
              (2)以上材料反映了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的哪两种基本类型?
              (3)材料三和材料四对君主和议会的关系的规定有什么不同?
              (4)根据上述材料归纳,资产阶级代议制具有哪些共同特征?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政治根源于经济,并由经济决定。必须在经济基础上认识政治,政治是离不开经济而孤立存在的。一定的政治总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产生,并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所制约。
              政治反作用于经济,给经济的发展以巨大的影响,起到推动或阻碍的作用。政治体现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经济活动中各个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的经济利益,经济利益的得失是最根本的利害关系,任何阶级和社会集团的政治活动,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和维护本阶级、本集团的根本经济利益。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就材料中的任何一个观点进行探讨。(可以对其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其进行修改并进行论汪。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 3. 有历史学家感慨:“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 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果真如此,那么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在北美生根开花?”这主要说明(  )
              A.海洋国家比大陆国家更容易接受新事物
              B.地缘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
              C.工业化进程主要发生于欧洲与美洲地区
              D.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
            •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材料一  雅典的监察制度相当发达。陪审法庭除了是最高司法机关外还是最高监察机关,有批准或否决五百人议事会的权利。雅典公民也有相当大的监察权,官员在任职前,要对其出身、财产、人品、是否服兵役等进行审查。官员在任职期间要举行一次信任投票,看他是否称职。任职期满后,对其财产等情况进行审查,看他是否贪污受贿,如果有罪则处非法所得的十倍罚金。(据王晓天《中西古代监察制度之比较》)
              材料二
              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大事记(部分)
              1215年《大宪章》限制王权,保障贵族特权,保护部分骑士与市民的利益
              1265年  孟福尔议会召开。英国议会产生的标志
              1689年《权利法案》
              1701年《王位继承法》
              1721年  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开创了多数党领袖组阁的先例
              1747年  君主不再行使立法否决权
              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
              19世纪50年代  责任内阁制趋于完备
              19世纪中叶  两党制度形成
              (1)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监察制度的主要特点。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运用相关史实论证英国民主政治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 5. 由专制向民主转变是历史发展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城邦大约划分为1 00个市区,各市区按照大小比例选举出数目不等的候选人,然后从候选人名单中用抽签的办法确定实际上的公职人员。每人都有出任公职的平等机会,不至于集中在少数A.选举出的公职人员如果得不到公民大会的支持,就会立即被赶下台。--《古代希腊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与法律思想》
              (1)材料一体现了雅典城邦选举制度的哪些特点?
                  材料二  伯里克利……将权力转移到由全体男性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手中。公民大会是处理雅典事务的最高权力机构。它一年召开40次例会,如果需要的话,还召开临时会议,不仅解决一般政策问题,而且还为政府在外交、军事和财政等一切领域的活动作出详细决定。伯里克利还规定大部分公职实行薪金制,使贫民有可能担任-公职。另外,他还建立许多由陪审团作最后决定的民众法庭,陪审法官由抽签产生,所有公民都可担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伯里克利为完善雅典民主制度采取的措施。
                  材料三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一…….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3)材料三中所指的“一种完美的政治设计”是什么?这种政治设计又是如何通过自我完善而使英国“走向长治久安”的?
                  材料四 美国人生而平等,因而从未为创造平等而操心。他们也没有经历过民主革命的苦难就坐享民族革命的果实。美利坚合众国一诞生便引进了1 7世纪英国的政府形式和施政方法。所以,美国人从未为创造一个政府而担忧一…….当一个美国人在考虑政府建设问题时,他的思路不是如何去创造权威和集中权力,而是如何去限制权威和分散权力。--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建国以后“如何去限制权威和分散权力”的?
            • 6. 近代以来欧美国家长期居于世界政治舞台的核心,其兴衰更替承载着过去,也昭示着未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1)据材料一指出在“革命与妥协”的方式下英国君主制的发展演变历程。有人认为 17世纪以来的英国之所以能够傲视全球、引领世界潮流其渊源就在于1688年的革命,据此 谈谈“光荣革命”对开启现代英国之路所起到的历史作用。
              材料二  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以1898年美西战争为界标,在此前50年美国集中解决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并且在经济总量上接近头号强国英国;在此后50年美国越来越深刻地卷入两洋战略,并开始主导国际体系的建设。以二次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取代英国而成为世界霸权国家。……美国在崛起过程中,没有成为英国霸权及其殖民体系的直接挑战者,在两次大战中都成为英国的主要盟友。美国不是推翻英国的全球霸主地位,而是在英国霸权自然衰落的过程中逐步取而代之。
              --黄仁伟《大国兴衰的历史比较》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权国家的国内因素。
              材料三  人们在描述二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时,常常使用“欧洲的衰落”这样的提法……欧洲的衰落是相对19世纪它高居世界政治经济军事优势地位的“黄金时代”而言。现在的衰落并不意味着它没有发展与进步。欧洲,或者说资本主义发达的西欧,仍是当今世界的重要基地,它的作用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不可或缺。
