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近代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后均确立了代议制民主政治。代议制的核心是

              A.实行民主选举
              B.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
              C.君主无实权
              D.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 2.

              所谓代议制,就是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下列有关各国代议制选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英国首相由议会下院选举产生
              B.美国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C.法国参议院议员通过间接选举产生
              D.德国的联邦议会议员由普选产生
            • 3.

              根据近代英美法德四国国家元首及政府首脑的相关知识,序号处内容正确的是

               

              德国

              法国

              英国

              美国

              国家元首名称

              皇帝

              国王

              总统

              国家元首产生方式

              选举

              世袭

              选举

              国家元首任期

              终身制

              任期制

              终身制

              国家元首有无实权

              政府首脑名称

              宰相

              总统

              总统

               

               

               

               

               

               

               

              A.①总统 ②世袭 ③终身制 ④有 ⑤首相
              B.①国王 ②选举 ③终身制 ④无 ⑤内阁
              C.①总统 ②世袭 ③任期制 ④有 ⑤首相
              D.①首相 ②选举 ③任期制 ④无 ⑤内阁
            • 4.

              (28分)下列材料分别摘自17世纪末和19世纪后期欧美四大国的历史文献。

              材料一 “本宪法所授与之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合众国国会。众议院以各州人民每两年所选举之议员组织之……行政权属于合众国大总统。大总统之任期为四年……应依照手续选举之。”

              材料二 “宪法规定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总统任期7年,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议会采取两院制,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

              材料三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未经议会准许……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四 宪法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首相”;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帝国国会按普遍、平等的选举法选举产生。”

              请回答:

              (1)上述四段材料分别出自欧美四国的政治文献,按照顺序写出四国的政治文献的名称。   8分

              (2)以上材料反映出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的哪两种基本类型?并指出建立代议制的不同方式。 8分

              (3)从国家元首产生上看,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何不同?对于君主和议会的关系,材料三和材料四规定有什么不同点?  8分

              (4)你认为西方近代民主制度中,有哪些值得我们今天借鉴的地方?请说明。  4分

               

            • 5.

              (19分)“传统与变革”的主题几乎是每一个民族在寻求发展时所面临的共同难题,这对矛盾能否处理好,直接关系一个民族的盛衰荣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吉利民族既尊重传统又善于变革,当他们发现只有推行变革才能更好地尊重传统时,他们就放弃旧的阵地,接受变革,去尊重新的传统;他们在推行变革时,又以维护和尊重传统为已任。……以传统在外壳上的完整延续和内涵上的不断更新,英国形成了以退和的改革与合理的妥协为特征的政治文化特色,即“在冲突中达到融合”的渐进模式。……“光荣革命”后,英国再没有发生过政治革命……近代以英国经济发展、政治变迁和社会进步,无不是与温和、渐进的改革联系的。

              ­——摘自《英国渐进式发展道路的启示》

              材料二  所谓阳光,是指北美革命的性格,温和而耐久;而闪电则指法国革命之特色,爆发于黑暗,电闪雷呜,暴雨如注,照亮并荡涤旧世界的角角落落,但也迅速回归黑暗。……1787年美国建立的宪政制度,从历史说,与其说是与以往冲突一刀两断,不如说是诸多传统因素的综合。总统为民选,为民主制之大陆,然而总统执行权之集中,则可使人想起历史上的首王与君主;国会一分为二,参议院如贵族制,众议院则回归民主制;最高法院大法官干脆与民主制绝缘,由总统钦定,且终身任职,有如罗马元老制之予遣。这是个民主、贵族、元老、君主四合一的制度,不今不古,只能称“复合共和制”。而在法国,“共和”则仅仅理解为君主制的对立面,以一根腿的“民主”踢翻四个脚的“共和”。议行合一,“金鸡独立”。单一民主爆发为千均霹雳之“闪电”,复合共和只能集束为冬日之一缕“阳光”。

              ­ ­——摘自《阳光与闪电——法国革命与美国革命启示录》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英国近代政治民主化发展呈现出怎样的特点?(2分)请结合史实说明之。(3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和法国革命中对待“传统与变革”方面有何区别 ?(8分)

              (3)综合材料一、二分析,英美式的“阳光革命”和法国式“闪电革命”对其社会发展有何影响?(6分)

               

            • 6.

