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以科技文化为内涵的软实力对于一个国家的崛起是至关重要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在19世纪,大家可以不去伦敦,不去维也纳、柏林,不去圣彼得堡,也可以不去罗马,但无论是谁,不管他什么出身,也不管他是什么国籍,他却不能不去巴黎”,当时,“巴黎是世界的神经中枢,正如雅典原先是希腊的思想灵魂一样。”
              ——(法)普罗夏松《巴黎1900:历史文化散论》

              材料三:从19世纪后期开始,德国和美国迎头赶了上来,开始引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潮流……当英国人从陶醉中惊醒,猛然看见帝国上空的夕阳时,新的太阳已经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洲大陆上升起。……1894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跃居各大国之首,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四: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规模达4﹒57亿人,其中手机网民达3﹒03亿人,IPV4地址数达2﹒78亿个,域名总数866万个,其中cn域名数为435万个,网站数191万个,国际出口带宽达1098957Mbps。
              ——节选自百度·百科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至19世纪上半期为英国傲视全球提供支持的科技文化成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使法国巴黎成为“世界的神经中枢”的思想家有哪些?他们为世界提供了怎样的政治智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崛起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科技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互联网在中国发展的特点及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人类进入近代以来,各国的孤立状态逐渐被打破,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不断扩大、日益频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18世纪后期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美洲的特产也被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18世纪后期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简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指出:所谓的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在一个国家内部,自己的国家制度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就很难成为一个大国,即使成为一个大国,也是不可能持续的。……环顾当时的世界,法国正处于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大清王朝268年的江山才刚刚坐了44年。但是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大国崛起》之《走向现代(英国)》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在历史性转变中抢了先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火车、轮船、电报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联结在一起。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使欧洲到印度的航路缩短了4000英里。1914年竣工的巴拿马运河则使旧金山到利物浦的航程近了5666英里。轮船的不断更新使航速大大提高,欧美航程从42天缩短为5天,从伦敦到加尔各答也由3个月减为18天。此外跨洲铁路的修建,加强了洲际联系。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报的普厦,使世界通讯网络得以形成。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促进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的主要成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 关于英文称呼中国国名为“CHINA”一词的来历,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来源于瓷器,因为在英语中,中国和瓷器都是“CHINA”。另外,也有人认为“CHINA”一词的产生与秦朝有关,因为英文中“秦”的翻译是“CHIN”。还有一种观点则把“CHINA”与丝绸挂上了钩。在法文中,“丝”的拼写则为“CHINE”,与英文 “CHINA”的发音与拼写已经非常接近,最后再从法文正式“过渡”到了现在的“CHINA”一词。而古代日本在提到笼统的中国概念时,则称中国为“汉土”或“唐土”。
              (4)根据材料四分析“CHINA”,一词的三种说法和古代日本称中国为“汉土”或“唐土”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人类进入近代以来,各国的孤立状态逐渐被打破,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不断扩大、日益频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18世纪后期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美洲的特产也被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18世纪后期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简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指出:所谓的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在一个国家内部,自己的国家制度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就很难成为一个大国,即使成为一个大国,也是不可能持续的。……环顾当时的世界,法国正处于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大清王朝268年的江山才刚刚坐了44年。但是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大国崛起》之《走向现代(英国)》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在历史性转变中抢了先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火车、轮船、电报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联结在一起。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使欧洲到印度的航路缩短了4000英里。1914年竣工的巴拿马运河则使旧金山到利物浦的航程近了5666英里。轮船的不断更新使航速大大提高,欧美航程从42天缩短为5天,从伦敦到加尔各答也由3个月减为18天。此外跨洲铁路的修建,加强了洲际联系。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报的普及,使世界通讯网络得以形成。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促进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的主要成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 关于英文称呼中国国名为“CHINA”一词的来历,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来源于瓷器,因为在英语中,中国和瓷器都是“CHINA”。另外,也有人认为“CHINA”一词的产生与秦朝有关,因为英文中“秦”的翻译是“CHIN”。还有一种观点则把“CHINA”与丝绸挂上了钩。在法文中,“丝”的拼写则为“CHINE”,与英文“CHINA”的发音与拼写已经非常接近,最后再从法文正式“过渡”到了现在的“CHINA”一词。而古代日本在提到笼统的中国概念时,则称中国为“汉土”或“唐土”。
              (4)根据材料四分析“CHINA”一词的三种说法和古代日本称中国为“汉土”或“唐土”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