              --据刘宗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3)概括材料三中作者对“欧洲的衰落”所持的观点,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 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唐时期绩效考评有比较配套的机制……汉代有“上计’,制度……上计吏由郡守的僚佐担任,每三年计一次,即“汉法,三载上计,以会课最”。唐代基本与汉代相同。……汉代将全国分为十三州(唐设十五道),也即十三个监察区……中央设十三名刺史(唐设采访使)为监察官,各负责一州的监察事务。……汉唐时期还有一种临时性突击考评地方官吏的辅助手段,其主要形式是巡查。对地方的巡查也分两级进行,即中央对郡国和郡对属县的分级巡视。……汉唐时期重视对考评结果的应用,在体禄增减、品阶升降、职位变动、荣辱予夺等方面都体现了不同考绩的结果。
              --《我国汉唐时期绩效考评的特色与启示》
              材料二  英国没有专门的和单一的反腐败机构,负责反腐败的机构分散于议会、司法部门、审计部门以及政府部门内部,从而形成了广泛的反腐败网络。……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制定反腐法律的国家……1ggc}年,英国颁布了第一部反腐败法,即《公共机构腐败行为法》。
              --《英国的反腐败机制》
              材料三  相对来说,英国有着一套比较完整、灵活的监察制度。……议会监察,是“民意代表机关”(议会、国会)对政府施政、财政、人事等其他法定事项的监督检查,包括同意、纠正、纠举、弹幼、审计以及为完成这些任务所必需的质询、视察和调查、投不信任票等事前防止,事中纠正和中止,事后惩戒和救济等监控规程。……时至196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议会监察专员法例》,并正式成立了英国议会监察专员署。……监察专员是由首相提名,女王任命,终身任职,直到退休为止。
              --《英国监察制度:在漫长曲折的道路上逐步形成》
              (1)根据材料一,归纳汉唐时期政府对官吏监察考评的措施。除上述之外,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个古代监察制度的例子。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英国近代监察制度的特点。
              (3)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中国古代汉唐监察制度与英国监察制度在形成发展过程中有何共性?(2分)与中国古代汉唐监察制度相比,英国近代的监察制度有什么进步之处?
            • 8. 近代以来,国人开始逐渐认识西方民主政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该夷(美国)并无国主,止有头人,系部落中公举数人,拈阄轮充,四年一换”。
              --1817年两广总督蒋攸鼯奏折
              “(英国)都城有公会所,内分两所,一曰爵房,一曰乡绅房。……国有大事,王谕相,……辗转告乡绅房,必乡绅大众允诺而后行,否则寝其事勿论。此制欧罗巴诸国皆从同。”
              --1849年徐继畲《瀛寰志略》
              材料二   国人对宪政的理解首先从议会制度起步,而不识宪法,大概是因为议院为具象,较易认识,而宪政抽象,较难认识;更因为宪法较之议会对君权具有一种根本大法的约束,更强调“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据考,在1895年之前,还绝少有人提出宪法问题。1898年,康有为在上书光绪帝第五书中明确提出:“自由国事付国会议行”,“采择万国律例,定宪法公私之分。”
              --摘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1)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材料一反映出两国政治制度的哪些特点?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甲午前后国人对宪法态度不同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概述近代以来国人对西方政治认识的演变趋势。
            • 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法两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发展进程简表
              英国法国
              1215年颁布《大宪章》,确立起有限君主制的政治体制;
              1265年孟福尔召开议会,创立了英国议会的雏形,形成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
              1688年光荣革命,通过妥协不流血的和平手段,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步确立起来;
              1689年《权利法案》限制王权,明确了议会至上原则;
              1701年《王位继承法》进一步限制王权;
              19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在英国确立;
              1832年、1867年和1884年三次议会改革,民主制日趋完善。
              1789年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法国大革命爆 发,《人权宣言》颁布;
              1791年宪法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1792年巴黎人民第二次武装起义,建立法 兰西第一共和国;
              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颁布钦定宪法;
              1848年二月革命,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52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1871年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1875年法国议会以一票多数通过宪法,最终确立了共和制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法两国民主进程中各自呈现的主要特点。他们反映了当时世界政治发展的什么趋势)
              材料二 权力监督中的权力,是一种外在的权力;从功能上说,它最多只能起到事后的作用。……于是就会产生一种监督权由谁来监督的问题。而权力制衡中的权力则不同,它是一种内在的权力。在权力制衡中,每一个权力的行使者都具有权力的行使者和权力的制约者的双重身份。权力的行使者不仅受到其他权力的约束,而且也同时约束着其他权力。
              --蒋德海《为什么说权力制衡比权力监督更重要》
              (2)概括指出材料二的观点,结合1787年宪法的内容谈谈美国是如何实现权力制衡的。
              材料三  袁世凯3月11日在北京就职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第二天便在南京公布《临时约法》,塞给袁一部他未参与制定的“宪法”,束缚其手脚。《临时约法》违背了孙中山的建国理念和同盟会的革命方略。辛亥前,孙一直主张革命成功后实行美国政体,《组织大纲》集权于总统完全符合他的意愿。
              --范福潮《<临时约法>为什么会成为废纸》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临时约法》“违背了孙中山的建国理念”
              (4)有人说“民主不是一个单选题,而是一个多选题”。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 10. 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是整个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也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世界各民族、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历史发展不同,水平不同,民主的形式和途径也是不相同的。回答下列问题:
              (1)雅典是古代民主政治的摇篮。简述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历程,说出雅典民主政治对后世的影响。
              (2)英国是典型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国家,其特点是什么?
              (3)美国1787年宪法为避免绝对权力的出现,维护民主,做了哪些制度设计?
              (4)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的民主被认为是“脆弱的民主”,其主要表现是什么?从背景角度分析其“脆弱”的主要原因。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