              (24分)国家治理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主张

              孔子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孟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荀子

              凡兼人者三术:有以德兼人者,有以力兼人者,有以富兼人者。……故曰: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古今一也。

              材料二  要找出一种联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保卫和维护每个联合者的人身安全和私有财产。同时,在这一联合体中,每一个人在与全体人相联合的时候,所保持的服从仅仅是对他本人意愿的服从,而且仍然保留着像以前一样的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

              (1)归纳材料一、二中的治国主张。(4分)结合所学,分别简述其影响。(4分)

              材料三  法国历史图片

              材料四  当要求在宪法条文中明确写上“共和国”字样的议案数度被尚未完全抛弃复辟幻想的君主派议员否决后,温和共和派议员瓦隆巧妙地提出了一项宪法修正案:“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总统任期7年,连选后连任。”1875年1月30日,该议案在议会以353票对352票,即以一票之差获得通过。既然瓦隆修正案承认了共和国总统的职衔,那么也就意味着承认了共和国本身。就这样,共和制终于被议会承认了。

              ——吕一民《法国通史》

              (2)依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共和进程的主要特点。(4分)谈谈你对“一票共和”的认识。(6分)

              材料五  从1979年起,中国进入了双重转型阶段。双重转型是指体制转型和发展转型的结合或重叠。

              总结1979年至今3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实践,中国在推行双重转型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可以把这些经验归纳为以下八项。

              (一)体制转型是双重转型的重点。

              (二)思想先行。

              ——摘编自厉以宁《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

              (3)结合材料五和所学知识,简述“双重转型”的具体内涵。(4分)“思想先行”是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经验,试以改革开放以来的史实予以说明。(2分)

               

            • 7.

              (34分)人类文明是多元、平等和包容的,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著《历史》,主题在于记述希波战争中希腊人的胜利,但其涉及的范围,包括地中海地区、多瑙河外、两河流域、波斯,以及在此以北的草原地带,就是当时希腊人已知世界的历史。比希罗多德晚出的中国古代历史学家司马迁所著《史记》,全书的主体是汉天子统治之下的中国。但其所记史事的地理范围东起朝鲜,西迄大夏、安息,几乎是亚欧大陆的一半。这是一部当时中国人已知世界的历史。

              (1)据材料一,分析两部史学著作记述的共同点。(3分)结合所学,分析他们这样记述“世界历史”的原因。(6分)

              材料二  在欧风东渐的历史大潮中,西洋历法逐渐以各种途径进入中国人视野和日常生活之中。魏源较早地接受了西方传过来的“地球”和“经纬度”等概念。1877~1882年出使日本的黄遵宪对日本放弃沿用千年之夏历遽然改用阳历的做法颇不认同;十几年后,遍历亚欧美三大洲的黄遵宪,既认同阳历优于中历但又以为历不必改。1896年,开明的知识分子、近代出版家高梦旦从世界大同的国际化视角倡导改历。1897年,在思想界引领风骚的梁启超著文《改用太阳历法议》,大力鼓吹改历。1907年,在日本研修经济学的孟森发表《历法议》,从统计学角度论证阳历之便利,提出改用阳历的主张。民国肇建后历行改历,阳历最终成为全国一体遵行的官方历法。1912年8月,《教育杂志》发表文章,呼吁教育界应承担起引导民众改变旧思想、旧习惯以适应新历法的责任。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解读从晚清到民国西方历法在中国传播的变化历程。(14分)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语言表述符合学科用语。】

              材料三  “文明的发展与借鉴”

              穆罕默德· 阿里创办近代工厂

              亚历山大二世司法改革

              明治政府引进西方技术设备

              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一国两制

              拿破仑《民法典》

              法国1875年宪法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求同存异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阅读上表,从“文明的发展与借鉴”的某个侧面,选出三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关键词。运用这4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11分)

              【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 8.

              某一思想家在从技艺进步的角度论证今人优于古人时说道,唯有自由政治才是艺术和科学诞生的唯一适宜摇篮。此人生活在(    )

              A.15世纪的意大利
              B.16世纪的德国
              C.17世纪的中国
              D.18世纪的英国
            • 9.

              对下列三幅图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美国1787年宪法    法国《人权宣言》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这是三部能够体现启蒙思想原则的法律文件
              B.这三部法律文件的执行效果不同
              C.这三部法律文件都能体现主权在民思想
              D.这三部法律文件都体现了三权分立的思想
            • 10.

              英国《权利法案》、法国《人权宣言》、美国《独立宣言》内容的相同点体现在

              A.反封建专制制度
              B.反对压迫、剥削,要求平等、民主、自由
              C.反对殖民压迫,要求民族独立
              D.建立资本主义法制社会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