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朱维铮在《重读近代史》中有这样的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这一观点最有可能用来描述近代中国的

              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 2.

              2010年2月11日,南京获得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承办权。为了迎接青奥会,某高级中学拟开展“细说近代南京”活动。下列“细说”中正确的是

              A.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B.1859年,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首次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C.1939年,日本侵略军占领南京后,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
              D.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北洋军阀政府覆灭
            • 3.

              某学者在评价太平天国时说“洪杨那个时代,他们只具有极大的改朝的机运,而无换制的机运。”洪秀全不能解决中国近代史上换制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C.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
              D.资本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
            • 4.

              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其中,“煮豆燃萁”是指

              A.北伐失利
              B.永安建制
              C.安庆保卫战失利
              D.天京变乱
            • 5.

              “天兵来杀妖,全为穷乡亲。打下南京城,就把田地分。”这首曾在安徽芜湖地区淬的歌谣反映的史实是(   )

              A.朱元璋建立明朝政权
              B.鄂豫皖根据地的土地革命
              C.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D.北伐战争时期安徽的农民斗争
            • 6.

              下列太平天国的主张,直接体现抗灾意愿的是

              选项             A             B                 C               D

              《天朝田亩制度》内容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  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迁彼丰处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资政新篇》内容 统一政令,依法治国               听取社会舆论;反对迷信   兴办保险事业 兴办医院和慈善机构

               

            • 7.

              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弟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   )

              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
              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
              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
              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
            • 8.

              “主张兴办近代工矿交通金融邮政事业,并允许私人经营,允许使用雇佣劳动;主张与外国平等来往通商,同时用竞争手段抑制经济扩张。”《资政新篇》的这些改革建议,大多得到洪秀全的肯定,说明

              A.这个文件适应了太平天国革命的需要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对农民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
              C.当时的农民阶级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D.农民领袖能够接受近代先进事物
            • 9.

              (36分)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在时人的日记中多有记录反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粤西)遍地皆盗……盖承平久,孳息繁衍……地不能增而人加众,至二、三十倍,故相率为盗以谋食……取才之涂(途)太隘。逆匪杨秀清、韦昌晖(辉)、石达开之才皆非今翰詹(注:翰林和詹事两种官职的合称)及方面大臣所及也,特无其虚仪及媚骨尔。

              ——汪士铎《乙丙日记》(1853—1856)(注:汪士铎曾经担任过曾国藩的幕僚)

              材料二  (庚子年六月初五日)惟目前巨衅起于民教互仇,拳洋交哄,此次决战,宜提开俄日本两国,而专与行教之各国为仇敌,乃于事理为协也……二百六十年,全盛之世,(中俄两国)且未尝失和……此应分别办理一也。日本与俄从无一教士教民在我内地煸惑生事,不宜无故开衅,师出无名,二也。然此特以情理论之也。若以地势论之,尤不宜轻开边衅。俄重兵屯扎在阿穆尔东海滨两省、旅大两口不少,日本……地近而逼,调陆军视各国为易……未可不分皂白,而概屏之为鲸鲤魑魅,而我自措足于孤立无援之地。此兵家形势所忌,宗社存亡之机,尤当审慎,不宜付诸孤注一掷,自有土崩瓦解之局,三也。

              ——《袁京卿日记传抄本》(注:袁京卿即袁昶,时任总理衙门大臣)

              材料三  (1931年9月20日)闻沈阳、长春、营口被倭寇强占后,心神哀痛,如丧考妣。苟为我祖我宗之子孙,则不收回东省,永无人格矣!小子勉之!内乱平定不遑,故对外交太不注意。卧薪尝胆,教养生聚,忍辱负重,是我今日之事也。

              (1937年9月2日)战略应尽其全力贯注一点,使乱进退维谷,以达我持久抗战之目的。

              ——《蒋介石日记》

              (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态度,说明你的判断依据。作者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因素有哪些?(7分)

              (2)材料二中的“目前巨衅”指哪一历史事件?作者认为“宜提开俄日本两国”的理由有哪些?其设想是否可行?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说明。(13分)

              (3)材料三反映蒋介合对日策略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10分)

              (4)日记具有史料价值,也有局限性。就此阐述你的理解。(6分)

               

            • 10.

              《天朝田亩制度》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封建落后性,造成这种双重性的根本原因是(    )

              A.太平天国领袖的主观愿望
              B.农民资产阶级的经济地位
              C.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0/40

            进入组卷