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科学的旅程》一书认为,“在科学上,没有一个理论能够说得到了完全的‘证明’,当新事实或新的观察结果出现时它必定有待于进一步的检验和审视。正是科学这一不断自我纠错的特性,使它成为人类理解自然机制最为严谨也最为有效的手段。”下列史实符合该论述的是

              ①从亚里斯多德学说到自由落体定律

              ②从神创论到生物进化论

              ③从万有引力定律到电磁感应理论

              ④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2.

              (36分)人类的历史是一部人类深化认识自身,同时又拓展认识世界的历史。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善于忠实享受自己的生命,这是神一般的尽善尽美。……在我看来,最美好的人生是向合情合理的普通标准看齐的人生,这样的人生没有奇迹,也不荒唐。

              ——[法]蒙田(1533—1592):《论经验》

              (1)据材料一,概括蒙田的基本观点。结合所学,简述其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10分)

              材料二

              图11  1439年欧洲人认知的世界范围    图12 1570年欧洲人认知的世界范围

              (2)据材料二,指出16世纪前后欧洲人对世界(陆地)范围的认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这一认知的变化给欧洲思想领域带来的影响。(8分)

              材料三  宇宙由通过因果关系“胶合”起来的事件组成,牛顿找到了这种因果关系的科学描述,并揭示出了它的法则。……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推翻了传统的物理学,改变了大多数接受过教育的人对宇宙的认识。

              ——[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一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3)材料三中牛顿所揭示的“自然法则”指什么?以从牛顿到爱因斯坦的宇宙观的变化为例,说明自然科学对人类发展的意义。(8分)

              材料四  八十年来,中国人从“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认识世界同时又认识自身,其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比较近代西欧和中国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有何异同?(10分)

               

            • 3.

              阅读《17世纪以来主要科学成果情况表》,下列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科技成就

              基础研究年代(A)

              应用研究年代(B)

              生产推广年代(C)

              A—B年差

              B—C年差

              A—C年差

              蒸汽机

              1687

              1711

              1776

              24

              65

              89

              发电机

              1831

              1888

              1889

              57

              1

              58

              计算机

              1936

              1946

              1946

              10

              0

              10

              A.从发明到生产推广的年限越长科技含量越高
              B.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
              C.科技成就都以科学理论重大突破为基础
              D.科学发展对人类社会生活影响越来越大
            • 4.

              “科学革命间接导致18 世纪以蒸汽动力技术出现为中心的第一次技术革命的发生”。这次科学革命是指

              A.伽俐略力学理论
              B.牛顿经典力学体系
              C.瓦特改进蒸汽机
              D.法拉第电磁学理论
            • 5.

              1687年,牛顿出版了力学经典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其形成的历史条件包括

              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推动      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

              ③新兴资产阶级的迫切需要        ④法国启蒙运动的推动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 6.

              《大国崛起》有这样一段结束语: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水为什么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升起落下?这些今天看来简单之极的问题,在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直到牛顿出现,人类才终于结束了这种状态。下列各项不能作为其论据的是(  )

              A.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B.以数学方法构建了力学体系
              C.提出物体运动三大定律
              D.相对论提出推动物理学发展
            • 7.

              爱因斯坦说“牛顿才第一个成功地找到了一个用公式清楚表达的基础,从这基础出发,他用数学的思维,逻辑地、定量地演绎出范围很广的现象并且同经验相符合”。由此可见西方近代科学的特点之一是

              A.重视经验积累
              B.重视定量分析
              C.重视科学实验
              D.直接服务生活
            • 8.

              “他几乎神一般的思维能力,最先说明了行星的运动和图像、彗星的轨道和大海的潮汐。”这里的“他”是

              A.牛顿
              B.哥白尼
              C.伽利略
              D.达尔文
            • 9.

              牛顿在科学上做出多方面贡献,其中最重要的

              A.数学
              B.力学
              C.电学
              D.哲学
            • 10.

              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指出,科学史上有据可查的关于物质世界的一般理论总共不过三种,……但真正的科学革命,实际上只发生过两次。这两次指的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
              B.牛顿经典力学与达尔文的进化论
              C.牛顿经典力学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与普朗克的量子理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