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孟子认为治国需要法制,但当法律与人伦冲突时,要维护人伦;苏格拉底则认为守法是一种正义行为,应严格守法,维护法律的权威。二者思想差异的出现表明(  )
              A.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
              B.苏格拉底更具有理性
              C.孟子更加有人文情怀
              D.人伦与法律无法调和
            •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格拉底说,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情,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既然正义的事和其他美而好的事都是道德的行为,很显然,正义的事和其他一切道德的行为,就都是智慧
              ----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
              (1)概括材料一中苏格拉底的基本观点,并结合所学分析这一观点提出的背景。
                   材料二  我陷于信仰的苦恼中,不断叩问圣保罗的这句话,想弄清他的意思。我日夜思索这句话(神的裁判表现在神本身,正如所写的:“义人靠信仰生活”),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恩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被动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
              ----马丁•路德《拉丁文作品第一卷序言》
              (2)概括材料二中马丁•路德的主张。说明这一主张的积极意义。
               材料三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康德《对一个问题的问答:什么是启蒙?》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思想家对未来社会的政治构想。这些构想是材料三中康德阐述的哪一观点的体现?这表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到了怎样的新高度?
            • 3. 德意志统一前,德国人曾自嘲说英国拥有海洋,法国拥有陆地,而自己只有“思想的天空”。德国在拥有“思想的天空”方面主要成就包括
              ①苏格拉底提出“知识即美德” ②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发表  
              ③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理论    ④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
            •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格拉底哲学的原则是)“人必须从他自己去找他的天职、他的目的、世 界的最终目的、真理、自在自为的东西,必须通过他自己而达到真理^这就是意识复归于 自己。”
              一一黑格尔材料二

              材料三 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锄草),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 父兄,出以事其长上……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
              8一摘自《孟子。梁惠王上》由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反对中世纪的思想禁锢而肯定每个人都有自由地公开地运 用自己的理性的权利,都有自由地怀疑、探索和思考的权利,因而就有了近代自然科学和 社会科学的诞生;由于反对中世纪教会权利和王权专制,确认人生而平等’人人都必须互 相承认并且尊重他人的自由权利,因而就有了民主。
              一一摘自许苏民《人文精神论》(1)概括材料一中苏格拉底的哲学观点。
              (2)指出材料二中两幅圣母像神情的不同之处,并说明其蕴含的西欧社会的时代特征。
              (3)据材料三,概述中西人文精神的差异。
            • 5. 文明的发展过程,就是文明对话的过程。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拟举办一次以“东西方文明的对话”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来参加。
              【主题一  东西方的古代哲学与教育思想】
              孔子说:“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把“智”(智慧)、“仁”(仁德)、“勇”(勇敢)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认为是一个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
              苏格拉底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即“美德就是知识”(或“道德就是知识”).其涵义,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认为:“美德由教育而来”。
              (1)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有何相同点?
              【主题二  东西方的启蒙思想】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2)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法国,都产生了启蒙思想。中外启蒙思想最主要的共同主张是什么?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为什么没有成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主题三  西学东渐】
              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期中国人对西学一直存在争论。以下是其中的三种观点:
              甲、认为中国擅长的是道,西方擅长的是器。中国原来也包括器的,但是后来这套科学技术“器”的研究没有被重视,失传了,传到西方去了。现在“天将器还中国”,我们又学习,这是合理的,必要的。
              乙、认为甲这种“西学中源说”的一大危害是造成社会更加崇古,“必谓事事必古之从,又常以不及古为恨”,以致在西学问题上只重器,而不能从更广泛的层面上进行学习。
              丙、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指出:要拥护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
              (3)指出材料中甲、乙、丙对待西学的具体态度上有何不同?
              (4)通过以上对人类不同文明的探究,我们从中得到哪些结论?
            • 6. 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就是知识”的含义是
              A.强调知行合一、真善一体的道理
              B.认为人的知识越多品德越高尚
              C.道德知识仅适用于理念世界
              D.道德的标准是因人而异
            • 7. 苏格拉底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新”的含义是:
              A.开始实事求是说明事物的内在原因和本质
              B.把哲学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人类社会上去
              C.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D.创立了逻辑学,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 8. 他曾说“我象一只猎犬一样追寻真理的足迹。”为了追求真理,他不顾自己的利益、职业和家庭,他是个哲学的殉道者。他曾自问:什么是哲学?他回答:“认识你自己!”材料中的“他”是
              A.普罗塔哥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 9. 研究性学习是高中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我们以“东西方文明的对话”为主题展开探究。
              探究主题一 东西方的古代哲学与教育思想
              材料一:孔子说:“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把“智”(智慧)、“仁”(仁德)、“勇”(勇敢)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认为是一个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苏格拉底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即“美德就是知识”(或“道德就是知识”)。其涵义,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认为:“美德由教育而来”。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有何相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主题二 宋明理学与西方人文思想
              材料二:14—18世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当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时候,中国的理学逐渐兴盛、发展并占据统治思想地位;当欧洲发生宗教改革运动的时候,中国出现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当欧洲发生启蒙思想运动的时候,中国清代大兴“文字狱”。
              (2)根据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如何“做人”方面,与宋元时期的理学家相比,欧洲文艺复兴的思想家的观点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主题三 西学东渐
              (3)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列表格。

              (4)通过以上对东西文明的探究,我们从中得到哪些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对哲学家来说,死是最后的自我实现。是求之不得的事,因为它打开了通向真正知识的门。灵魂从肉体的羁绊中解脱出来,终于实现了光明的天国的视觉境界。”此话最有可能出自
            A.泰勒斯
            B.普罗塔哥拉
            C.苏格拉底
            D.芝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